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产业加速智能化与电动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高等级驾驶自动化系统(AD)正成为全球汽车变革的核心动力,也是车企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竞争力。智能化浪潮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从驾驶安全到出行体验,行业正迈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协同与自主决策时代。

作为全球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高等级驾驶自动化技术供应商,Mobileye长期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以及驾驶策略等核心领域,其解决方案已搭载于全球1200多款量产车型,服务超过50家主流OEM,是全球驾驶自动化技术演进与大规模量产落地的重要推动者。

在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上,Mobileye中国区战略与业务发展负责人陈允香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走向全球,Mobileye将凭借成熟可验证的技术方案、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及成熟量产经验,为中国车企提供全球化支持,助力其高效顺利出海。

陈允香丨Mobileye中国区战略与业务发展负责人

全球化布局-中国汽车的出海机遇

回顾2024年,中国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底,市场份额将突破60%,显示出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稳步提升。放眼全球,自2023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底将超过500万辆。凭借强大的产品力、技术力和供应链韧性,中国车企正进入国内与海外市场协同发展的高速阶段。

从全球市场结构来看,尽管中国品牌海外份额提升迅速,但与日系、德系、韩系等成熟汽车体系相比仍存在差距,这既是挑战,也蕴含巨大潜力。随着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和智能化技术不断增强,中国车企正加速缩小差距,逐步迈入全球主流市场。目前,中国车企的出海增长主要集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未来,更多增量将来自尚未充分渗透的区域,如欧洲、北美等发达市场,以及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印度等新兴市场。

欧洲与北美法规-出海的技术关口

随着中国车企加速出海,欧洲和北美市场日益严格的法规体系和技术门槛,成为必须跨越的关键挑战。

在欧洲,GSR法规、Euro NCAP 2026测试要求以及UN R171等新规,对驾驶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功能一致性和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加速向体系化和标准化发展。

与此同时,北美市场监管体系也在快速升级。FMVSS 127要求所有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必须配备前防撞预警(FCW)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并在多项标准化测试场景中满足“零碰撞”性能标准,从而确保系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全球化量产的“Mobileye模式”

陈允香指出,面对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车企在规划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时,不仅要平衡性能与合规,还需系统性地评估架构的长期竞争力与落地可行性,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是极致性能。

系统需具备卓越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并经过量产和市场验证,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中安全、稳定、可靠。

二是可持续性与可拓展性。

架构应具备灵活迭代能力,能够随法规、硬件及市场演进持续优化,实现从区域合规到全球部署的平滑升级。

三是专业伙伴与稳健供应链。

携手具备丰富量产经验与深厚技术实力的合作伙伴,并依托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是系统落地与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因此,基于对性能、可持续性与合作生态的深刻理解,Mobileye形成了一套协助中国车企融入全球竞争的完整能力体系。

一站式产品服务:覆盖从基础 ADAS到L4完全自动驾驶

Mobileye在产品与技术布局上构建了一条完整发展路径:从基础ADAS到L2 组合驾驶辅助,再延伸至L3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形成覆盖全场景的驾驶自动化体系。基于EyeQ™芯片的核心架构,Mobileye持续提升系统的算力、安全性与适配能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域控制平台,能够灵活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与性能标准,为全球量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ADAS领域,Mobileye采用最新一代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配置EyeQ™6L芯片,并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实现量产落地。该方案可满足E‑NCAP 2026–2028五星认证及美国FMVSS 127法规标准。此外,基于EyeQ™6H的环绕式ADAS™也能够满足欧洲R171的法规要求。

面向更高阶的辅助驾驶,Mobileye推出SuperVision™62——一款具备点到点功能的L2 组合驾驶辅助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在全球超过17款车型上定点。此前,第一代SuperVision™已经率先在中国市场实现成功量产,目前累计搭载超过30万车辆,其在复杂多变的本地道路环境中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充分验证了其在智能化与本地化融合方面的领先优势。

Mobileye Chauffeur™63是一款面向欧洲R157等法规要求打造的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该平台计划率先与奥迪展开量产合作,并已获得包括多家全球主流主机厂在内的共10款车型定点。

在L4完全自动驾驶层面,Mobileye推出Drive™64平台,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为ID Buzz车型打造北美Robotaxi方案,并携手Lyft等出行平台共同推动商业化部署。此战略展示了其在全球OEM与出行生态伙伴间的深度协同能力。

图源:Mobileye

灵活多样合作模式:定制化支持

面对中国车企出海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与严格法规环境,单一技术方案或僵化合作模式难以满足全球化挑战。Mobileye 通过构建高度协同、可拓展的技术架构,以及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为车企提供兼具全球化能力与本地化敏捷性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以DXP驾驶体验平台为例,该平台基于统一硬件架构和软件算法,能够灵活适配不同车企需求,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开发,这意味着它可以针对中国、欧洲等不同市场的驾驶习惯进行个性化适配。

以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为例,Mobileye首次在一个系统中集成多元素于一体,以单一集中式ECU替代多个ECU,不仅能够实现效率和性能的增强,还可以通过OTA升级来满足日益严苛的安全标准,使OEM能够迅速适应法规变化和市场节奏。

此外,Mobileye灵活适应不同车企的自研程度、资源投入和出海节奏。无论车企选择自主开发、部分合作,还是全面依托Mobileye平台,都可以在硬件、算法和系统集成层面获得差异化支持。这种“平台+模块+定制”的模式,使车企能够快速开展差异化开发,缩短合规与落地周期,从而更高效地进入全球市场,实现技术优势向商业价值的转化。

简言之,Mobileye将成熟的技术积累与灵活的合作机制结合,助力中国车企在全球复杂环境中稳健出海,同时提供个性化定制能力、法规适配保障和跨国研发协同支持。

成熟量产经验:为中国车企全球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对车企的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陈允香指出,中国车企在出海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方案提供商,更需要具备全球化部署经验、能够提供长期稳定支持的合作伙伴。Mobileye的核心价值正体现在其高安全性、高性能、且已被全球市场验证的量产经验与可拓展解决方案上。

截至2024年底,Mobileye的EyeQ™芯片已搭载于全球超过2亿辆车上,覆盖50多家主机厂的1200多款车型。依托二十余年来构建的稳健供应体系,即便在疫情及全球“缺芯”背景下,Mobileye仍保持持续供货,充分展现出其供应链的韧性和可靠性,为车企提供应对不确定性、顺利出海的“经验基石”。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借助Mobileye经过市场验证的技术与丰富量产经验,不仅能够快速推进差异化开发,降低从零起步的风险,还能加速产品的合规认证与全球量产落地,从而高效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体系,以更高起点、更快速度、更低试错成本参与全球竞争。在此基础上,Mobileye不仅协助车企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体系,也助力其进一步拥抱全球生态。

展望未来

Mobileye通过法规前置适配、卓越的产品性能、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以及成熟量产经验,正助力中国车企高效出海。最后,陈允香表示,展望未来,Mobileye作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天然优选, 将持续协助车企实现 “极致体验、快速落地、安全无虞” 的多重目标,加速中国品牌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