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雷达隐身核心技术
据外媒报道,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The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Science,KRISS)、通过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雷达隐身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
图片来源: KRISS
随着全球军事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先进武器研发竞争的加剧,发展隐形武器系统的重要性显著提升。雷达隐形技术能够吸收或散射电磁波,避免被敌方雷达探测到,是确保武器系统自主性和隐蔽性的关键要素。由于该技术在发达国家被列为战略军事资产,其进口(尤其是软件和测试设备)受到严格限制,这凸显了持续自主研发的必要性。
KRISS已成功开发用于雷达罩(雷达隐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软件和电磁波评估系统。这是首次完全采用国产技术完成从设计、原型制造到性能测试的各个阶段,而无需依赖外国系统。
雷达罩是一种半球形结构,用于封闭飞机、导弹或其他飞行器上的雷达和通信天线。它们必须经过精确设计,以保护内部系统免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允许电磁信号以最小的失真通过。
在国防应用中,机载雷达罩会承受高热负荷和高速飞行过程中强烈冲击等极端条件。因此,它们必须同时满足多项性能要求,包括高电磁透射率和相位稳定性。
机载雷达罩中的FSS(频率选择表面)充当一种频率滤波器,用于选择性地透射或反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为了提升FSS的性能,高性能电磁仿真软件对于精确模拟电磁波的传输特性至关重要。然而,广泛使用的商业软件包存在巨大的成本壁垒,单个用户的许可证费用超过1亿韩元(约合7.5万美元),年度维护费用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1.5万美元)。
KRISS开发了全新的FSS设计软件,该软件融合了人工智能(AI)和并行计算技术。该软件针对多层复合材料构成的机罩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与传统工具相比,设计速度提升了50倍以上。
此外,KRISS还开发了一套电磁波评估系统,用于对机罩进行内部性能测试和优化。传统上,为满足国防级机罩的严格性能标准,该流程通常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电磁测试。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新开发的系统使性能测量速度比传统测试方法快五倍以上。这一进步预计将显著减少在实际部署雷达罩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KRISS电磁波计量组负责人Hong Young-Pyo博士表示:“我们开发的技术不仅适用于国防部门,而且对各种雷达相关行业也具有巨大潜力,包括移动出行、海事和航空航天应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