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

中国汽车Tier1征战IAA

在全球车市格局深度变革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入大航海时代。

9月9日,2025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正式开启。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此次共有748家展商参展。其中325家来自德国本土,423家来自其他国家。具体来看,中国展商数量排第一位,共116家整车、零部件以及相关企业参展,几乎占了海外参展商的三分之一。

蔚来欧洲版firefly车型;图片来源:地平线

一直以来,德国凭借深厚的汽车工业底蕴、严苛的技术标准与成熟的市场生态,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 “高地”,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中公认的 “最难攻克的市场之一”。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这一格局正被中国企业的“系统性进攻”所打破。

在慕尼黑车展开启前后,地平线、轻舟智航、智驾大陆、小鹏汽车、卓驭科技、Momenta、百度等一批中国汽车科技企业密集在德国“落子”:从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研发中心,到不伦瑞克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从与大众、博世、高通等国际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到宣布2026年在慕尼黑启动L4级Robotaxi运营服务,中国企业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布局,深度融入德国汽车产业生态。

盖世点评:这不仅是中国汽车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科技转移的重要信号。

采埃孚换帅,终止与现任CEO柯皓哲合同

9月11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宣布,集团监事会召开特别会议做出决定,经双方友好协商,终止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现有的合同关系。柯皓哲博士自2014年起在采埃孚担任多个管理岗位,并于2023年1月1日接任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

图片来源:采埃孚

柯皓哲博士将于2025年9月30日离任采埃孚集团董事会。自2025年1月起担任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并主管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的马蒂亚斯·米德莱希(Mathias Miedreich)被任命为集团新任董事长。

事实上,他的突然离职并非无迹可寻。今年上半年,采埃孚的财务业绩表现就已承压,其中销售额为19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220亿欧元下降10.3%;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42%至3.67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9%降至1.9%;净亏损达1.95亿欧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4,500万欧元。

盖世点评:为应对汽车行业的低迷,以及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采埃孚加快进行重组,其中包括裁员数千人。采埃孚员工对管理层表达了强烈不满,并呼吁让董事会下台,这些都为柯皓哲博士的离职埋下了伏笔。

孔辉科技第100万台套空簧下线

9月10日,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孔辉科技”)迎来其第100万台套(400万支)空气弹簧下线。这不仅是孔辉科技在空气弹簧生产领域深耕多年交出的亮眼答卷,彰显了其在空气悬架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厚底蕴,也是中国汽车空气悬架产业的重大里程碑。

图片来源:孔辉科技

孔辉科技在2021年6月为岚图FREE开发并供货空气悬架系统,结束了国内无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前装供货资源的历史。

2022年1月18日,孔辉科技完成了对岚图FREE第1万台套空气悬架系统的量产交付。此后,孔辉科技相继收获了岚图梦想家、理想L9、理想L7等量产车型的供货定点。

而后依托研发和供应链体系能力的有效提升,孔辉科技仅用时15个月,便于2023年2月23日顺利完成了10万台套空气弹簧总成的量产交付,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盖世点评:从10万台套到100万台套,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十倍跨越,更是企业在技术沉淀、产能布局、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实现质的飞跃的生动体现。

追觅汽车官宣完成首轮融资,将在德国布产

9月12日,追觅汽车已完成首轮融资,距其官宣造车仅过去两周时间,或成为国内最快实现首轮融资的新造车企业。尽管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及投资方,但此次融资将用于支持其德国建厂计划及全球化战略闭环的推进。

图片来源: 追觅科技创始人、CEO 俞浩个人社交平台截图

据悉,追觅汽车正在德国柏林附近选址建设生产基地,新工厂规划面积约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1.2倍,选址紧邻特斯拉工厂。该决策旨在利用当地成熟的汽车产业链资源,覆盖精密制造、电子电气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增强欧洲市场供应链的本地化协同效率。

据传,追觅将与法国巴黎银行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德国工厂的建设和全球市场布局。

追觅的优势在于其全球化渠道。目前追觅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服务家庭超3000万,会员数量突破1100万。这一成熟的全球营销网络,为追觅汽车出海提供强大支撑。

盖世点评:凭借追觅科技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运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追觅汽车试图将相关技术迁移至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等方向。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手,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

盖世汽车9月10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截图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整治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非法牟利问题。比如,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

盖世点评: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

极狐T1上市12小时,大定突破26558台

9月12日,极狐品牌宣布,旗下的极狐T1车型上市12小时,大定突破26558台。

图片来源:极狐汽车

9月11日,北汽新能源旗下极狐品牌全新车型极狐T1正式上市,共推出320 PRO、320 PLUS、425 PRO、425 PLUS、425 MAX五个版型,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6.28万元、6.58万元、6.98万元、7.78万元、8.78万元,以“大容量、随心开、好精致、极安全”特质,要重构纯电A0级汽车市场的价值逻辑。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的当下,每一款新车的上市都可能成为改写格局的关键变量。作为一款定位为A0级的纯电动车型,极狐T1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极狐品牌的产品矩阵,更为北汽新能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盖世点评:极狐T1的上市,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推出,更是一次战略布局的关键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