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极星公布,今年第三季度,其净亏损达3.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3.23亿美元的净亏损进一步扩大;尽管营收同比增长36%,但该公司仍受到北美市场“残值担保”相关成本的冲击。

图片来源:极星

残值担保在电动汽车租赁业务中较为常见,当二手车转售价值低于承诺水平时,极星需弥补差额;而随着二手电动汽车价值持续下滑,这一负担正不断加重。

极星首席财务官Jean-Francois Mady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对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感到失望。除了因关税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外,我们的车型还持续面临定价压力。”

同时,极星表示,其将实施反向股票分割——即减少现有股票数量的同时提高每股价值——以试图保住其在纳斯达克的上市资格。

受美国关税、车型上市延迟、债务压力及激烈竞争影响,极星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以下,这已促使纳斯达克发出警告:若无法满足上市要求,极星可能面临退市。

反向股票分割并不会改变投资者持股的总价值,但能通过机制性调整将股价推升至1美元以上,从而重新符合上市合规标准。

极星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于一年前上任,此前他在现已破产的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也曾尝试过类似的股票分割操作。

上述报道发布后,极星的股价在纽约早盘交易中一度下跌17%。自2022年上市以来,极星股价已累计下跌逾93%。此外,该公司在债务契约方面也面临困境,不得不与贷款人协商修改条款以维持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极星已裁减约20%的员工(裁员前员工总数约2,500人),近期还已削减数百个研发岗位,以更多依赖吉利集团的技术支持。

极星还将业务模式转向以经销商为核心,并加大对欧洲市场的投入,以抵消美国市场的疲软需求——在美国,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油车的偏好正日益增强。

另外,今年9月份,极星发布Polestar 5 GT车型时曾表示,将暂不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具盈利能力的市场推出该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