dojo全称是什么?

是ClassDojo

 是教育科技孵化器 Imagine K12 孵化的项目,Imagine K12 如今已成为 Y Combinator 的一部分。

ClassDojo 为老师和学生家长搭建了一个实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社交和成长等各方面的表现,不用再等到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才能和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不仅如此,ClassDojo 还能引导家长在家里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以强化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

Dojo是一个用javascript语言实现的开源DHTML工具包。它是在几个项目捐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Dojo的目标是解决开发DHTML应用程序遇到的那些,长期存在、历史问题(historical problems with DHTML)。跨浏览器问题。

DojoCrypto

dojo币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它的全称是DojoCrypto。与其他数字货币不同的是,dojo币的发行量非常少,只有1000万个左右。

dojo的全称是dojo toolkit

始创于2004年,是当前各种蓬勃发展的js工具包中的佼佼者.dojo为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a)的开发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核心的


Dojo是面向对象的JavaScript框架:Dojo是一个强大的面向对象JavaScript框架。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Core、Dijit、DojoX。Core提供Ajax,events,packaging,CSS-based querying,animations,JSON等相关操作API。

Dijit是一个可更换皮肤,基于模板的WEB UI控件库。DojoX包括一些创新/新颖的代码和控件:DateGrid,charts,离线应用,跨浏览器矢量绘图等。

酷睿13酷睿14有啥区别?

英特尔13代酷睿,最大的亮点在于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将会提升至更厉害的级别,而缓存总量将会达到68MB。酷睿14预计会在2023年底。

所以,对比上一代,英特尔13代酷睿整体性能至少提升33%-50%左右,可以说是十分出色了。

14代酷睿移动版代号:Meteor Lake。它共有三条产品线,分别为:标压H、低压P和超低压U,主要对应不同的功率及性能。同时,有消息称,14代酷睿预计还会搭载第三种CPU内核LP E-Core,可以得到比当前低能效内核功耗更低的核心。

其实,之前网上就有很多关于英特尔新一代超低功耗小核的消息。

如果14代酷睿真的引入LP E-Core,那就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调动不同的核心工作,让功耗和性能达到平衡。

另外,除了新核心的消息之外,还有关于14代酷睿GPU核心的升级问题。

预计英特尔14代酷睿核心将会升级至Xe LPG核心,执行单元数量高达128个,新增扩展游戏模式、四路视频解码等功能。

发布时间预计会在2023年底,距离现在还是比较遥远的。

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大数据有哪些技术呢?

就以悟空问答为例说说大数据的故事。以下说的数字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我的假设。

比如每天都有1亿的用户在悟空问答上回答问题或者阅读问答。

每天产生的内容

假设平均有1000万的用户每天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平均有1000的字, 平均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byte,三张图片, 平均一帐图片300KB。那么一天的数据量就是:

文字总量:10,000,000 * 1,000 * 2 B = 20 GB

图片总量: 10,000,000 * 3 * 300KB = 9 TB

为了收集用户行为,所有的进出悟空问答页面的用户。点击,查询,停留,点赞,转发,收藏都会产生一条记录存储下来。这个量级更大。

所以粗略估计一天20TB的数据量. 一般的PC电脑配置大概1TB,一天就需要20台PC的存储。

如果一个月的,一年的数据可以算一下有多少。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在量上就很难做到。

另外这些数据都是文档类型的数据。需要各种不同的存储系统支持,比如NoSQL数据库。

需要分布式数据存储,比如Hadoop的HDFS。

数据的流动

上述1000万个答案,会有1亿的人阅读。提供服务的系统成百上千。这些数据需要在网上各个系统间来回传播。需要消息系统比如Kafka。

在线用户量

同时在线的用户量在高峰时可能达到几千万。如此高的访问量需要数前台服务器同时提供一致的服务。为了给用户提供秒级的服务体现,需要加缓存系统比如redis。

机器学习,智能推荐

所有的内容包括图片都会还用来机器学习的分析,从而得到每个用户的喜好,给用户推荐合适的内容和广告。还有如此大量的数据,必须实时的分析,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发布,人工审核肯定做不到,必须利用机器来智能分析,需要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实时计算需要Spark,Flink等流式计算技术。

服务器的管理

几千台服务器,协同工作。网络和硬件会经常出问题。这么多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需要利用云计算技术,K8S等容器管理工具。还需要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容灾技术。


本人,@小马过河Vizit,专注于分布式系统原理和实践分享。希望利用动画生动而又准确的演示抽象的原理。欢迎关注。

关于我的名字。小马过河Vizit,意为凡事像小马过河一样,需要自己亲自尝试,探索才能获得乐趣和新知。Vizit是指Visualize it的缩写。一图胜千言,希望可以利用动画来可视化一些抽象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