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研究出的新冠疫苗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本人是天津大学临校的学生,对这件事比较了解。

声明:不针对任何学校,只是客观评论相关报道,希望早日控制疫情恢复正常!

结论:报道涉嫌严重夸大、蹭热点,目前根本不能说成功研发出口服疫苗,而是实验室研发阶段,也就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疫苗相关知识:

1:一款真正的疫苗应该是上市产品拿到了新药证书(药监部门批准)。

2:疫苗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素: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一系列的试验评价)!

3:需要相应的体内外实验评价,转基因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评价研发阶段)!

一:那么本报道所说的疫苗做了那些工作呢?咱们解读一下报道

1、“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

利用酵母载体表达了S蛋白,其他的都不是关键,针对S蛋白的抗体是否可以在体内中和病毒?目前应该是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欢迎补充。

2、“黄金海教授本人已经4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

不容易啊,人体试验根本做不了只能自己喝了。还好没有让学生喝。喝了没事就安全吗?样本数量太少不能说明结论“无任何副反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 “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寻求合作方,希望能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

往好的方面想,报道是想寻找合作,那么合作搞什么?那大家继续看啊。

二:相应的关键问题如下:(其他新冠疫苗一样面临如下问题)

1. 第一个大问题:关于病毒

该团队是否可以分离病毒进行攻毒实验,这里涉及国家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资质只能合作。推测连小白鼠都没有上!

如果没有病毒,怎么评价疫苗。

2. 第二个问题:动物及人体试验

小白鼠免疫了吗?效果如何?

为什么自己喝?还让新闻报道,唉大写的尴尬!

3. 第三个问题:安全性

不说了都是泪。

第一、第二、都没有做这个更是做不了。需要大量临床评价评估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总结一下:

(1)之前有报道说至少需要18个月还是比价客观的,分析到这里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2)吃瓜群众好好隔离,带好口罩,勤洗手保护好自己及家人吧!

(3)这样的报道极不负责任,很容易带偏非专业相关人,报道之前可以让相关团队检查新闻稿!

其实很多生物医药相关的报道很容易夸大,需要相关团队把关审核。侧面反映我国新闻行业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友情提醒:以目前科技发展速度及信息传播速度,我们看到的任何消息都需要问问真的假的?不然就等着被收智商税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经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这条消息令人振奋,但是离应用到人身上还很远。疫苗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事儿要用科学眼光去审视,在真相没浮出水面前,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1、这疫苗没有高科技技术。

天津大学研发的疫苗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全国各大学和科研院所都具备这个技术在。当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于世,就可以照着基因序列设计制造这种疫苗,一般两周内就可完成。

2、将这种疫苗作为口服疫苗不靠谱。

在人体内,通常只有完整的蛋白质或多肽分子才有可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天津大学这种基因重组疫苗是一种蛋白质或多肽,进入消化道后,在胃酸和各种消化酶的暴击之下,很快就被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当营养品吸收了。所以,不可能在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也不能产生抗体,发挥不了疫苗作用。

3、一般来说,口服疫苗由减毒的活病毒制成。

我国以前用的口服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可以耐受或躲避胃酸和消化酶的水解作用。否则,口服疫苗无效。

4、疫苗开发要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过程。

要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实验等多步骤验证,很多设计靠谱的疫苗在某一环节被淘汰。

这款疫苗目前不可能用于临床。

研发者声称自己大量服用没有副作用,如果不能发挥疫苗作用,充其量与喝一杯牛奶的效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