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座以其充满活力的金融格局而闻名的城市可能正在尝试对其数字资产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变。香港证券及期货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先生在最近的一封信中提议在香港引入“首次代币发行(ICO)机制”。

该建议是智华提出的众多建议之一,作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潜在解决方案,志华说:

疫情过后香港经济尚未完全复苏,虽然行政长官李家超已宣布未来发展方向,业界认为仍有很多方面可以改善,以刺激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通过正式化 ICO,香港将成为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和寻求受监管和安全机会的投资者的培育之地。

这封信强调了政府参与经济复苏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协作方式的必要性。这种积极倾听和考虑不同观点的呼吁标志着包容性和前瞻性的立场。这种参与可以为更多支持性政策和框架铺平道路,从而培育有利的加密货币创新和增长环境。

首次代币发行 (ICO) 是一种融资方式,随着 2013 年 Mastercoin ICO 的出现而开始受到关注。2014 年以太坊的 ICO 筹集了超过 1800 万美元,由于引入了智能合约功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7 年,ICO 的受欢迎程度激增,EOS 和 Tezos 等项目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 ICO 中,投资者收到代币,这些代币可能在项目生态系统内提供各种权利或效用。最初,ICO 的运作监管很少,因其易于筹款而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对投资者保护的担忧。

ICO 活动的增加引发了监管审查,特别是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机构的审查。欺诈和骗局破坏了这一繁荣,凸显了不受监管的筹款所涉及的风险。通过 ICO 发行的代币价值经常波动,这与 90 年代末 DOTCOM 的繁荣相呼应。

然而,如果像香港这样的金融地区在有利于即将推出的 web3 项目的条款下采取渐进的方式振兴 ICO,那么全球对筹款方法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变化。

为了表明香港的 ICO 不会成为狂野的西部,志华还紧急呼吁审查和加强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立法。

信中还建议将 ESG 和伊斯兰金融元素纳入投资移民政策。这种整合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和可持续投资实践的认识不断增强。通过纳入这些原则,香港可以建立负责任投资的新标准,使金融创新与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目标保持一致。

随着香港金融当局考虑这些建议,更加充满活力、多样化和安全的加密生态系统的潜力变得越来越明显。

实施这些变革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创新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在新兴的数字资产领域。对明年预算的预期,加上这些拟议的举措,描绘了香港加密货币未来的有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