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币卖出后能提现吗(core 币)
平面设计要学哪些东西?
平面设计到底要学什么?先明确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你会接触到那些事和物!
初级设计师可能就是懂些软件然后改改图,出些简单的设计,不用考虑太多的东西。
中级平面设计师除了基本的软件操作,还会一些设计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且能融入到设计中去,还会出一些提案方案等。
高级的平面设计师除了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熟练的软件、理论功外,对作品一些理念的追求和表达及对客户需求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都要精通。
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学习不同的东西,刚开始学平面设计的话,最基本需要掌握一些平面设计软件像Photoshop、Ai和3d软件c4d,为什么这里建议学一下C4D、是因为现在很多平面都是3D渲染输出的,最好学一下。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一些平面构成和素描及一些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当您在这个行业深耕了多年后你会慢慢懂得这个行业还需要学一些什么东西,像营销、广告学等
最后说一下,做平面设计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来了,经常会让老板,让顾客把辛辛苦苦做的方案给否定了,改了又改最终还是不满意,这样的事是常有的,所以除了上面要学的东西之外,还要学会说服力,承受能力,耐心,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也因为这样你可能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
单独说一下说服力的重要性。设计的作品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各有喜爱,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的作品或方案,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说服能力就可以把大家给说服了或者把大多数人给说服了,最终你这个想法就会给实现了,这个方案给通过了,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个能力。
所以说平面设计到底要学什么?我觉得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随着你的工龄会让你接触不一样的东西?只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管以后需要学什么你都会学得好快。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
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很多,业精于勤荒于嬉,设计这个行业,就是要多花时间在上面,要掌握理论,还有实践,平时多练,多看。
1,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自学,我认为,首先要掌握的是色彩构成,而这门课,也是所有艺术类院校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可以看出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一张作品,配色的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高度。
2,将想法实现,就是我们的软件了,可以用来做平面设计的软件很多,分别如下:
1,Photoshop
Photoshop是业界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它的功能很强大,摄影,广告,合成,排版,都能用上它,
优点,处理位图比较强大,可以做出很多特效,处理图片第一首选。
2,AI
强大的矢量图形处理,可以画出非常漂亮的插画,这个软件,近年来越来越火,我个人也比较喜欢用AI,所以也是每一个设计爱好者要学习的。
3,cdr
和AI一样,矢量图形处理,运行比Ai轻便,操作容易上手。
以上三个软件,我认为,精通2个就可以了,一个处理位图,一个处理矢量图形,学会了可能才是设计入门吧,因为现在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好,还要懂点代码,懂点视频,所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学习其他的。
谢邀~
我是学设计的,但不是学的平面,所以有基础但还是有的要自学,所以说下我自己的学习经过吧!
拙见,
首先最基础的肯定就是要学会那个基础的做图软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平面刚开始用到最多的就是ps,如果说要涉及到宣传册和会展那就要会cdr
进阶肯定就还是要会ai,插画还有2.5d都会用到,
其次做图,首先要了解版式设计,构成,还有色彩的搭配,以及印刷工艺
还有字体设计,因为大部分平面都是给你主题,所以吸引人眼睛的字体要经常用到的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
平面设计讲的范围太广,现在说法为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现属于产品包装范畴,但部分学校也属平面类)也属平面设计范畴。需要学的东西很多,下面具体一一细说:
一 :入门简单课程
1.绘画课程:大一会有静物素描、设计素描、速写、色彩等课程
2.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是平面设计最刚开始接受设计的基础,但是却特别重要,往往好的创意都要表达这三种构成关系)
3.国画
二:设计软件课程
Photoshop(PS)、Adobe Illustrator(AI)、CorelDRAW(CDR)、ID flash、 AE/Pr(视觉传达专业以上软件都会接触) 3Dmax(包装设计专业)
三:平面设计课程
1.理论类:设计概论、现代设计史、印刷知识、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策划与管理等
2.实践类: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商业插画设计、海报设计、CIS设计/VI设计、pop展示设计(包括pop手绘)、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等(没有全部体现)
3.基础摄影、商业摄影
现在的专业大多细分,每个专业会选择学习相应的课程,但是以上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必须学会的。以上知识一些简单的举例,没有全部列出。设计这个行业来说,重要的是创意,但以上的入门及软件的设计课程都是基础,要想做好平面,必须欣赏大量的国内外大师作品,多学习,都动手。做好原创平面设计,未来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
希望能帮到你!
平面学的东西也不少,如果没有基础的话,建议你从ps开始学起,慢慢的可以学ai 、等相关的软件,学工具是一方面,还需要学习相关的设计思路,这个是难点,所以你也可以到太原新华电脑学校多问问,这个学校是专业的,30多年了,还比较靠谱的。
如何评价Apple为iOS 8推出的Metal图形API?
Metal如今已经到Metal 2了,谈论Metal 1没有任何意义了已经,我只想说说Metal 2。
Metal作为Apple官方的图形接口,GPU利用率甩OpenGL几条街,iOS上跑过3DMark的同学应该注意到API选项有OpenGL和Metal两个,我拿其中一个测试说明一下:在某个2K的测试环境中,OpenGL下,iPad Pro 12.9第二代 最大帧率60,最小34,这个取决于测试环境由简单到复杂的情况。而Metal下全程60fps,显而易见,Metal充分提现A系列芯片的性能。
就目前而言Metal,ARKit,CoreML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单独评价其中一者有断章取义之嫌,iOS生态的可怕之处就是底层API的互相融合渗透。
除了iOS设备,macOS也有Metal,最重大意义是加入对VR与eGPU的支持,这大大增加了Mac的图像处理能力。顺便一提,Metal 2的目的并不单纯。WWDC 17上,各大游戏厂商与Apple的合作让人眼前一亮,可能Mac不能玩游戏将成为过去式。
如何看待国产龙芯处理器?
龙芯最大的问题就是IP依旧是外国人控制!也就是说,龙芯现在的发展,再一次受到了IP问题的影响,又要再一次“转进”了!至此,龙芯再好,也还是一个被国外IP左右的系统芯片,这就与海思麒麟被ARM的IP控制住就一个样子了。看上去很先进,确实也很先进,在基础的IP却都是舶来品,一旦外国人不给用就全“傻眼”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最厉害的龙芯莫过于龙芯3代的3A/B400了,2019年底上市的产品,28纳米的生产工艺,据说性能已经追上Intel酷睿i3处理器。
龙芯自龙芯一代开始到龙芯三代,一直用的是MIPS的架构,因为版权问题,还特地去买了MIPS架构的授权。但2019年底,拥有MIPS的美国WAVE公司突然决定停止对MIPS架构的开源支持,也再不对外公开开发MIPS的应用工具。然后在2020年底,WAVE公司宣布将放弃MIPS结构,专心于发展RISC-V架构的发展。美国WAVE公司的理由也很简单,MIPS架构永远也竞争不过ARM架构,那还不如干脆就放弃算了,专心攻RISC-V架构更符合公司的利益。
但美国WAVE公司的这个决定算是把龙芯坑了!已经购买了MIPS开发使用权的龙芯,跟随MIPS许多年的龙芯都开发出龙芯3代了,但最基础的MIPS架构却突然被美国WAVE公司搞没了,这让龙芯怎么继续发展?至此,在2019年底就宣布已经流片,号称在2020年下半年会量产,但实际上到了2021年还难产,无法上市的龙芯3代的3A/B5000,就很可能成为龙芯3代的绝唱了。这一款新一代龙芯据说是用14纳米工艺生产,但何时上市仍是未知数。
至于下一代的龙芯技术在哪里?龙芯的管理层给出的答案是大概率会跟随美国WAVE公司,一起转向RISC-V架构。也就是说,下一代龙芯既有可能就是RISC-V架构的处理器e。
龙芯是基于MIPS指令集来的,而且获得了相关指令集的永久授权,可以说在指令集等知识产权上面龙芯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了,不过因为MIPS指令集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其应用领域比较有限,起码在消费级市场上面是看不到多少希望了,消费市场上的PC主要是X86架构处理器,而手机等中端主要是ARM处理器,根本就没有留给龙芯多少空间,虽然很多人说龙芯的性能达到了英特尔某些产品的多少多少,或者达到了AMD挖土机多少多少的性能,但是因为架构不同,实际上这种对比对于普通用户意义不大,因为目前普通消费者的生态对龙芯的支持很差,就算能够运行Windows系统,那也是模拟的,表现自然会打折扣。
虽然龙芯在消费级大众市场上面没有什么起色,但是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是可以慢慢发展的,而且有龙芯的技术在手,起码解决了有还是没有的问题,在面对国外的竞争时,底气足一些,而且龙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过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的人才,所以长远来看,龙芯的意义还是不小的,所以初期龙芯的发展还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后来龙芯开始自负盈亏,到了2015年据说已经开始盈利了,这点还是很不错的,算是洗刷了当年汉芯的历史耻辱吧,当然还是会有很多人质疑龙芯,估计是因为汉芯当年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吧。
当然很多人会拿ARM和MIPS相比较,因为二者都是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二者之间当然有不少差异,但是MIPS对商业不敏感,错失了移动化的浪潮,所以虽然MIPS出现的比ARM还要早,而且当初在性能上并不输于ARM,但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机会,这些年MIPS的发展并不理想,ARM这些年反而发展很快,MIPS被拆分,然后卖来卖去的,基本上已经GG了,至于今后MIPS还有没有机会,目前来看,难度比较大就是了,不过我们还是希望龙芯能够在未来发展起来。
可以说,龙芯最能提现军事应用上芯片的自主可控。
2015年3月,由中科院负责研制的新一代导航卫星I1-S(北斗三号首发星)首次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之后发射的每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都配备了大量的龙芯。这些龙芯除了当CPU外,最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可重构技术。也就是说在轨卫星的软件随时可以通过地面上注进行重构,这就大大提高了软件的生存能力。从五年的实际应用来看,龙芯1E和龙芯1F的在轨性能还是要更好一些,处理能力和可靠性也与进口CPU持平,当然价格会是进口的一半。
龙芯是中科院北京计算机所研发,龙芯成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第一的芯片帝国 Intel。但是目前看来,龙芯军事应用居多,普及商用还是任重而道远。
UCAS(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的入学录取通知书上贴有龙芯计算机芯片,以显示该学院对自主开发技术的野心,有人称其为“ 最坚决的入学通知书”。
但是,龙芯芯片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看一下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核心的名字Loongson。
出生时间
计算机用户熟悉美国硅业巨头英特尔。它的Core-i系列核心处理单元(CPU)是同类产品中最著名的品牌。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因为它是进行实际计算的部分。这意味着英特尔与其他CPU制造商一起基本上为网络世界提供动力。
在公众面前,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命名为“龙芯”,2001年8月19日,在基于Loongson的计算机上出现登录提示时,对Loongson团队表示欢迎,这标志着中国没有家用CPU的尴尬历史的终结。
一开始对龙芯来说,生存很难。消费类计算机市场由英特尔和AMD主导。它们都使用Microsoft Windows在其上运行的称为“ x86”的体系结构。在200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包括决策者,都将Windows视为理所当然。其中一些人甚至把龙芯的产品当作垃圾。
成长性
但是龙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他们从MIPS购买了许可证,并制作了Loongson 2系列,该系列为诸如Lemote Yeeloong上网本计算机之类的商业产品提供动力。
自由软件运动的创始人,著名的程序员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购买了Yeeloong并使用了多年,因为“当时,它是唯一可以购买的可以运行免费初始化程序和免费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讽刺的是,美国自由软件活动家只能在中国机器上找到自由。
2006年,“汉信”芯片的丑闻向公众和执法部门公开。Hanxin团队声称他们的芯片基于原始技术,但实际上这只是从Motorola进口的,上面印有Hanxin徽标。
尽管龙芯与汉信无关,但许多中国人错误地批评了该项目窃取纳税人的钱。即使在丑闻发生13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不知Loongson是另一个项目的情况下这样做。
中国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创造出家用CPU的历史,这可能导致了他们对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先入之见。
话虽如此,龙芯正被应用于中国的太空计划和某些军事系统。由于该芯片兼容MIPS,因此可以在其上运行GNU / Linux之类的现代计算机系统而不会出现大问题。
中国最新的龙芯CPU与AMD性能相当
根据MyDrivers报告,中国芯片制造商Loongson(前称龙芯)已宣布其最新的四核3A4000和3B4000处理器。前者针对主流市场,后者针对服务器市场。这些芯片是100%在中国制造,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
朗盛总裁胡维武表示,3A4000的性能是其前身3A3000的两倍。Hu继续提到处理器的性能可与2015年推出的AMD 28nm挖掘机部件相媲美。
3A4000和3B4000均采用GS464V微体系结构,并建立在意法半导体的28nm FD-SOI(完全耗尽绝缘体上硅)制造工艺上,并使用FCBGA-1211封装。处理器配备了四个内核,8MB的L3高速缓存和运行时钟,范围在1.8 GHz至2 GHz之间。
Loongson最新的28nm部件支持DDR4-2400内存,动态频率和电压调节,这将有助于延长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3A4000在1.5 GHz,1.8 GHz和2 GHz时分别消耗30W,40W和50W。
作为服务器芯片的3B4000与ECC(纠错码)内存配合使用,可以在八向配置中进行部署,以提供以前限于三向配置的3B3000的四倍的性能。
在安全性方面,3A4000和3B4000带有集成机制来防御诸如Meltdown和Spectre的漏洞。处理器还支持加密和解密算法,包括MD5,AES和SHA。
龙芯已经为明年画了一条路。该芯片制造商希望将四核3A5000和16核3C5000芯片引入中国市场。新的处理器将基于最新的12纳米制造工艺,时钟频率高达2.5 GHz。
可能的未来
龙芯CPU已经安装在我国的军用武器,卫星和商业产品中。
随着公司不断获利,可以预期,龙芯将继续开发更快的CPU,以满足上述领域的需求。
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也为龙芯和其他国内芯片公司打开了新的窗口。
美国现在没有充分理由禁止华为。他们还可以对中国乃至全球的任何其他公司做到这一点。
由于担心所有美国公司都会遭受损失,因此在中国需要国内替代产品。很明显,龙芯(Loongson)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龙芯继续制造更快的芯片,更多的PC和服务器,用户将把目光投向这个“难以生存”的品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