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计和普通审计的区别: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业余。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业余的事交给业余的人去做。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审计人员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情,做到廉洁自律。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要认真核实,不得泄露。

一:ipo审计和普通审计的区别

计准则没有针对IPO和普通年审有不同的要求。而实务中对IPO审计的要求和对普通年审却是天壤之别。因为报表使用者的不同,监管的严格程度也不同,所以导致了事务所对两种企业的审计的双重标准。

IPO,报表使用者为我们的广大投资者, *** 监管严格,并且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普通年审,报告的使用者就是工商局或银行什么的,使用者少基本等于没有,监管也不严。

IPO,会计师事务所会严格执行审计准则,把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地方都好好审计一遍,把有潜在风险的问题解决掉,同时也是促使企业规范其账务处理。普通年审基本就是按企业的未申报表出个审计报告。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意思是首次公开募股,是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向投资者增发股票,用来收集公司发展资金。

公募=public offering,就是公开募股。通过英文很简单就能理解了。一个是首次,而后者是公司再次增发股票。举个例子,证券交易所好比一个圈子,想进来的公司要符合很多要求才可以IPO,那已经在这个圈子里的公司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这样的公司发行股票就是公募。

二:ipo审计和年审的区别

1、含义不同。IPO审计过程是公司上市以前的审计,是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之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公开招股之前要做的审计工作。年报审计过程是公司上市以后的审计,是一家企业或公司普通年度出具财务会计报告审计的工作。

2、重点不同。年报审计主要是提供一份审计报告,工作的重点是其实是审计调整的博弈以及审计费用的讨价还价。而IPO审计主要是提供一份服务,重点是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对内控流程的改善及财务人员的培训,这中间的每一步,都需要律师和券商和企业做不断的沟通。

3、时间不同。IPO审计审计时间较长,通常三年审核一次。

三:ipo审计工作内容

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我国证券业有了一定规模,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地位日益凸显,审计收费也有所增长。2019年度,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共40家,收入总额为515.3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2.3%;其中证券服务业务收入为165.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1.4%,占收入总额的32.2%。

给予IPO审计的合理收费,从供给方面来说,说明注册会计师提供了差异化的高质量专业服务,创造了客户期望的服务价值;从需求方面来说,说明客户认为高质量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认同专业人士在教育培训投入、社会责任担当、诚信道德坚守等方面的巨大投入,给出了合理的价格。但目前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问题仍比较突出,影响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提高,干扰了正常的行业竞争秩序,低价中标项目的实施结果有待于市场检验。

01、现有IPO审计收费已趋于合理

1、从历年统计来看,IPO审计收费逐年增长,体现了社会对会计师价值的认可。

从iFinD/金融数据终端中,将至2020年8月首发指标(IPO)的数据导出,列表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二年资本市场十分活跃,市场募集资金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券商和会计师收费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券商每个项目从2,929.50万元增长到6,920.90万元,增长2.36倍;会计师每个项目收费从162.77万元增长到836.86万元,增长5.14倍,说明了社会对会计师价值的认可。但与券商收入的绝对值差异仍十分大,2020年券商的平均收入是会计师平均收入的8.27倍。


2、近年审计验资费占比整体偏差不大,说明市场机制在调节收费中有效发挥了作用。

①在2020年已发行成功的公司中,将审计验资费超过1,500.00万的公司筛选出来共有23家,再按审计验资费占首发募集资金的占比进行排序,列表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申报成功的重大IPO项目中,审计验资费占首发募集资金的占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从排序来看,重大IPO项目占比中间值应在1.50%-2.30%中间。

②将至2020年8月底的近2年审计验资费占募集资金总额比重,将排名前50的项目汇总,列表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募集资金规模和审计验资收费额,只考虑更大占比的情况下,审计验资费平均占比2.61%,超过只将审计验资费超过1500万元项目的平均占比1.79%。

由于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难度和成本高的收费可能就高些,反之也成立,不能简单说比重多少是合适的。但从以上两个表来看,无论是哪种 *** 排列,审计验资费的占比整体偏差不大,属于合理范围之内,说明市场机制在调节收费中有效发挥了作用。

02、IPO审计收费趋于合理的原因分析


1、IPO审计工作量增加,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

最近几年对财务核查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导致最近几年会计师专业投入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拟上市公司的财务水平较低,在整个IPO过程中,会计师要处理和完成的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非常大。

如核查企业近三年来的所有银行流水时,发生额和余额都要审,钱从哪来到哪去,看得清清楚楚,某些银行账号都销掉了,已经不是该银行客户了,只能一笔一笔地手工对账,然后再自己敲到电脑里;现在更是要求对企业关键人员个人账户也进行核查。要对客户、供应商、第三方进行现场检查和走访,涉及众多企业,工作量巨大。会计师要假设发行人的所有关联方都在造假,对关联方和交联交易核查,要拿到“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然后按照工商底稿的信息去对比,看名字是不是相近,资料是否雷同等等。


2、发行审核提问多,导致会计师核查回复工作量增加不少。

现在发行审核中,基本包括首次反馈、口头反馈、告知函回复、上市会回复几个流程。而且每次反馈答复,都要把前面的反馈答复进行更新,导致整个反馈答复工作量极具繁重。

随机抽取了近期部分已发行成功的公司,按问询问题总数排序,列表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涉及会计师的问题总数,达到了问题总数的29.98%,其中天津锐新昌科技达之一,共52个题;圣元环保第二45个题,华安鑫创控股(北京)第三40个题。涉及财务问题越多的企业,会计师的核查及回复的工作量也越大,成本越高。


3、项目辅导期长,导致会计师投入成本增加。

将2020年至今审计及验资费收费更高的10家列出来,将审计验资费除以辅导月份,得到下表:

点击查看大图

可以看出,10个项目平均的辅导月份为33.3个月(折2.75年),方可完成上市辅导。其中圣元环保辅导期最长用了5.25年,维康药业第二用了4.83年,大叶股份第三用了3.50年;最快的道通科技也用了近11个月。由于审核结果的不可预计性,导致会计所只能不断投入成本,并与企业沟通,补签IPO审计合同增加审计费用。


4、责任和风险的加大,也促进了审计收费的提升

2003年1月19日更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将举证责任由投资者转向了注册会计师,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更加考虑审计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2020年3月1日起,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取消了审计、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资格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监管机构将通过强化中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促使中介机构加强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市场“看门人”的职责。

这些年出现的一系列的资本市场案件,让会计师意识到自身责任和风险在不断加大,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面临在职业声誉丧失、客户流失等方面遭受重大损失,巨大的潜在损失也为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了正向激励,这种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要通过较高的收费得以体现。

03、低价收费无法涵盖成本的项目其结果有待市场检验

会计师IPO收费从整体上来看趋于合理,但从国际比较看,从与国内其他高端商品和高端服务的比较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费水平太低,但目前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问题仍比较突出,影响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提高,干扰了正常的行业竞争秩序,有损于行业社会信誉。

收费高低决不仅仅是赚钱多少的问题,它还严重地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收费低了,专业团队的安排、程序的履行、时间的投入都会受到影响。现在市场上以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为手段争抢上市公司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些项目收费连审计成本都难以涵盖,如何要求会计师穷尽手段查出问题找出风险?这些低价中标项目的实施结果,还有待于日后市场检验。

低价只能带来低质,长此下去,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师唯有树立高价高质的行业形象,才能带动行业形象和风气的转变。收费报价不能以争得一单业务为唯一目标,更不能以低于竞争对手为标准,要以项目成本为底线。我们反对不正当低价竞争,本质上是在促进提高执业质量、控制执业风险。唯有合理收费,方可确保会计师专业服务证券市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