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型稳定币崛起:开启稳定币2.0时代
大家都在使用↓↓↓
CS:GO免费开箱网站(免费取回):>>点击开箱<<
曾经只能静止不动的稳定币,如今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传统模式下,发行方通过用户资金投资美债获取巨额收益,而持有者却只能做“无息储户”。这种不公平格局正在被打破。
长期以来,稳定币持有者一直处于尴尬境地:虽然资产价值稳定,但收益为零,而发行方却将用户资金投入美国国债等安全资产,坐享每年数十亿美元收益。Tether披露的数据显示,其持有超157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位列全球第18大美债持有者,2025年二季度运营利润高达49亿美元。
但这一格局正在被彻底颠覆,收益型稳定币的崛起,正让稳定币从“价值锚定工具”升级为“生息资产”,开启稳定币的“分红时代”。
收益型稳定币:重新定义稳定价值
收益型稳定币的核心在于其底层资产能产生收益,并将该收益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分配给持有者,这与传统稳定币(如USDT、USDC)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让持有者成为“无息储户”,后者则将持币转化为被动投资工具。
其运作逻辑可简化为:
• 用户存入美元购买稳定币
• 发行方将资金配置于生息资产(如美债、质押收益)
• 收益通过链上机制自动分配给持币人
• 持币人享受“持有即生息”的红利
这一模式打破了发行方独占收益的壁垒,将美债利息等传统金融收益通过代币化形式回馈给用户。
头部项目:收益与风险的多元图谱
当前收益型稳定币已形成多层次的生态格局,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 Ethena的USDe:采用“ETH质押 永续合约对冲”的Delta中性策略,年化收益曾高达30%,当前约9.31%。其市值已突破100亿美元,成为该领域的流量担当。
• Ondo Finance的USDY:锚定短期美国国债,提供约4%-5%的稳定收益。本质是代币化票据,由国债和银行存款担保,吸引保守型投资者。
• PayPal的PYUSD:2025年升级为生息型稳定币,用户可在支付场景中同步赚取底层美债利息。
• MakerDAO的USDS:DAI的升级版,用户存款可享4.75%储蓄利率(SSR),存款规模近20亿美元。
价值重构:从“工具”到“资产”的跃迁
收益型稳定币的爆发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经济模型的革新:
1. 重新分配金融价值
将发行方独占的百亿级美债收益,通过链上机制返还用户,例如,若美债收益率为4%,万亿美元稳定币市场每年可产生400亿美元利息——收益型稳定币让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分享者。
2. 打通RWA(真实世界资产)的核心管道
代币化国债是收益型稳定币的底层支撑,截至2025年,链上代币化国债市值超58亿美元,并以25%的季度增速扩张,稳定币成为传统收益流向加密世界的“合规桥梁”。
3. 激活DeFi可组合性
用户可将USDY在Aave中抵押借贷,或在Curve中做市,叠加额外收益。例如,USDY基础收益4.5%,通过DeFi策略可提升至6%-8%,形成“生息-复投”闭环。
市场预测,在监管合规、跨境支付扩张及传统金融接入的推动下,稳定币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1.4万亿-4万亿美元,收益型稳定币将占据稳定币市场规模总量15%以上。
收益型稳定币标志着稳定币从1.0(锚定工具)向2.0(生息资产)的跃迁,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金融权力重新分配的历史进程——将曾经被机构垄断的无风险收益,通过代码分配给每一个持币者。
稳定币的“生息时代”,本质是加密市场对传统金融利益分配机制的再造,它不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更通过DeFi组件将收益型稳定币的潜力最大化。
未来随着RWA代币化规模的进一步扩张,稳定币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当持有稳定币能获得4%年化收益时,它已具备挑战传统货币基金的基础条件,成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价值纽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