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代表作
本文阅读简介:
- 1、阿诺尔德·勋伯格的个人简介
- 2、如何评价勋伯格在20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地位
- 3、勋伯格如何将音乐发展成表现主义音乐的?
阿诺尔德·勋伯格的个人简介
1、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于1874年9月13日出生在维也纳,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六岁时父亲去世。
2、勋伯格是20世纪知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于1847年9月13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他不曾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仅仅是凭着聪慧过人的天才和毅力而自学成名。
3、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1901年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如何评价勋伯格在20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地位
无调性是音乐发展的必然,当瓦格纳用半音将传统调性推向悬崖的时候,勋伯格彻底完成了后续的发展。
勋伯格(1874-1951),美籍奥地利作曲家,20世纪音乐巨 人之一。他首创了“十二体系”的无调性音乐,他和他 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 “表现主义”乐派。听勋柏格的作品需要洞察力及耐心 。
勋伯格是20世纪知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于1847年9月13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他不曾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仅仅是凭着聪慧过人的天才和毅力而自学成名。
勋伯格如何将音乐发展成表现主义音乐的?
勋伯格、贝格等人的表现主义在音乐思维上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寻找逻辑统一的基础。直觉和感性不能保证无调性音乐的连贯和统一,因而必须依靠理性的约束,这就出现了十二音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为实现其主张,完全抛弃传统音乐原则,以无调性和无调式的“十二音体系”为主要创作手法。如果把印象主义看作帘外观景、雪中赏花的话,表现主义则是哈哈镜里显影像。
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开拓者,他创立了十二音序列作曲法,其实也就是无调性。
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他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罗》(1912)等。
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