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每年的价格(比特币每年的价格表)
比特币价格多少?
现在19年6月的价格一个比特等于1万多美金,折合人民币8万多一个,可谓是空前的高价,如果现在你有不建议你在等待了赶紧出手,毕竟亏了就不好了,许多大平台都有兑换的比特兑换
现在比特币将近5万美元,好多年前,比特币几美元一个的时候,进场的人到今天都成为亿万富翁了吗?
回顾比特币的历史价格2010年价格0.1美元。此后一年乘10。2013年12月就飙升到1000美元。在接下来的3年里腰斩,爬坡,再腰斩,再爬坡。终于在2017年2月重新站上1000美元。接下来就是一路飙升,直到2017年12月的17000美元。紧接着就斩到膝盖,就剩下3000美元。然后就是现在的40000美元。
这个过程算得上跌宕起伏了吧。如果2010年入场,持有10年的确是成为亿万富翁了。可是真正可以忍受10年的有几个人呢。如果是那时候入场,大多数投资者投入大概也就几百元。这个量级的资产也就是玩玩,关注度不是很高。比特币不同于其它金融资产。它的唯一标识就是一串长数字。这个数字的保持很容易丢失。特别是你不关注它的时候。在比特币仓库中有大量这样的都是密码而无法认领的流浪币。曾经报道过这样的新闻,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比特币密码,导致无法交易。到手的亿万富翁不能用。结果跳楼自杀了。
比特币之所以野蛮生长,核心特点就是它是无政府性质。人们对其40000美元价格的解释大概就两种:
1 稀缺性
比特币非常稀缺。根据算法已经很难开采到新的比特币了。但是相比较黄金。黄金同样稀缺,价格却非常稳定。原因就是黄金背后都是政府。这样就导致其可波动,不可巨大幅度的震动。政府需要黄金市场存在。有交易但要稳定。它不希望市场成为少数人财富的收割机。虽然市场的确导致了财富向少数人汇集。但这个过程不像比特币市场那样炸裂。大资金受到很多的约束。
2 数字收藏品
收藏品价格无法预测,关键在于买家的意愿。其实收藏品的最终归宿是一个私人收藏者的地下室。有钱人根据自己的兴趣保存收藏品。比特币就是一组数字,大家看重它的永远是它的上涨空间。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最终有兴趣为它兜底。它的发展一定是气球膨胀到爆炸。
投资很有意思,如果你执念不卖。1000美元不卖,10000美元不卖,现在40000美元也不卖。那它到100000美元也不会卖。你依然会在漏雨的房子里面看着这个数字。最终有一天房子漏雨到自己的电脑上,电脑短路导致自己硬盘烧毁。一切归零。
我的一个亲戚亏了60多万,这些年来比特币是涨了又跌,跌了又涨。长的时候是在养韭菜,等养差不多了就开始跌,收割韭菜。通常的人都是被割了的韭菜,涨跌都是人为控制的。现在涨到5万,是因为进来的人越来越少,庄家要有更好的价钱来吸引人进入。
你想进入,你就是永远都是韭菜,等着被收割吧。
在币圈流行一句话,守币比守寡还难,一般很难守的住,除非是真的不缺钱,特别有信仰的人,我一个朋友就有800多个比特币,很有信仰,即使涨到30万,他也不卖,觉得之前会想到100万一枚
这就好比说,几十块买茅台股票的人都发财了吗是一样的道理。
首先,一定有发财的。
你比如之前状告facebook冰成功获赔到双子星哥俩,他们拿到赔偿转头就买了比特币,一七年一直致力于推动比特币ETF的就是他们。
这哥俩绝对称得上加密市场的巨鲸。
还有一个例子,当年比特币最早最大的交易所,mt.gox,也就是我们通常戏称的门头沟,因为被黑客攻击损失了大量资产,以至于直接破产,后来在清理剩余资产的时候,意外发现还有没被盗的冷钱包,这笔比特币资产被破产监护人保存,逢高卖出以赔偿债权人(门头沟的老客户们)的损失。
据监控数据显示,最早这笔资产为16万多个比特币,经过多年减持,现在还有13.78万枚比特币,相当于强制锁仓了一大笔资产。
这笔资产现值。。。。66亿美元。。。。
可怕吗?他整个门头沟破产时候的债务也就是几亿美元。
相反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比特币和现实世界交易的哥们,他用一万比特币换了两个披萨,当时大概价值几十美元,现在。。。4.8亿美元,最贵披萨没有之一。
当然披萨先生并没有抛弃比特币,他甚至还是比特币闪电网络(比特币的一种layer2)的第一个用户,说明直到2018年他还活跃在加密社区。
总结,我相信绝大部分早期入场的比特币玩家,可能以法币资产来看,是增值了,但是以币本位的思路去看,可能比特币数量大幅缩水了。
投资即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开心就好吧。
引用我一个朋友的话:守币难于守寡。
补充一个门头沟债权资产监控数据图
数字货币全线下跌,比特币价格暴跌18%,创三年最大单日跌幅,这轮做空会是比特币崩盘的前兆吗?
【关注头条号“区间集”,区块链的每一次进步,都有你我的记录】
就在这个问题提出后,经过昨日的暴跌,今天各种被快速唱衰的数字货币又有一轮涨势。
其实比特币的火爆应该也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最近各国对于数字货币的严控,加上ICO造成的快速致富神话,再加上各种上市公司借助区块链概念收割了一轮新的二级市场韭菜,更加上各种投资机构的热捧,使得这个已经多次制造财富神话的货币更加全面的浮出水面。
看一下各国的政策:
中国:国内已经开始考虑规范数字货币,包括取缔ICO、引导企业退出挖矿等等,也在严控交易所和场外交易,但目前国内的监管部门对于虚拟币仍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态度。
韩国:韩国关闭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而此举也引起了韩国国内一些民众和政治人士的反对。韩国有超过10万民众签署请愿书,要求政府停止任何关闭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计划。而一些党派领导也曾对该决议表示不满,称司法部的做法是在未进行任何讨论或争议的情况下做出的单方面打击。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税务局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将以征税为目的追踪并识别澳大利亚境内的加密货币交易。该小组旨在帮助税务人员探讨涉及加密货币交易的常见问题和实际问题,并解决逃税问题。
乌克兰:乌克兰国家网络安全协调中心(NCCC)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敲定数字货币相关的法律准备工作,政府专家也将开发一个机制来访问数字货币交易所收集的数据。当然,乌克兰并没有选择完全排斥数字货币,而是计划与欧盟、美国合作规范数字货币。甚至有消息称,乌克兰国家银行正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德国:德国央行的高管也曾表示希望对数字货币进行全球监管,而俄国在过去几个月对于数字货币这一新兴事物更多的是不认同,但该国财政部正在提交一种处理数字货币的新方法,以此寻求将数字货币交易合法化。
小集君认为:因为数字货币特殊的交易形式,所以背后的情绪影响和台前的各种小道消息影响了整个市场,尤其是新进入场的“韭菜”的心态。前期暴涨之后的及时套利也可能会推动短暂的行情。不过有一种说法非常值得关注,就是中国人过春节造成了比特币的暴跌。
纽约交易社交网络SprinkleBit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沃林(Alexander Wallin)表示,1月份加密货币市场的下滑似乎是每年反复出现的主题,中国农历新年或许是造成加密货币价格下滑的原因之一。每年这个时期大概是农历正月的四到六周之前,大部分人都在安排旅行并开始购买礼物,因此许多人将他们的加密币换成法定货币。同时,不仅仅中国庆祝农历新年,其他亚洲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同样也庆祝农历新年。据悉,比特币在2017年初也出现了类似的价格下降,当时比特币价格曾经从1月份的最高点1,162美元下滑至最低点752美元。
不过中国的币圈大佬们可不是这么看的,他们还要再战春节。
至于这个问题到底结果如何,还要用时间去检验。
每次比特币下跌就有一堆人出来喊比特币要崩溃了,然而每一次比特币都能脆生生的打那堆人一个响亮的巴掌。
那么我们来想想,未来比特币真的会崩盘么?
许多经济学者其实给出的回答全都模棱两可,他们基本就是处于在比特币下跌的时候跳出来说比特币即将要崩溃了,而在比特币上涨的时候又说未来比特币还有上涨的空间。反正到现在为止,比特币未来的趋势到底是涨是跌还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预测。但是有一点大家是共同认定的,就是比特币有别于传统货币,他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但他真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么?
其实有这么一群人能够充分利用比特币的价值,那就是需要进行一些非法交易的人,比如说毒贩,洗钱的官员或商人一类的。他们利用了比特币匿名的特点,进行的黑色交易来无影去无踪。
当年最大的黑色交易网站丝绸之路上的交易全部依靠的比特币进行结算。有人做过预测,大约在2020年以后,比特币的产量将接近极限,也就是说,比特币的产生会越来越少,而比特币作为存在硬盘中的数据若硬盘损坏,将永远无法找回,因此每年还会有许多比特币因此而丢失。
所以总的来说,在比特币数量不在增加以后未来数量会开始慢慢的减少,其价值也将持续上升。
不过话说回来,当比特币的这波热潮褪去以后,我们这些普通人离开了比特币市场并不代表比特币将销声匿迹,在没有出现新的交易形式的时候毒贩们除了进行现金交易,比特币交易还将依旧会是他们的首选。
所以说,未来比特币不会崩溃,他可能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价值继续在流通这。
首先比特币被大量用于洗黑钱(这是个国际不争的事实 文化水平不够的请baidu一下) 用途不正 其次比特币没有被赋予任何价值啊 我不知道除了挖掘的时候特别费电和费显卡以外 比特币还有什么对社会做的贡献 我之前还曾经想过数字货币用大量显卡挖掘 浪费了显卡资源 推动显卡涨价 背后的原因是显卡厂商发明的比特币挖掘技术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千万不能以炒股的思维炒作比特币。比特币涨跌由谁决定?最多2100万个比特币?有谁能保证真的只有2100万个。这么多矿机,马力全开,几年了,还没挖完?有没有人能够知道比特币在谁手里。现在大数据这么强大,肯定有人一清二楚。会不会有人能看底牌。相信你心里有数,如果看不到底牌,和能看到底牌的人玩牌,有意思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