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车资源掌握的上险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延续高景气度,整体销量突破6.5万辆,创近年同期销量峰值。与去年同期销量44036辆相比,同比增幅达到48.1%;1-9月累计销量443095辆,朝着全年60万辆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车企销量TOP10变化来看,远程、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稳居前三,第4-10名与上个月相比变化较大。有车企凭借销量暴增跻身榜单,也有车企黯然落榜。一起看看9月龙虎榜,谁在狂飙,谁在掉队?

远程蝉联销冠,福田再超五菱站稳第二

从竞争格局来看,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鲜明特征。9月销量TOP10企业市占率高达76.4%,引领行业进入了基于品牌、渠道、成本控制和生态建设的体系化竞争阶段。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13,719辆的销量和21%的市占率稳居行业榜首,成为行业绝对龙头。其绝对领先的地位不仅源于产品,更源于其战略布局,即平台化与生态化,这也成为远程制胜关键。

福田汽车与上汽通用五菱分列二、三位,北汽福田以139.0%的同比增速位列第二,上汽通用五菱成为榜单内唯一同比下滑企业(也是TOP3唯一坚守传统营销模式车企)。相比于其他高增速企业,也暴露其可能存在“产品滞后性”和品系单一,未及时跟进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导致在存量市场中被挤压。

值得一提的是,江铃汽车凭借245.1%的增速,时隔一月再次杀进前十。

增长动能分析则揭示了更大的市场变局。榜单中绝大多数企业实现了超过60%的同比增长,其中江铃汽车以245.1%的增幅一马当先,长安跨越(149.2%)和福田汽车(134.1%)也呈现翻倍式增长,反映出中部企业正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快速崛起。

这种普遍高增长的态势,既得益于各地新能源推广政策的持续发力,也印证了物流行业电动化转型已进入加速期。

市场分化加剧,传统车企走出转型阵痛期

从今年前三季度(1-9月)累计销量来看,新能物流车销量车企TOP10榜有一个显著特征:市场在加剧分化,传统车企不仅上榜车企多,且销量同比表现整体向好,预示着逐步走出转型阵痛期。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5年1-9月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TOP3企业中,远程、福田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合计占比达40.7%,接近行业半壁江山;二是市场增长动力多元,既有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驱动,也有龙头企业的稳健拉动,中部企业的破局式增长。

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头部壁垒”已然筑成,几大巨头几乎瓜分了主流市场。在此格局下,中小企业若无法在细分场景杀出一条血路,便难以撼动头部玩家的地位,马太效应正持续加剧。随着产业规模扩大,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生命线。那些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与平台化优势的企业(如远程),或背靠大型汽车集团的企业(如福田、长安、上汽),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和规模效应,正建立起难以逾越的成本护城河。

因此,这份销量榜单远不止是冰冷的数字罗列,更是一张实时变化的行业战略“热力图”。它清晰揭示了当下的市场暗流与明面攻势:头部领航者正全力从“制造商”蜕变为“生态服务商”;传统商用车巨头虽然凭借其深厚的家底,发起转型攻势,但也出现了分化:福田、长安、上汽大通等已逐步走出了转型阵痛期;而如上汽通用五菱、东风轻型车等传统企业,依然深陷战略换挡的阵痛期,在调整中寻求新的破局之路。

结语

“金九”圆满落幕,“银十”激战正酣。随着四季度来临,集中度与增长性并存,四季度竞争将更激烈,叠加“双11”物流旺季、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收尾等因素,行业竞争或将进一步升级。对于企业而言,能否快速推出符合新规的车型、优化成本控制,将成为年末销量冲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