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推出软件解决方案南湖 为高端车辆提供集成式DMS和ADAS
多年来,道路安全系统严重依赖于车辆的感知——探测物体、车道、标志,并预测车厢外的威胁。但随着智能驾驶和人机共享控制的兴起,大规模安全如今取决于驾驶员和车辆共同实时感知的信息。
图片来源: 虹软
据外媒报道,为了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这一关键变革,中国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虹软(ArcSoft)推出高价值、多功能的前向视觉参考设计和软件解决方案南湖(SouthLake)。SouthLake专为主流市场车辆量身定制,将前向ADAS、车厢内驾驶员监控(DMS)和全时行车视频录制(DVR)集成到一个紧凑且计算高效的平台中。
南湖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其深度感知能力,还在于它如何将驾驶员行为与环境意识无缝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不仅反应更快,而且理解更多的系统。
新标准:DMS ADAS融合
传统的DMS系统孤立运行,仅监视驾驶员,而无法感知车外发生的情况。同时,ADAS系统会假设驾驶员保持警觉并意识到外部威胁,但这通常是一个危险的假设。
虹软南湖旨在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将驾驶员的注视方向、头部姿势和参与度与ADAS摄像头捕捉的实时路况进行交叉比对,该系统能够统一理解重要信息,并判断驾驶员是否意识到了这些情况。
例如,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行人正在过马路,但驾驶员的视线偏离或警觉性较低,南湖可以提升警告级别、调整车辆行为或提前提示驾驶员重新介入。另一方面,如果系统识别到驾驶员已经意识到风险,它可能会选择干扰性较低的响应,从而实现更智能的交接和更自然的辅助。
这就是DMS和ADAS融合的真正意义:人车之间基于情境感知的协作。
南湖支持L2级驾驶系统所需的全面感知能力,包括:
外部视觉ADAS主动安全功能:AEB(自动紧急制动)、LKA/ELK(车道保持和紧急车道保持),确保在关键时刻及时干预。辅助驾驶功能:ACC(自适应巡航控制)、LCC(车道保持控制)、ISA(智能车速辅助)、TSR(交通标志识别)和 AHBC(自动远光灯控制),在各种路况下提供平顺、有支撑性的驾驶体验。
驾驶员状态监控:DDAW(驾驶员疲劳和注意力警告)和ADDW(驾驶员分心警告)功能可检测打哈欠、闭眼、使用手机或认知脱离等迹象。它们使用车内红外摄像头以60 fps的速度捕捉眼部行为,并通过虹软的AI神经网络进行处理。
智能视频录像(DVR):全程图像记录和管理,确保可追溯性,并在发生事故时加强车辆责任追究。
通过先进的软件优化和SoC级调校,这些功能可在共享硬件配置上运行,具有高计算效率和低功耗,在不影响性能或安全性的情况下满足价值导向型车型的需求。
专为实际集成而设计
除了功能之外,南湖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车辆开发的实际情况。其集成架构降低了系统复杂性,无需单独的ECU或额外的处理器,从而帮助OEM:控制BOM成本;加快上市时间;简化法规合规性;整合软件流程。
南湖现已兼容主流SoC平台,为OEM提供定制传感器配置、性能层级和部署策略的灵活性。这种可扩展性使南湖非常适合开发效率和法规合规性至关重要的大规模汽车项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