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mobility:仿真与人工智能如何加速产品上市
2025年9月11日,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上,OPmobility排放控制与电池系统开发创新总监Yannick Raynaud围绕仿真技术及其在C-Power业务集团的应用发表了主题演讲。“通过仿真建模分析耗散过程、优化零部件行为仿真并主动识别潜在问题,我们有效提升了研发效率,在降低成本与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的同时,也加速了脱碳进程。”
Yannick Raynaud|OPmobility排放控制与电池系统开发创新总监
为应对传统仿真技术的局限,OPmobility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训练能够自动筛选最优设计的模型,大幅缩短仿真周期并实现多方案快速比对。公司致力于构建智能化研发系统,使设计师能够通过统一平台快速启动仿真流程,实现产品精准、高效的优化与迭代。其长远目标,是实现产品从设计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连续性与数值化认证。
Yannick Raynaud补充道:“在C-Power业务集团,我们的核心使命是持续开发清洁能源存储技术及新型电池产品。如果在验证阶段出现多次迭代或产品版本混乱,后续工作将难以按时、经济地推进。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缩短验证周期,最终实现‘数值认证’。我们也视今年的一系列举措为契机,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力求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新的业务突破或达成现有目标。在我负责的领域,我们必须快速响应行业需求,并及时向客户交付解决方案。然而,初期的验证工作仍面临挑战。所幸我们已与整车厂和仿真软件技术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共享设备数据以完成仿真计算。在一个关键应用场景中,仿真验证显示模拟数据比实际测量结果更为可靠。据此,我们调整了方法,并识别出导致故障的流程模式。通过仿真技术,我们成功对‘从组件到封装区域的能量传递’耗散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涵盖研发中的部件老化规律、由此产生的间隙与松动问题,以及电芯与散热片脱离的风险。与此同时,我们团队投入了4-5周时间共同制定模型相关的应对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更新,重点优化零部件行为仿真,以精准匹配最新一代产品的特性。一年前开展的测试经验表明,正是凭借高可靠性的仿真系统,我们在实施工艺变更前就准确识别出潜在问题。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电芯热失控情况下的“泄压仿真”。通过仿真技术,我们能够快速分析排气方案的可行性——包括出口位置规划、尺寸设计及必要参数调整等环节,确保方案高效落地。对我们而言,速度至关重要:电池研发不容延误,我们必须持续推动未来动力总成系统的创新进程。
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完整的数字化连续性体系,实现全流程数值化认证与文档化管理。最终,我们致力于让总工程师能够直接启动AI辅助的仿真任务,快速完成产品重新设计,并使全流程获得该智能系统的全面支撑。
(以上内容来自彼欧电气化与排放控制工程总监Yannick RAYNAUD于2025年9月11日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IAA Mobility 2025官方活动)发表的《仿真与人工智能如何加速产品上市》主题演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