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导航:

  • 1、小儿抽动症是什么病?
  • 2、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 3、什么是小儿抽动症,对孩子危害大吗

小儿抽动症是什么病?

小儿抽动症的表现症状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模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表情、感觉异常等。

1.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自主动作,如眨眼、皱眉、斜眼、张口、伸舌、歪嘴、点头、摇头、耸肩、搓手、握拳、举臂、伸腿、踮脚、屈膝、甩手、下蹲等。

2.发声性抽动:可出现吸鼻声、清嗓声、咳嗽声、尖叫声、喊叫声、吹口哨声、重复语句、污言秽语等。

3.模仿动作:即会出现刻板、机械的模仿或重复他人动作,如看到别人梳头发也会模仿做梳头发的动作。

4.模仿言语:即刻板而机械的重复某一词语或句子,会模仿周围人讲话。

5.模仿表情:表现为刻板地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而这种表情会与当前的情绪体验不符。

6.感觉异常:有少部分抽动症的人群会出现某种感觉异常,需要抽动表现来缓解,如眨眼前出现眼部烧灼感;颈部肌肉紧张或疼痛,需要通过点头、伸颈缓解;肢体紧缩感,需要伸展手臂或腿;鼻部阻塞感,需要喷鼻缓解等。

这种抽动症的表现通常是不自主、突发、快速且无节律的,并且可能会多部位、多形式出现,建议出现相应症状的人群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遗传因素:有抽动症家族史的成员,抽动障碍的发生率约为39.5%~50.0%;

感染因素:儿童患上病毒性肝炎、各种脑炎、水痘、咽炎、鼻炎、腮腺炎、扁桃体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炎症会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神经发育异常可导致其患上抽动症;

精神因素:当儿童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比如过度惊吓、抑郁悲伤、暴躁激动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抽动症状;

环境因素:儿童长期生活在烦闷、嘈杂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儿童管教方法过于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以及校园霸凌也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心理因素:若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比如典型的强迫症、多重性格等,也有出现抽动症表现。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对孩子危害大吗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的常见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眨眼、撅嘴、清嗓子、耸肩、伸脖子、吸肚子、清嗓子,甚至出现秽语发作、肢体抖动等。因疾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给家长和儿童造成很大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抽动症的危害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强迫症状、学习困难、睡眠障碍、品行障碍、暴怒发作、自伤行为等。

因抽动症多发生在5-10岁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儿童心理、社会成长较为重要,反复发作会引起同学嘲笑,甚至降低患儿的自尊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业和就业选择,都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