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o 稳定币周报 NO.7:Stripe 和 Tether 抢占 AI 支付入口,稳定币或成 AI 经济体的原生货币层
从阿根廷的高通胀街头,到以太坊上的 DeFi 协议,再到 Instagram 的创作者打赏,稳定币一路从边缘场景走到了主流平台的后台系统。而如今,故事有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延续,平台经济与点对点网络继续用稳定币填补现有支付的空白;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融合,Visa、Stripe、贝莱德等传统巨头开始主动嵌入稳定币基础设施,让这项原本局限于圈内的技术变得机构化和合规化。
Meta 和 Tether 是这场转折的两个注脚。一个押注平台内「内循环」支付闭环,一个布局 AI 与加密融合的底层 P2P 网络。出发点不同,但都看到了同一件事:稳定币不仅仅是新货币,而是新接口。
最终,稳定币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支付,而是连接。连接人、连接系统,也连接下一代数字生态的运行逻辑。
市场概览与增长亮点
稳定币总市值达 $242.548b(2425 亿美元),周环比增长 $321M(约 3.21 亿美元)。市场格局方面,USDT 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占比 62.39%;USDC 位居第二,市值 $60.132B(约 601.3 亿美元),占比 24.79%。
增长亮点
周增长最快的稳定币 TOP3:
-
OpenDollar USDO(USDO):增长 $49.44M(4944 万美元)( 30.6%)
-
USDD(USDD):增长 $43.14M(4314 万美元)( 13.62%)
-
Dai(DAI):增长 $356.47M(3.56 亿美元)( 8.56%)
区块链网络分布
稳定币市值前三网络:
-
以太坊:$122.52B(1225.2 亿美元)
-
波场(Tron):$74.22B(742.2 亿美元)
-
Solana:$11.92B(119.2 亿美元)
周增长最快的网络 TOP3:
-
Hyperliquid: 31.42%(USDC 占比 97.91%)
-
Sei : 25.53%(USDC 占比 83.55%)
-
Unichain: 25.11%(USDC 占比 56.29%)
数据来自 defillama
焦点观察
稳定币新用法:Meta 如何在创作者经济中构建「内循环」
Meta 正悄然重返加密支付市场,但这次的姿态和方向,截然不同。
据《财富》报道,Meta 正与多家加密机构接洽,计划在 Instagram 上部署稳定币支付系统,用于创作者的跨境结算。与 Diem 项目时期「打造全球货币」的野心相比,如今的策略更务实,只想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平台内的资金流动和创作者支付。
稳定币的优势显而易见:低成本、近实时、无需银行工作时间。但它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仍然存在,即用户仍难以将稳定币便捷地兑换为本地法币作为日常消费使用。
如果 Instagram、WhatsApp 等平台未来支持稳定币打赏、广告投放、乃至商品购买,整个创作者经济便能形成一个自生长的内循环:Meta 向创作者支付稳定币,创作者再将其用于平台内推广、打赏或消费。资金无需离开平台,粘性随之提升,商业价值也随之放大。
当然,完全不出金并不现实。创作者终究需要将收益转化为可用现金。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 Visa/Mastercard 网络提供稳定币借记卡,让用户无需兑付法币也能完成日常消费。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金」,更像是对传统支付网络的「借壳」使用。
从这个角度看,稳定币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它不一定非要成为全球清算系统,反而更适合作为平台经济内部的价值承载体。只要资金尽量留在生态内,用户体验提升,合规成本下降,监管摩擦也随之减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监管。参议员 Elizabeth Warren 已在最新稳定币法案中点名 Meta,警告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可能带来隐私和垄断风险。这场「务实的重返」,能否在政策窗口期顺利落地,值得关注。
Stripe 与 Tether 正在布局 AI 经济体的原生支付层
全球 AI 竞赛如火如荼。当我们在惊叹大模型生成内容、写代码、做客服的能力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却鲜有人提及:AI 智能体(AI agent)究竟将如何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换句话说,它要如何「花钱」?又要如何「赚钱」?
如果 AI Agent 将大规模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自主参与者(而且它们也必将如此),那么它们显然不会使用人类设计的银行系统,而是一种适配 AI 节奏的支付基础设施——高频、实时、自动化、并且信任成本极低。
这是一个被低估的赛道,也是 Stripe 和 Tether 不约而同正在进入的赛道。
两家公司,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支付处理平台,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稳定币发行者,核心业务南辕北辙。但它们都意识到:传统支付体系不适合 AI Agent。区块链和稳定币,尤其是其可编程性和跨境的原生能力,可能是未来 AI 经济体中最自然的货币层。
Stripe 采用了一种渐进式的路径:基于现有合规支付网络,接入稳定币(USDC),整合 AI 风控模型(最新研发的 Transformer 模型可将支付欺诈检测率从 59% 提升至 97%)、Bridge API 等工具,让企业可以无缝在现有业务中启用链上支付。简洁、稳健,与现有系统良好兼容。
Tether 的路径更像是一种「重构」:它最新推出 QVAC,一个开源、原生支持 USDT 和比特币支付的 AI 平台,整合 Keet 等去中心化通信工具,意图打造一个 AI Agent 驱动的点对点网络。强调自治、抗审查和无需信任。
虽然走在两条不同的路上,但目标一致:构建一个 AI 主导的经济体所需的原生支付系统。
AI 经济可能会在我们还未察觉的时刻启动,而其底层货币基础设施的竞争已开始。
从离岸创新到合规进场,Anchorage 收购 Mountain 的信号
Anchorage Digital——全美唯一持有 OCC 联邦牌照的数字资产银行——收购了 Mountain Protocol,将后者在百慕大的稳定币许可收入囊中。这不只是业务扩张,更像是一个信号:稳定币行业,正从「离岸试验」步入「合规共存」。
百慕大等离岸区域一直是创新实验的沃土,而 Anchorage 的并购证明,这种模式能够与美国联邦级监管框架结合,实现从产品开发到主流市场扩展的无缝衔接。同时,OCC 新规明确允许受监管银行买卖和托管数字资产,这意味着:稳定币不再只是「跑在监管灰区」的实验品,而是可被银行持有、可被基金分配的资产类别。
这一案例探索了稳定币行业的未来方向:先通过离岸创新探索新产品,再以合规姿态接入传统体系。这一次,稳定币行业不仅找到了突破口,也开始构建真正的金融正当性。
市场采用
MoonPay 与万事达合作推出稳定币支付卡,覆盖 1.5 亿全球商户
要点速览
-
MoonPay 与万事达卡(Mastercard)宣布合作,允许用户在全球超过 1.5 亿商户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大幅扩展数字美元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场景;
-
这将使「所有加密钱包」用户均能获得直接连接稳定币余额的虚拟万事达卡,无需将加密资产先转换为法币即可在万事达网络内的任何商户消费;
-
用户无需通过交易所提现就能直接消费稳定币,而商家则通过万事达既有支付基础设施接收资金,创造双赢局面。
为什么重要
-
MoonPay 与万事达的合作构建了加密到实体消费的直接通道,不仅提高稳定币实用性,更通过减少法币兑换环节简化用户体验,代表支付行业在监管框架内创新地接纳加密资产,为稳定币大规模采用铺平道路。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RedotPay 加密支付卡登陆韩国,支持 Visa 与稳定币交易
要点速览
-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 RedotPay 已在韩国推出其加密货币支付卡(含实体卡与虚拟卡),用户可在所有接受 Visa 的韩国商户进行支付;
-
该卡支持实时稳定币交易,用户获取虚拟卡需 $10,实体卡 $100,验证要求较低。RedotPay 称其全球用户已超 400 万;
-
RedotPay 通过引入便捷的加密货币及稳定币支付选项,进一步推动数字资产在日常消费中的应用。
迪拜政府与 Crypto. com 合作接受加密货币支付政府服务费
要点速览
-
迪拜政府与 Crypto.com 达成协议,将允许个人和企业通过 Crypto.com 数字钱包支付政府服务费,平台将自动将加密货币转换为迪拉姆;
-
该协议是迪拜无现金社会战略的关键一步,预计每年将为经济增加至少 82 亿迪拉姆(约 22 亿美元);
-
Crypto.com 已获得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牌照,是继 Binance 和 OKX 等交易所后获得迪拜官方认可的主要加密货币平台;
-
迪拜通过引入加密支付渠道强化其中东加密中心地位,这一政府级采用将极大推动加密支付主流化。
不丹成为首个通过 Binance Pay 接受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旅游支付的国家
FalconX 与渣打银行合作,为新加坡机构加密货币投资者提供法币结算
宏观趋势
PayPal 数字货币高管:银行参与是释放稳定币全部潜力的关键
要点速览
-
PayPal 数字货币高级副总裁 Jose Fernandez da Ponte 在 Consensus 2025 表示,银行必须加入加密领域才能使稳定币成功,提供从托管到法币通道的关键基础设施;
-
MoneyGram CEO Anthony Soohoo 强调即将出台的美国稳定币法规将是「重大突破」,解决信任问题并激发采用,法规明确后预计将出现新发行方涌入,随后进入市场整合期;
-
稳定币在高通胀国家已成为价值储存和跨境支付工具,MoneyGram 通过近 50 万个现金接入点帮助这些地区用户将数字美元转为当地现金,而企业级应用则聚焦跨境资金和财资管理;
-
在稳定币市场达 2300 亿美元之际,PayPal 与 MoneyGram 高管共同看好监管后的行业发展,银行参与将为稳定币提供规模化所需的连接性和基础架构,使其超越加密原生圈子,达到实用性驱动的万亿美元规模。
德意志银行:稳定币将在 2025 年进入主流,美国监管推动使用
要点速览
-
德意志银行预测 2025 年稳定币将获主流采用,尽管美国参议院上周出现一些反对声音,但特朗普政府正推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密法规;
-
稳定币市值已从 2020 年的 200 亿美元激增至目前的 2460 亿美元,其中 USDT 约 1500 亿美元,稳定币现已成为加密交易的主要媒介,支撑超过三分之二的交易量;
-
《GENIUS 法案》和《STABLE 法案》分别推动联邦和州层面的稳定币监管框架。美国参议院的《GENIUS 法案》要求对市值超 100 亿美元的稳定币实施联邦监管,而众议院的《STABLE 法案》则呼吁在无条件情况下实施州级监管;
-
稳定币正日益成为战略资产,83% 与美元挂钩,Tether 已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之一,在全球分化环境中强化了美元主导地位,渣打银行预测监管明确后稳定币供应量可能增长近 10 倍。
Coinbase 财报不及预期,但稳定币和 Deribit 收购凸显支付战略
要点速览
-
Coinbase 第一季度营收 20.3 亿美元未达预期,交易收入下滑 19%,但 USDC 稳定币余额显著增长,展示其支付业务潜力;
-
公司斥资 29 亿美元收购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分析师认为此举将强化 Coinbase 在加密支付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
尽管交易业务承压,Coinbase 在稳定币服务、托管和交易技术等基础设施业务的多元化布局,正成为对冲市场波动的关键收入来源;
-
Coinbase 通过发展稳定币生态和收购 Deribit 等战略举措,正从单一交易平台转型为综合支付基础设施提供商,这一转变对其在加密支付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BitGo 高管:银行业正探索稳定币,避免市场份额流失
要点速览
-
BitGo 稳定币部门总监 Ben Reynolds 透露,其「稳定币即服务」产品吸引美国及国际银行大量咨询,这些银行并非为创新,而是担忧存款流向加密原生竞争对手;
-
收益型稳定币正成为实现无摩擦抵押品快速移动的工具,特别受 DAO、协议和机构投资者青睐,可解决传统资金在交易所和券商账户间转移的缓慢和摩擦问题;
-
稳定币市场已达 2300 亿美元规模,但监管分类将决定市场发展,通证化国库基金属于证券,而真正的稳定币不是,这一区别将塑造不同市场格局;
-
传统金融机构被迫采取防御性策略进入稳定币市场,表明数字美元正逐步蚕食传统银行存款业务,同时收益型稳定币为金融基础设施带来程序化、无需许可的灵活性。
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变革力量,Ripple 和 Kraken 高管看好全球应用前景
要点速览
-
Ripple 稳定币高级副总裁 Jack McDonald 与 Kraken 全球消费者业务负责人 Mark Greenberg 在 Consensus 2025 大会表示,稳定币正处于成为全球支付系统关键组成部分的临界点;
-
两位高管强调稳定币正重塑跨境支付领域,为分散且低效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提供了更优替代方案,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全球支付创新;
-
专家认为稳定币未来发展将包括收益型产品,但监管挑战依然存在,相关政策环境将影响这一领域的长期发展方向;
-
传统金融与加密行业领军企业一致看好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关键地位,表明稳定币已从纯加密资产演变为解决实际支付痛点的基础设施,其应用正从加密圈向更广泛金融领域扩展。
花旗预测:稳定币将扩展到加密货币交易之外,成为主流经济的一部分
要点速览
-
Citi 预计在监管支持下,稳定币市场到 2030 年可达 1.6 至 3.7 万亿美元;
-
稳定币正在从交易结算工具转向支付用途,尤其在跨境转账和商户结算中增长显著;
-
当前稳定币市场约 2400 亿美元,主导者为 Tether 和 Circle;
-
稳定币向主流经济的扩展可能重塑支付生态系统,成为国际货币市场的新支柱,挑战传统货币处理方式。
资本布局
传 Ripple 以 40-50 亿美元洽购 Circle;USDC 同日增发 $2 亿
要点速览
-
据报道,Ripple 已提出一项价值在 40 亿美元至 50 亿美元之间的收购要约,目标是 USDC 稳定币的发行商 Circle;
-
5 月 9 日,稳定币 USD Coin (USDC)发生两笔大额铸造事件,总额约 2 亿美元:一笔 1 亿美元来自 Algorand 链上一未知钱包,另一笔 1 亿美元由 USDC Treasury 铸造;
-
稳定币市场或迎重大整合,USDC 的持续扩张及潜在并购传闻引发行业对未来竞争格局的高度关注。
Anchorage Digital 收购 USDM 发行商 Mountain Protocol,联邦特许银行拓展稳定币业务
要点速览
-
美国联邦特许加密银行 Anchorage Digital 收购收益型稳定币发行商 Mountain Protocol,将整合其技术、团队和许可架构,尚待监管批准;
-
Anchorage 拥有美国 OCC(货币监理署)颁发的联邦银行特许牌照,是美国唯一获此资质的数字资产银行,代表最高级别的美国金融监管合规认可;
-
Mountain 持有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MA)数字资产业务许可,代表离岸金融中心对加密创新的开放监管模式,此次并购将两种监管架构融合,Anchorage 可能通过其联邦银行牌照为 Mountain 的产品提供美国监管合规通道,同时保留百慕大牌照的国际运营灵活性;
-
两种监管模式的结合,反映加密金融向主流金融体系过渡的关键策略:利用离岸创新监管环境开发产品,再通过美国联邦级监管机构认可拓展机构级市场,这种模式可能成为其他加密金融机构进入监管框架的参考路径。
Coinbase 投资加拿大稳定币发行商 Stablecorp,拓展区域性市场
要点速览
-
Coinbase 已向加拿大稳定币发行商 Stablecorp 投资未披露金额,并将帮助推广其法币抵押稳定币 QCAD;
-
Coinbase 加拿大 CEO Lucas Matheson 表示加拿大缺乏点对点支付系统,电汇成本高昂($45)且流程繁琐,稳定币可实现 24/7、即时、无边界支付;
-
尽管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达 2450 亿美元,但 QCAD 流通量仅约 17.5 万美元,Matheson 呼吁加拿大政府制定国家数字资产战略,将稳定币视为支付工具而非证券;
-
此举显示主流交易所正积极布局区域性稳定币市场,尽管新任加拿大总理 Mark Carney 历来对加密货币持批评态度,但 Coinbase 正推动监管明确化,以促进加拿大稳定币生态发展。
监管合规
️ 美参院 GENIUS 法案修订,拟将 Tether 等外国稳定币纳入 AML 监管,DeFi 或受冲击
要点速览
-
美国参议院修订后的《GENIUS 法案》(S.1582)旨在扩大监管范围,将服务美国用户的外国稳定币发行商(如Tether)纳入美国管辖,无论其总部在何处;
-
该法案扩展了「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的定义,将开发者、验证者和自托管钱包纳入其中,并要求这些实体遵守反洗钱(AML)合规要求;
-
此法案被认为可能对 Tether 有利,但同时可能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推动者带来挑战,标志着美国对稳定币和数字资产的监管控制正在收紧;
-
该法案若最终通过并实施,将加强美国对全球稳定币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针对 Tether 等主要参与者,并可能深刻改变 DeFi 领域的合规格局和运营模式。
️ 怀俄明州将于 7 月发行全美首个州级稳定币,任命 Inca Digital 负责安全保障
要点速览
-
怀俄明州稳定币委员会(Wyoming Stable Token Commission)已与分析服务提供商 Inca Digital 合作,协助监控和降低州级稳定币的欺诈风险;
-
该州稳定币预计将于今年 7 月正式推出,将成为美国首个由州政府发行的稳定币,标志着州级政府正式进入加密货币发行领域;
-
怀俄明州稳定币委员会执行董事 Anthony Apollo 表示,与 Inca Digital 的合作是该州在透明度、安全性和创新方面承诺的关键一步;
-
怀俄明州稳定币将开创美国政府机构发行数字货币的先例,为其他州和地方政府提供参考模式,同时展示美国政府如何在州级层面推进加密货币创新与监管。
️ 美国参议院稳定币法案争议持续:特朗普利益冲突成焦点,大科技公司限制条款存漏洞
要点速览
-
美国参议院「引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GENIUS)法案在此前未能获得 60 票支持后有望重返表决,最新版本可能最早于下周重回议程,特朗普顾问表示总统希望在 8 月国会休会前完成立法;
-
CoinDesk 获得的最新草案显示,尽管对大型科技公司发行稳定币新增限制,要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必须获得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一致批准,但被批评存在明显漏洞,如不适用于 X 和 TikTok 等私营企业;
-
民主党人主要反对点——特朗普的加密业务利益冲突问题在新版本中仍未直接解决,尤其在 MGX 宣布将通过特朗普关联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发行的 USD1 稳定币收购币安股份后,引发更大争议;
-
这部稳定币法案是美国首次尝试为稳定币发行商建立联邦监管框架,其命运不仅关乎加密行业未来,更凸显了政治利益与监管责任的紧张关系。尽管争议持续,两党议员仍推动立法前进,显示稳定币作为支撑美元国际地位工具的战略重要性已获广泛认同。
️ 美商务部长之子 Brandon Lutnick 称其曾亲自核实过 Tether 储备金
️ 巴西央行计划限制稳定币转账
️ 加密货币 OTC 商牌照概览:香港、欧盟及美国法律合规有何差异?
新品速递
Tether 推出去中心化AI平台 QVAC,设备运行取代数据中心
要点速览
-
Tether 宣布推出 QVAC(量子宇宙自动计算机),这是一个本地化 AI 开发平台,允许 AI 模型和应用完全在用户设备上运行,无需云连接,确保用户数据隐私和自主权;
-
QVAC 采用模块化架构,支持点对点网络,可扩展至万亿级 AI 代理,并通过 Tether 的 WDK 支持 AI 代理自主进行比特币和 USDT 交易,创建去中心化自持续 AI 系统;
-
Tether 即将推出首批 QVAC 应用,包括无需云端的本地翻译工具 QVAC/Translate 和私密健康追踪器 QVAC/Health,并计划开源软件开发工具包。
VanEck 在多个区块链上推出代币化美国国债基金 $VBILL,支持 24/7 流动性
要点速览
-
管理 1200 亿美元资产的 VanEck 与通证化公司 Securitize 合作推出首个通证化美国国债基金 $VBILL,已部署在以太坊、Avalanche、Solana 和 BNB Chain 等多链,并通过 Wormhole 实现跨链互操作;
-
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短期美国国债链上投资渠道,支持 24/7 流动性和实时结算,资产由 State Street 托管,通过 Redstone 预言机服务每日定价,最低投资门槛在大多数区块链为 10 万美元,以太坊上为 100 万美元;
-
VBILL 支持 Circle 的 USDC 稳定币全天候入金,并与 Agora 的 AUSD 稳定币实现原子级流动性,允许投资者通过智能合约一步完成赎回交易;
-
这一产品代表传统金融巨头加速布局通证化实物资产,继 BlackRock 和 Franklin Templeton 之后,VanEck 的加入进一步推动美国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的链上流动性发展。
Bakkt 与 DTR 合作,聚焦稳定币和加密基础设施
要点速览
-
Bakkt 转型为加密基础设施提供商,专注于稳定币和全球支付,合作伙伴 DTR 提供 AI 和支付支持;
-
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推出新产品,包括商户结账插件和 White-label AI 插件;
-
尽管营收下降,Bakkt 借助稳定币和 AI 金融工具谋求增长,未来定位为可编程货币与代理性商业的领导者;
-
Bakkt 的战略重组和与 DTR 的合作可能推动稳定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应用,加速可编程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Squads 推出基于 Solana 的「Altitude」企业级稳定币账户,获 Haun Ventures 战略投资
要点速览
-
Squads 在为 Solana 项目提供多签钱包和个人金融服务 Fuse 之外,新推出企业级稳定币原生美元账户「Altitude」,支持几次点击即可开设全球美元账户;
-
Altitude 完全基于 Squads Protocol 构建,提供全天候美元流动性、具竞争力的收益率和代码强制的安全性,支持 ACH、电汇、SEPA 和稳定币转账,并提供资产交易和发票追踪功能;
-
Squads 获得 Haun Ventures 战略投资,将加速 Altitude 扩展和推动稳定币在现有及未来产品中的应用,继续构建替代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的稳定币原生操作系统;
-
Altitude 将稳定币原生金融基础设施直接面向全球企业用户提供,打破传统银行账户的限制,为价值自由流动创造新的金融栈基础,代表区块链稳定币金融服务从加密领域向主流企业市场的实质性扩展。
稳定币联盟 Global Dollar Network 新增 Zodia Custody 等 19 名成员
Ondo Finance 与 TruBit Global 合作,将 $USDY 稳定币引入拉丁美洲市场
Tether 推出零手续费的 USDT 转账,并与多个平台合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