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家汽配平台疑似“倒闭”,数百位加盟商陷困境:“损失30万遭限高,家庭破碎维权难”
2025年汽配行业寒意弥漫,又有两家汽配平台陷入困境。
近日,“甲乙丙丁(北京)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封内部信,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内容引发公司或将解散的猜测。
社交媒体上,自称其加盟商的用户纷纷留言“还我血汗钱”,并晒出平台待结算账款高达5.5万元的截图。
一位自称是甲乙丙丁的职业经理人坦言,公司并未彻底“跑路”,但建议加盟商起诉维权,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这并非个例。年初,浙江百易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车配宝”同样遭遇加盟商集体维权。
该平台定位厂店直连供应链,采用F2B模式服务修理厂,并通过区域合伙人模式推进渠道建设,曾计划2023年部署超500个卫星仓。
一位武汉区域加盟商向媒体透露,缴纳30万元加盟费后,发现车配宝实际运营远不如招商宣传,要求退费受阻。他表示:“自己已被限高,负债累累,家庭也因此破裂。”
图片截自抖音《和事佬》
可以看到,平台困局之下,投入积蓄、背负债务的加盟商,正深陷血本无归、维权艰难的泥沼。
01、创始人退出、股权冻结、维权四起,汽配平台接连告急
公司濒临绝境,其轨迹往往惊人相似。
甲乙丙丁的危机早有端倪:去年1月,创始人之一阮成瑜卸任董事、经理、监事及法定代表人职务,由柴自合接任。
2025年4月,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其持有的河南甲乙丙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系其对外投资企业)2000万元股权被冻结。
再到近期内部信曝光、官网出现故障、加盟商集体维权,后续发展已可预见。
车配宝的境遇如出一辙。
2024年5月,其母公司杭州百易汇汽车科技变更为上饶百易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人魏金旭变更为倪红飞。
随后投资人发生大幅变动,现股东为倪红飞(持股99%)及由杭州百易汇更名而来的赣州百易汇供应链科技(持股1%)。对于迁址及股东变更原因,车配宝负责人仅向媒体表示“不清楚”。
当被问及武汉加盟商30万加盟费退还问题时,该负责人坦言目前公司的经营确有困难,“外面(加盟商)欠我们的货款800多万,涉及上百家,不退货也不给钱。”
他提到因合作协议纠纷,四川德阳的某加盟商申请了资产保全,冻结了公司账户的资金。
截至2025年7月,车配宝母公司上饶百易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计收到19条限制消费令,涉案金额达798万元。
目前,车配宝官方微信账号、抖音账号于2024年8月后均已停更,招商电话接通后提示错误,无法进行业务咨询。
综上来看,两家企业的危机轨迹惊人相似:核心团队更迭、资金链紧张、法律纠纷激增、对外沟通失联。
当企业丧失市场信任时,加盟商的集体抵制便成为必然结局。这种危机传导机制,恰似多米诺骨牌般难以逆转。
02、从“轻松获利”到负债累累,加盟商成最终“韭菜”
汽配平台停摆潮中,加盟商无疑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以车配宝武汉加盟商为例,其维权历程暴露出行业招商乱象:该加盟商自述对汽配行业零经验,因抖音广告吸引参加线下招商会后签约。
招商人员宣称利润构成包含40%-60%货品差价及区域分红,承诺"从货架搭建到修理厂对接全由总部负责",甚至用PPT展示江浙沪45家直营店及加盟店月均17万至63万的"标杆数据",强调"无经验也可轻松获利"。
这种将个别优秀门店包装为普遍现象的宣传策略,最终被车配宝负责人归咎为"成年人认知问题",反问加盟商为何不实地考察。
合同执行层面矛盾更显尖锐。武汉区域合伙人实际需缴纳45万元,该加盟商在支付30万元后因质疑项目可靠性暂停付款,但退款诉求遭遇阻碍。
不过,想要拿回这30万注定不会轻松。在车配宝过往的诉讼案件中,已有类似的案例。今年6月份,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判决书显示:
2022年4月12日,李某与车配宝签署《区域运营合作协议》,成为广东省江门市的推广合作商,并按要求向车配宝支付了协议款项 10万元。
2022年4月22日,李某在微信中向车配宝工作人员提出:“我现在想叫你们退加盟费给我,因为根本不是你说的这么好,公司也没有你说的这么好”,“我现在决定不做了”。
尽管李某自合同签订后并未开店,也未进过货或接收到赠品货物,但最终仅获判返还4.5万元,损失5.5万元。
甲乙丙丁的加盟商也遭遇类似困境。
他们反映实际经营中,退货不仅被大幅折价,还需自付物流费用。更严峻的是,随着平台停摆,系统内申请退款的资金提现无期,能否到账全凭运气。
不难推测,平台经营异常、承诺落空、退款无门的现象接下来将会更常见,加盟商投入的资金与信任正被无情吞噬。
03、汽配赛道洗牌,“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转了
汽配行业的“寒冬”已经有数据验证。
F6大数据显示,上半年,乘用车轮胎、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液等多个品类面临全城市级别的需求下滑,普遍陷入增长困境。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分析,车主消费更趋理性、平均行驶里程下降及新能源车渗透加速等共同导致了终端需求萎缩。
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商业模型必然受到冲击。汽配平台本质做的是周转生意,终端门店采购意愿减弱,经销商或停止进货,或被迫在平台压力下备货,这种恶性势必会循环导致资金实力薄弱、商业模式缺乏护城河的企业率先暴雷。
即便是“行业老兵”亦难幸免。据公开信息显示,车配宝创始人魏金旭,拥有数十年行业经验及自有工厂,在河北清河县拥有自己的工厂,同样在汽配赛道搁浅。
更严峻的是资本催熟的平台困境。
甲乙丙丁先后完成总计8.5亿元的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满帮集团等知名机构。2022年8月,公司推出聚焦下沉市场的汽配服务站连锁加盟项目,但起步已明显晚于头部平台。叠加行业下行,“大象”转身步履维艰。
而平台一旦陷入困境,依附其生存的汽配商首当其冲。
司法案例更折射出加盟生态的深层矛盾。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平台通过格式合同将经营风险转嫁至加盟商,而加盟商面临举证难、赔偿低的维权困境。
当然,这场寒冬中,最脆弱的始终是新入局者。他们被"零经验也能盈利"的话术吸引,却在运营支持缺失与退出成本高企的夹缝中挣扎。
当行业洗牌与招商乱象叠加,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终究成了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而最终接盘的,永远是那些相信"稳赚不赔"的加盟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