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能合约 区块链核心层的构成包括什么?
区块链核心层的构成包括什么?
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可分为六个层⾯:从底层向上依次为:数据层、⽹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层。每层分别完成⼀项核⼼功能,并运⽤了⼀些技术来保证整个区块链系统的正常运作,各层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撑,实现⼀个去中⼼化的信任机制,这也是区块链的魅⼒所在。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关系?
简单来说,“智能合约”是将具体条款以计算机语言而非法律语言记录的智能化合同。“智能合约”属于区块链技术的进化,但其概念要早于区块链,可以说区块链技术为“智能合约”提供了一个可能。
如果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是1.0时代,那么以太坊把以太币和智能合约相结合开启的就是区块链的2.0时代。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是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可信性和安全性问题。
而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的保证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可信性和安全性基础上,把交易双方的合约写成程序,通过发布到以太坊网络上,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需要履行的合约,避免了因不履行合约而造成的人为冲突,简单有效的解决了违约的强制执行问题。
智能合约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一个中心化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为其双方做担保,而是由一个写在整个网络上、所有人都能查看的公开的智能合约进行监督。而合约条款写在编程语言中,不存在歧义,双方不存在因为合同歧义而产生的毁约问题。但智能合约条款只能接受简单的因果标准判断,不适于应用在复杂的有多重衡量标准的事件判断中。
区块链是一个分散的分布式账本。这是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提供动力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激发了智能合约的发展:可编程的数字合约,可以安全地转移资金或处理分布式账本上双方之间的协议。
什么是合约地址?
以太坊的账户有两种:
一种是个人用户使用以太坊钱包生成的外部账户,由公钥和私钥组成;
一种是合约账户,使用Solidity程序语言,由一组代码(合约的函数)和数据(合约的状态)组成,比如在以太坊上发ERC20的币就是创建了一个合约账户。这种生成的地址就是合约地址,是没有私钥的。合约位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特殊地址。
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如何应用于物流领域?
一直以来,金融和物流领域被认为是最适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银行清算结算等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效能。 传统的物流从最初的“商流”演化而来,集信息流、运输、仓储、资金等多环节于一身,跨越多个步骤、多个地点将多个责任主体联动起来,既是构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基础,又是全球贸易的“血管系统”。 高速发展的物流,仍无法掩盖与生俱来的各种问题。丢包现象频发、商品真实性无法完全保障;另一面,数据孤岛使得企业间交互成本高、流程协同低效、物流征信评级无标准、融资难。 涉及商品溯源、多主体协同、征信、供应链金融等,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行融合,物流行业似乎天然成为了区块链的用武之地。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曾对来自16个不同国家的202名运输行业高管展开调研,其中14%的先行者已经运用和投资区块链;77%后继者希望在未来1~3年内将区块链网络投入生产。 流程优化、物流征信、物流追踪、物流金融 物流领域探索区块链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那一年,国际物流巨头UPS集团就在数据交易、人员分布、价值保障等领域,启动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物流业务的探索和应用。一年以后,沃尔玛与IB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清华大学研究区块链技术在肉品追踪溯源方面的应用。 2017年,国内物流巨头菜鸟、京东、顺丰等,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开始竞相布局区块链领域。 物流行业可谓是区块链与产业结合应用的集大成者。通过流程优化、物流征信、物流追踪、物流金融四个方向的应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区块链技术试图解决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信任摩擦。 同时航运、特种物流更适合区块链的应用 在物流与金融的交叉领域更适合物流的应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