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长大后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对他做这3件事开始,就错了
图/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世间的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疼之入骨,从小时候的呵护备至到后来的贴心陪伴,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几乎付出全部。
当我们感叹着父母的恩情似山高、似海深时,也在期望着子女能有所回馈。但现实是,不孝的子女比比皆是。
有些人是天生凉薄,对父母的关心熟视无睹,还有些人是工作太忙,想要行孝却心有余力不足,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子女明明有能力,却对父母极其排斥。
他们未必受到过父母的苛责,但一定在亲子关系中遭受伤痛,这也提醒许多父母,爱孩子不是要牺牲自己,而是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和方法,否则你爱得越深,孩子越是受苦。
子女长大后,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对他做这三件事时就错了。
01:总是把自己的苦累挂在嘴边,习惯性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某视频平台上,一位15岁的高中生被确诊为抑郁症,其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在他们看来,自己为了这个孩子劳心劳力,他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不该有如此结局。
殊不知就是这样的话,造成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本能排斥。
其实孩子才是无辜的,他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也从未要求父母为自己全盘牺牲,却要承受父母在牺牲自我之后的一系列抱怨。
这会使其感受到的爱变成巨大的压迫,甚至会怀疑自身存在的意义。他们对父母的处境无可奈何,也在无休止地责怪自己,如果孩子每日都必须与自我抗争,又哪有时间去心疼父母呢?
为人父母整日抱怨,孩子也无能为力,因为这是父母自己选择的。
可以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但永远别把自身所有的苦难归咎于孩子身上,否则,父母过得累,孩子也会出现心理问题。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先心疼自己,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爱并不是一昧的牺牲,而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你满目愁容,孩子不会幸福,你整日欢喜,他才会沐浴在爱中。
02:对孩子言听计从,从来没有自我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与生俱来,但孩子对于父母的爱却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从小教育孩子,父母也是独立的人,不是孩子生命里的陪衬,他便会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需要自己感恩回馈。
反之,父母从来对孩子言听计从,爱他爱到没有自我,像仆人一样围绕在孩子身边,那么孩子习惯成自然,也会将父母当成随从,从此呼来喝去,毫不在乎。
成年人要明白,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自己给的,连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
你把自己轻轻放低,孩子也会高高在上,与他保持平视,才能收获理解与尊重。
孩子是家人,不是上帝,给他承担责任的机会,他也将拾起照顾你的义务。
03:给孩子的爱不够完整,令孩子心生怨言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磕磕绊绊,兜兜转转,不可能完美无缺。区别在于,有些父母不断学习,慢慢弥补对于孩子的亏欠,但还有父母骄傲自满,把所有错归咎于子女。
正如现实中,有些人认为供子女上学读书,替他们洗衣做饭,就已经足够伟大,可在此之外,他们总是剥夺子女的爱好,不尊重他的想法,还经常言语贬低,令子女心生自卑。
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一边享受着爱,一边又备受打击,他们时常怀疑活着的意义,也因此会催生出种种复杂情绪。
人性就是如此,记住坏的一面总是很容易,许多子女看到父母太多的不完美,才在日后心生记恨,对父母敬而远之。
为人父母不合格,也难怪子女以后不愿承担责任,如果不想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就请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从来没有人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不断学习与进步的样子,会被子女印在心里,他永远记得,父母最爱自己。
有些老人晚年时得不到子女的心疼,并非是子女的良心出了问题,还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
亲子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其中的知识点太多,要用一生去学习。
父母戒掉理所当然的想法,关心孩子的感受,给予其正确的三观教育,才能使彼此相生相依。
你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日后的福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