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投资价值分析:流通量、手续费与商业模式的深度探讨
大家都在使用↓↓↓
CS:GO免费开箱网站(免费取回):>>点击开箱<<
在昨天的文章发布后,有细心的读者指出一个关键问题:UNI的流通总量并非62.9亿,而是6.29亿。在此特别说明,文章中使用流通总量而非最大发行量(10亿),是为了让计算更贴近当前市场状况。
此外,这位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一组关于UNI手续费收入的数据:
根据其30天交易量为1485亿美元,假设手续费约为0.05%,则30天的手续费收入为7425万美元,年化收入可达8.9亿美元。若保守估计,年收入下限为5亿美元。因此,UNI一年的手续费收入大致在5亿美元至8.9亿美元之间。
换算到每个代币的手续费收入为0.79美元至1.41美元,而用于回购代币的费用则为0.13美元至0.235美元。
基于上述数据,并结合修正后的6.29亿枚流通量重新计算,得出以下估值指标:
以UNI大涨前的价格5美元为基准,其市盈率(PE)为3.55至6.32,股息率为2.64%至4.72%。
以大涨后的价格9.22美元为基准,其市盈率(PE)为6.54至11.67,股息率为1.44%至2.56%。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计算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即UNI的实际成本难以确定。
由于Uniswap不像传统上市公司那样公开财务数据,我们无法获取其详细的成本结构,因此无法准确计算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只能将交易费收入视为净利润。
如果将成本纳入考量,其实际市盈率会高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实际股息率则会低于上述估算值。
即便如此,通过这些数据审视UNI的投资价值,无论是大涨前还是大涨后,其溢价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即使以大涨后的价格来看,其溢价风险依然可控。
在评估溢价风险之后,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其营收能力。
在营收方面,除了成本难以明确之外,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其商业模式是否具备强大的护城河?
对此,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一些担忧:例如,在某些生态系统(如BASE)中,Uniswap的龙头地位并不显著。此外,随着Uniswap推出自己的二层扩展方案,其目标显然是将总锁仓量(TVL)和流量引导至自身的二层网络。
这种策略是否会无意间将其他生态系统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最后,在考虑UNI是否值得投资时,我会将其与以太坊进行对比,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评估:风险和“股息率”。
所谓风险,是指评估UNI项目存续与发展的风险是否高于以太坊。显然,我认为以太坊的风险相对更低。
所谓的“股息率”,是指代币持有者能够直接享受到的项目收益。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未考虑成本的情况下),UNI的股息率大约为2.6%至4.7%。而目前以太坊质押的收益率约为2.6%至3.2%。
相比之下,UNI的股息率略高。
综合风险与收益来看,在现阶段我更倾向于选择以太坊。然而,由于目前我并未购入以太坊,因此也不会考虑购买UNI。
有读者提到希望采用定投策略。我个人不会定投UNI,但可以分享一个曾经使用过的简单方法:
过去,我会参考UNI的历史最高价,然后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计算出一个折扣价作为定投价格。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假设,即假设UNI未来一定会突破历史高点。
此方法仅供参考,读者在使用时务必注意这一前提假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