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四肢刺痛、糖尿病脚底刺痛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一、糖尿病患者四肢刺痛、糖尿病脚底刺痛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四肢刺痛、糖尿病脚底刺痛针扎的感觉很可能是因为神经损伤所致。这种神经损伤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它会影响到身体的感觉,特别是在脚和手的末梢部分。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病程10 年的患者中,患病率高达60%~90%,有50%是周围神经病变。有30%~40%的病人没有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但在检查之后会发现他们有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累及部位也多种多样。
第一种就是糖尿病患者四肢刺痛、糖尿病脚底刺痛针扎的感觉。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肢体远端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疼痛,有的是麻木感、瘙痒感或蚁爬感。甚至在穿袜子、鞋子或盖被子等日常皮肤接触时,就感觉到不适或剧痛。
第二种是累及自主神经,表现为心脏、胃肠道和泌尿道等功能障碍。有的表现为安静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有的食管蠕动减慢、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障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
第三种累及到皮肤的可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手足干燥开裂、指/趾甲营养不良,或者泌汗和体温异常,半身少汗甚至无汗,半身怕热多汗。
二、糖尿病患者四肢刺痛、糖尿病脚底刺痛针扎的感觉如何治疗?
1.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是活性维生素B12制剂,能够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可明显改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2.抗氧化应激药物:如硫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因子,能够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营养神经血管的血流量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药物:唐林依帕司他,唐林依帕司他单药长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尤其适用于血糖控制良好、微血管病变轻微的患者。唐林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或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优于单药治疗。
唐林依帕司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之一,其对于糖尿病末梢神经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具有治疗作用;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一定要注意联合用药,应该在规律服用降糖药的基础上使用唐林依帕司他,可联用营养神经或者改善循环的药物。首先,一定要规范的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其次,唐林依帕司他可以与营养神经的药物联用,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最后,唐林依帕司他可以与改善循环药物或抗氧化剂联用,如羟苯磺酸钙、硫酸锌等,从而配合改善血液供应,为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打下基础。
4.改善微循环药物: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己酮可可碱等。
5.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乙酰左卡尼汀。
6.治疗痛性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药物,应首先选用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