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提及,前一日他前往深圳拜访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双方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进行了交流学习。“任总还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

此外,朱华荣还与华为轮值总裁徐直军,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进行了沟通交流。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场合作伙伴间的高层互访,但从时间节点、合作背景以及行业趋势来看,这次会面背后或许有着深意。

图片来源:朱华荣个人社交平台

会面背后:新长安成立11天

长安朱华荣与华为任正非会面,距离新长安成立刚过去11天。

7月29日,长安汽车刚刚完成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长安)正式挂牌成立。新长安升至与中国一汽、东风集团同等级别,成为副部级央企。

新长安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这意味着,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新长安不仅重新整合了传统燃油车业务与新能源、智能化业务,更重要的是,其业务范围已经延伸至汽车零部件领域。

朱华荣表示,新央企身份变化带来六大优势,“战略牵引更加凸显、资源整合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更加聚焦、整零协同更加顺畅、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风险防控更加稳健。”

但是,这一变化使得新长安与华为在某些业务板块上出现了微妙的重叠。华为通过其汽车BU业务已经成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可提供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电驱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而新长安在重组后,其业务版图同样涉及零部件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新长安组织架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战略规划的重新审视。长安汽车需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明确自身定位,特别是在智能化这一关键赛道上如何实现突破。华为作为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创始人任正非的战略思维和行业洞察,对于新长安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朱华荣个人社交平台

在此背景下,朱华荣选择在新长安成立后的早期阶段拜访任正非,显然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双方需要就“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进行深度交流,不仅是为了加深合作,更是为了在新的业务架构下重新界定彼此的定位和边界。

有业内人士预测,任正非对长安汽车和阿维塔品牌提出的“针对性、指导性意见”,很可能涉及如何在业务重叠的情况下实现良性竞争和优化,以及如何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这种战略对话,对于理顺双方关系、避免恶性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化,华为举足轻重

不仅如此,在长安智能化中,华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阿维塔这一标志性合作项目,是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承载着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重要战略意图。华为不仅为阿维塔提供鸿蒙座舱、ADS辅助驾驶系统等软硬件支持,还有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

目前,阿维塔有四款车型在售,月销量已连续5个月稳定在万辆以上。其中,4月上市的阿维塔06上市48小时大定突破12536台。

图片来源:阿维塔

随着阿维塔市场表现向好,叠加车市智能化竞争愈发激烈,长安系其他品牌也逐渐转用华为智能汽车方案。比如深蓝品牌旗下中高端车型深蓝L07、SL09,也配备了华为的乾崑智驾和鸿蒙智舱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技术扩散一方面可提升长安的整体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竞争力。

去年,阿维塔更是入股华为旗下零部件公司引望汽车,双方在技术层面形成了深度绑定。通过这一资本纽带,长安在智能化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得到增强,同时也确保了技术与产品的长期供应优势。

如此来看,华为在长安的智能化战略中,不仅是关键技术提供者,更是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资本布局和供应链构建的合作方。这种深度及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使长安在新一轮智能电动车竞争中获得了重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小结:

长安汽车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实际上代表了传统车企应对智能化挑战的一种重要路径。通过与科技巨头的战略合作,传统车企能够快速补齐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短板,实现转型升级。但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需要双方在技术融合、品牌定位、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达成深度协同。

长安汽车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阿维塔,虽然已经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获得了一定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但面对特斯拉、理想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阿维塔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等方面继续提升。

朱华荣此次拜访任正非,很可能是为了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探讨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这场会面,或许是新一轮深度合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