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X:车规级操作系统 - 汽车电子软件的基石
随着汽车电子化、软件定义汽车趋势的深入,车规级操作系统作为底层支撑软件,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核心基石。在汽车电子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制器、跨域融合演进的过程中,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功能安全及网络信息安全要求愈发凸显,其技术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与可靠性,作为拥有45年历史的嵌入式微内核硬实时操作系统,QNX提供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软件领域,聚焦在汽车电子对功能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有要求的领域,广泛的应用于智能数字座舱,高级辅助驾驶和高性能计算平台等领域,覆盖全球绝大多数车厂及供应商,除特斯拉外,所有主流车企均是其客户。
2025年10月30日,QNX大中华区总经理董渊文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表示,车规级操作系统是汽车电子软件的基石,随着跨域融合元年的到来,基于功能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基础软件平台正助力中国汽车供应链实现技术反超,他指出当前行业呈现两大增长点:一是中国供应商出海带动“出口转内销”模式,如地平线芯片平台通过大陆、博世等国际Tier 1落地欧洲以及日韩市场,符合欧盟法规;二是有强功能安全要求的基础辅助驾驶的需求爆发。
QNX中国已经定点的项目,预计未来五年相关项目量达数千万台,QNX作为全球领先的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已覆盖座舱、高级辅助驾驶及车身控制等领域,并通过开源计划向非商业用户免费提供开发工具,推动产业生态共建。同时今年量产项目如别克至境L7基于高通8775芯片实现舱驾一体融合域控制器,东风日产、北汽等采用舱驾一体先进域控制器的车型也陆续落地,彰显中国在新技术量产时间的领先优势,但挑战在于平衡短开发周期与长期稳定性,需从功能实现向功能安全及网络信息安全层级跃迁。
董渊文 | QNX大中华区总经理
车规级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与演进
汽车电子系统正由传统的离散ECU向域控制器架构转型,其内部类似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系统,需依赖高性能操作系统实现资源调度与功能隔离。在域控制器发展中,智能数字座舱域成为跨域融合的起点,QNX 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通过L型架构实现多系统并行运行,将QNX全液晶仪表域与Android娱乐信息系统域整合到单芯片SoC处理器,支持图形监控、音视频处理及安全座舱接口等功能。
目前中国市场已有超过70个主机厂的智能座舱平台项目采用该方案。在高级辅助驾驶领域,QNX早期与Xavier平台合作,在2020年助力小鹏汽车量产,为X-Pilot 3.0系统提供QNX SafetyOS支持,后续为更多的OEM提供基于Orin平台的通过TUV莱茵ISO26262 ASIL D功能安全认证的基础软件开发平台。另一方面,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亦采用QNX基础软件,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十多个基于高通8650芯片和QNX SafetyOS的OEM项目量产。
2025年是跨域融合项目集中落地的一年,例如别克至境L7车型采用高通8775芯片和QNX 通过TUV莱茵ISO26262 ASIL D最高等级功能安全的QNX RTOS和QNX Hypervisor等基础软件开发平台实现舱驾一体的功能,东风日产、北汽等车企也开始量产融合座舱与高级辅助驾驶的平台的车型。在车身控制方面,QNX基于SDP平台应用于宝马、岚图等车型,但趋势显示中央网关控制器逐渐由高性能计算域兼容。
QNX SDP 8.0平台支持64核处理器,提供低延迟与高性能网络特性,其功能安全产品通过TÜV莱茵ISO 26262 ASIL D认证,符合WP.29法规及ISO/SAE 21434标准,通过空间隔离、时间隔离与黑通道通信技术确保安全关键任务"无干扰"运行。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QNX技术平台与虚拟化应用
在域控制器发展中,智能数字座舱域是跨域融合的起点,QNX 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支持多系统并行运行,如QNX全液晶仪表域与Android娱乐信息系统域共存于单芯片SoC,实现一芯多屏,其架构基于L型设计,整合图形监控、音视频处理及安全座舱接口,支持ARM或x86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虚拟化层通过ASIL D认证,确保各域间资源隔离与实时通信,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中国市场超过70个主机厂的平台项目采用QNX虚拟化方案。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高级辅助驾驶与车身控制量产案例
在高级辅助驾驶领域,在英伟达平台上,QNX早期与Xavier平台合作,在2020年助力小鹏汽车量产,为X-Pilot 3.0系统提供QNX SafetyOS支持,后续为更多的OEM提供基于Orin平台的通过TUV莱茵ISO26262 ASIL D功能安全认证的基础软件开发平台。另一方面,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亦采用QNX基础软件,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十多个基于基于高通8650芯片和QNX SafetyOS的OEM项目量产,同时QNX也非常重视和中国头部智驾芯片解决方案公司的合作,例如QNX最新的通过TUV莱茵ISO26262 ASIL D功能安全等级的QNX OS for Safety 8已经完全的支持地平线J6系列芯片,并且双方密切合作,已经定点了国内外多个头部OEM的辅助驾驶量产项目。
在车身控制方面,QNX基于NXP S32G方案应用于岚图、宝马等车型,但趋势显示中央网关控制器逐渐由座舱或高级辅助驾驶域兼管,以节约成本,例如高通第五代8797芯片平台将支持更高效的集成。QNX 最新发布的SDP 8.0基础软件开发平台,支持高性能的64位处理器,提供高性能网络与低延迟特性,满足下一代HPC需求,其新内核重写后性能有质的飞跃,适用于高通8797、英伟达Thor及地平线J6等芯片,推动汽车电子向软件定义时代演进。
中国市场增长与出海战略
当前QNX中国在汽车电子市场的业务呈现两大增长点:一是助力中国本土供应链出海,QNX通过与国内外头部的Tier 1合作,将中国的方案例如基于地平线J6平台,输出至欧洲和日韩市场,符合欧盟法规;二是具备强功能安全要求的入门级辅助驾驶需求爆发,基于QNX 8.0基线的项目未来五年预估量达数千万台。中国车企开发周期短、迭代快,但长期稳定性需向国际标准看齐。2025年,中国车企在跨域融合领域量产时间领先海外,在某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反超。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未来挑战与生态共建展望
尽管车规级操作系统技术成熟,但面临算力、功耗与成本约束,纯数据驱动愿景仍需时间实现,正如行业现状所示,在现有算力限制、成本控制和功耗要求下,完全由数据驱动的技术路径尚需逐步演进。当前阶段,规则兜底方案如基于规则的软件扣除机制仍需保留,在技术过渡期采用基础软件为安全兜底是行业普遍做法。随着QNX在高通第五代8797芯片上项目的大规模量产、在英伟达Thor及地平线J6等平台的量产落地,跨域融合将深化,但需系统解决功能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协同问题,QNX通过云原生开发平台实现软硬解耦,支持基于国际标准VirtIO驱动的云端开发验证,使开发者能在PC环境完成编译调试后直接部署至硬件,大幅提升效率。
产业生态需共建开源社区,QNX通过开源计划向高校及公益组织免费提供商业级开发工具,并在GitHub等平台建立开源计划,吸引开发者参与贡献。挑战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长期可靠性,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车企需从基础功能实现向结构性能、功能安全及网络信息安全层级跃迁,QNX作为通过TÜV莱茵ISO 26262 ASIL D认证的基石软件,其功能安全产品全景涵盖操作系统、虚拟化及通信模块,为车载系统提供从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到黑通道通信的全方位保护,将持续赋能汽车电子向软件定义时代演进。
(以上内容来自于QNX大中华区总经理董渊文于2025年10月30日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进行发表的题目为《车规级操作系统 - 汽车电子软件的基石》的主题演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