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多货少,运价持续低迷,用户乃至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心里的小算盘拨得震天响。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是:电动轻卡,租还是买更利于降本增效?

关于这个问题,电车资源采访了部分经销运营商,虽然各家运营策略各有千秋,但其中关于如何算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起听听这笔精细账该怎么算。

产品井喷,客户选择更多元

电车资源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新能源轻卡累计销量63681辆,有销量企业超60家,车型162个。2024年同期,新能源轻卡累计销量33395辆,车企59家,车型129个。

总体来看,新能源轻卡玩家数量基本持平,但车型数量同比增长25.6%。从销量过千辆车型数量来看,同比增长66.7%,同时销量过千辆车型的集中度也有显著增加,从2024年的66.7%增加至73%。这一组数据说明,2025年上半年能打车型数量和集中度均有显著增加。

此外,从今年上半年新车公示的数据来看,大电量、长续航、高承载新能源轻卡的申报数量也持续领先于其他新能源车型。1-6月新车公示累计申报新能源轻卡超370款,月均上新超60款。

从用户端来看,新能源轻卡产品的井喷,给客户带来了多元化选择。无论是租车,还是买车,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新能源轻卡车型。跑城配等短途货运的用户可以租或者买82-100度电的轻卡,跑城际运输或者冷链配送的用户可选120度电以上电量的新能源轻卡。

在大电量、长续航和大重载趋势的引领下,新能源轻卡的应用范围正在加速突破跨省运输应用场景。7月,宇通轻卡176度电高端旗舰T6和200度电潍柴蓝擎X7等新品陆续上市,刷新现有新能源轻卡电量上限,让省级运输成为可能。

租售皆宜,账要“两头算”

200-600Km续航,2C快充大大缩短补能时间,新能源轻卡的续航焦虑逐渐在衰减,配送效率在持续提升。然而,虽然随着动力电池成本下降,车辆成本下降,但是大电量轻卡也给用户带来了新的焦虑——运价低迷,动力电池价格仍在波动,回本周期延长,如果动力电池价格继续下跌,包括车辆残值在内的沉没成本持续增大。

租车还是买车,成为C端用户和B端企业客户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这考验客户的资产持有和资产运营的综合能力。

以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来说,常规100-120度电的轻卡租金在4500-5500元左右,而150度以上的大电量轻卡租金可以达到6500-8000元。

有一网经销商以100度电轻卡的三年期为模型,给电车资源粗略地算了一笔运营账。按5500元/月租金计算(含保险),租车司机3年下来总运营成本为:5500元/月*36月 补能(按1天1充,电费1.1元/度计算)30*100kWh*1.1元/kWh*3年 维保12000元/年*3年=19.5万元。而经销商按车辆出厂价13万元(为便于计算,设定首付3万元,利率6个点)计算,要承担的成本则为:保费15000元/年*3年 上牌费1800元 利息6000元/年*3年 人工车管成本6000元/年*3年=212800元。

“在实际租赁过程中,大多经销商考虑到春节假期,会给租户免租1个月。”上述经销商表示,三年期租户实际总支出在18万元左右,经销运营商每辆车实际上亏3.2万元左右。“3年后残值在30%-50%,由于租赁车辆租户可能不爱惜车辆,车损大概率较高,按30%计算,3.9万元。每辆车3年顶多赚7000元。”

买车的话,用户初始购置成本15万元(含1-2万元利润) 保费4.5万元 电费9900元 维保3.6万元 贷款利息1.8万元,累计运营成本25.9万元。扣除残值(个人更爱护,按13万元的50%算),3年实际运营成本也在20万元左右。

可见,无论是租车还是买车,用户的3年期运营成本相差无几。租车,还是买车,个体司机需充分考虑自己的用车场景以及自己对于回本的心理预期。对于租售一体的经销运营商而言,租和卖都是做生意,不同的是运营只是“长链、多点、慢生意”而已。

经销商:建议先租后买

在订单量和运价下行趋势下,市场变量增加,可能导致实际运营风险成本可能更高。

鉴于此,深圳某新能源物流车经销商坦言,“在行情艰难的情况下,我们更乐意选择经济实力更强的优质客户合作,一锤子买卖不仅能加快资金回笼,我们也不用承担3年期内可能存在的诸如租赁违约等风险。”

但是,由于电商的持续发展以及物流降本压力持续加大的叠加影响下,传统物流配送结构和模式,正加速向组织化、系统化、仓配网络化演进。

一方面,物流运价已经按电车运营成本定价,加速配送车辆油转电;另一方面为追求更高效率抵消降本压力,前置仓 无人车配送成为新趋势。零散运力靠熟客维持生存压力加大。

因此,多位接受电车资源采访的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建议,无论是C端司机,还是B端物流企业/运力公司、企业客户,都适宜采取“先租后买”的策略,降低试错成本。“先跑几个月数据,算一下账,再做决策。”

“新能源物流车运营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做好了做慢生意的准备。同时,我们经销运营商的客源来自转介绍,因此我们不会昧着良心忽悠客户做出损人利己的决策。我们的策略是把客户当朋友,把朋友做得多多的,生意才会细水长流。”上述深圳经销运营商如是说。

结语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轻卡渗透率已突破24%,累计销量63681辆,同比增长90.7%。从企业端情况来看,目前销量TOP10车企大多都有自己的运营公司,只有个别企业依靠直销或主打传统销售模式。这也说明,当前新能源轻卡以租赁运营为主。

总的开看,无论是租车还是买车,主要取决于用户的用车需求,本质上并无绝对的对错,只有适合与否。

如果你也认同这些观点,不妨转发到朋友圈和大家分享;要是有不同想法,评论区等你的独到见解~新来的朋友点击关注,后续还有更多干货等你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