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Q2营收大增,Robotaxi量产驶入加速带
8月12日,小马智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营收增长势头强劲,核心业务Robotaxi商业化全面提速。公司当季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约合215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5.9%,环比上升53.5%。其中,Robotaxi业务表现尤为亮眼,乘用车费收入同比涨超300%,成为驱动整体营收的关键引擎。
小马智行二季度在Robotaxi车辆规模与量产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截至季末,其Robotaxi车队规模已突破500台,公司创始人兼CEO彭军表示对年底实现千台目标“非常有信心”。
图片来源:小马智行
产能提升是重要支撑:自6月起与北汽、广汽合作量产的第七代Robotaxi,已完成产能爬坡进入稳态生产,短短两月内下线超200台车辆。
第七代车型大幅降低硬件成本是实现规模化部署的关键。该车型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据公司披露,其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并拥有10年/6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在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约合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8%。
财报分析认为,用户覆盖范围扩大、一线城市需求攀升以及车队规模增长共同促进了该业务增长。
小马智行在国内四大一线城市推进Robotaxi落地。目前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全无人收费运营,覆盖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为提升用户粘性,小马智行针对不同客群优化定价策略,推动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
服务范围亦在拓宽:在广州、深圳推出24小时全天候打车服务,填补深夜出行空白,在北京、广州、深圳及韩国首尔开展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
小马智行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在中东,公司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5年启动当地路测,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在欧洲市场,其于6月在卢森堡伦宁根市启动测试,计划扩展至更多区域。在韩国,公司获国家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自4月起在首尔江南区扩展为7×24小时全时段测试,以应对繁忙复杂的城市环境。
资本市场对小马智行商业化前景投下信任票。今年6月,小马智行成为首家亦是目前唯一入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强调,公司的目标不仅是达成车辆数量里程碑,更旨在夯实产业爆发的基础:“我们通过最严格的工程实践、稳定可靠的软件算法以及PonyWorld世界模型赋能的技术泛化能力,为Robotaxi行业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首席财务官王皓俊补充指出,公司在二季度通过优化远程运营比例和保险成本等举措,显著改善了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展现了可规模化持续盈利的商业路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