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冲突加剧,波动性成核心资产?
大家都在使用↓↓↓
CS:GO免费开箱网站(免费取回):>>点击开箱<<
原文作者:arndxt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每个周期都有其独特的叙事,而当下,市场正在相互矛盾的章节中挣扎:比特币的季节性规律与减半后动态、美联储的鸽派言论与通胀压力、可能预示缓解或衰退的债券市场陡峭化。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波动的市场中:
- 短期来看:9 月比特币可能出现今年以来尚未出现的波动。对于愿意在减半后年份淡化季节性规律的人而言,回调可能是买入时机。
- 中期来看:美联储政策面临可信度受损的风险。通胀上升导致的降息将改变投资格局。
- 长期来看:加密货币周期的关键可能不仅在于散户或机构资金流,还在于企业加密货币财库的结构性健康。这是一根脆弱的支柱,若断裂,需求将转为供应。
投资者的核心逻辑很简单:我们正进入一个叙事剧烈波动的环境,季节性、政策与结构性机制指向不同方向。
在投资者眼中,信号不在单一数据点中,而在这些叙事的碰撞之中。
比特币的 「9 月幽灵」 与减半后现实
从历史上看,9 月是比特币表现最差的月份。图表显示,多头头寸被清算导致的下跌反复出现。但本轮周期不同以往:我们处于减半后年份,而历史上这类年份的第三季度往往偏向看涨。
2025 年至今尚未出现单月涨幅超 30%(甚至 15%)的情况,这意味着波动性已被压缩。在每轮牛市中,暴涨行情都会集中出现。今年还剩四个月,问题不在于波动性是否回归,而在于何时回归。投资者的结论是:若 9 月出现回调,可能会成为第四季度必然到来的上涨前,最后一个重要的入场窗口。
美联储的叙事分裂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演讲被广泛误解为激进宽松的绿灯。实际上,他的表态更为微妙:他为 9 月降息留了口子,但强调这并不标志宽松周期的开始。
关于劳动力市场,鲍威尔承认存在 「奇怪的平衡」:劳动力供需均放缓,让市场处于脆弱状态。风险是不对称的,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会以裁员的形式迅速爆发。
关于通胀,他直言不讳:关税显然已推高了物价,且影响将持续累积。尽管鲍威尔称这是 「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变动」,但他强调美联储不能允许通胀预期失控。
框架的转变更具启示性。美联储正式放弃 2020 年的 「平均通胀目标制」,回归 2012 年的 「平衡路径」 模式:不再容忍通胀高于 2%,不再仅聚焦于失业率。换句话说,即便市场已消化几乎必然的降息,美联储仍在释放对 2% 通胀目标更严格解读的信号。
矛盾之处在于:美联储正准备在滞胀环境中降息,在核心通胀加速、劳动力市场疲软时宽松。为何?因为从结构上看,美国的债务负担使得 「高利率维持更久」 在政治和财政上都难以为继。鲍威尔可以谈论可信度,但系统陷入了恶性循环:支出、借贷、印钞,周而复始。
对投资者而言,关键结论是:可信度风险现已成为资产定价风险。若 2% 的目标从 「锚点」 沦为 「愿景」,将重置债券、股票和硬资产的估值。在这种环境下,稀缺资将产(比特币、以太坊、黄金)成为对冲稀释风险的合理选择。
债券市场的陡峭化信号
收益率曲线已悄然解除倒挂:10 年期与 2 年期美债利差从历史上最深的倒挂之一反弹至 54 个基点。表面上看,这像是正常化,曲线更健康了。
但历史给出了不同警示。2007 年,曲线倒挂后的陡峭化并非 「安全信号」,而是崩溃的前兆。关键在于曲线陡峭化的原因:若因增长预期改善,则看涨;若因短期利率下跌速度快于长期通胀预期,则预示衰退风险逼近。
当下,曲线正因错误的原因陡峭化:市场将降息预期转化为粘性通胀。这是一种脆弱的格局。
加密货币的结构性问题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加密货币面临自身的生存考验。「企业财库囤积」(MSTR、Metaplanet、持有 ETH 的企业等)一直是核心需求支柱。但随着净值溢价压缩,危险在于这些实体可能转为折价,从买家变成被迫卖家。
周期不会因叙事消亡而结束,而是因推动需求的机制逆转而终结。2017 年是 ICO,2021 年是 DeFi/NFT 杠杆,2025 年可能是加密货币国库触及资产负债表套利的极限。
总体而言,本轮周期的叙事核心是 「不和谐」:市场被季节性、政策与结构性机制拉向相反方向。
- 比特币的 9 月回调与减半后必然的上涨碰撞;
- 美联储发表谨慎言论,却在滞胀背景下被迫降息;
- 债券市场的陡峭化看似缓解,却透着脆弱;
- 加密货币自身的燃料——财库囤积,面临转为清算的风险。
对投资者而言,逻辑很简单:我们正处于一个叙事碰撞的时代,溢价属于那些能够预见突破、对冲稀释、并将波动性视为唯一真正常量的人。
机会不在于选择某一种叙事,而在于认识到波动性本身就是资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