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司(沙马宣抚司)
本文阅读简介:
- 1、明朝的军民府和宣慰司、宣抚司的职能有何不同?
- 2、1368年永宁宣抚史历史
- 3、藏区四大土司是什么?
- 4、云南地区的宣抚司署遗址,见证了哪些土司旧时制度?
- 5、元朝宣政院和宣慰司有什么区别
明朝的军民府和宣慰司、宣抚司的职能有何不同?
管辖不同 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司一般掌管军民之事。下设机构不同 宣政院在西藏地区下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含义不同:⑴元朝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属中央行政机构。⑵元朝在边疆的少数民族设立宣慰司,以管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政事务。隶属于宣政院,属地方行政机构。
宣政院和宣慰司不一样,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是地方机构。
明代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总督,如漕运总督等,官阶自正二品至从一品不等。 [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士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职,从三品官。
1368年永宁宣抚史历史
1、奢崇明是永宁宣抚使司,他这个职位,得来不易,几经周折,为此闹得奢氏家族内部大打出手,并击败前来干涉的官兵。直到万历三十一年,奢崇明才被“送之永宁,(奢)世续遗之毡马,许出印给之。
2、奢安之乱——指的是明朝天启年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围成都达一百多天。
3、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永宁宣抚使,次年又改置永宁卫,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设立分巡永宁道。雍正五年(1727年)称永宁县。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叙永州,辖古宋、古蔺二县。县名沿用至令。
藏区四大土司是什么?
1、所谓“康区四大土司”是指明正、里塘、巴塘和德格四家土司。有清一代,康巴地区(现四川甘孜州)的大小土司有138名,以此四家势力最大。
2、阿坝贡波土司:阿坝贡波土司是甘孜地区最早的土司之一,他们在清朝时期掌管着阿坝地区,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色达土司:色达土司是甘孜地区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他们在清朝时期掌管着色达地区,是当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3、思州土司,为思州田氏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所建的土司政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
4、西藏的少数民族官名。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云南地区的宣抚司署遗址,见证了哪些土司旧时制度?
1、陇川宣抚司署既是德宏边境地区土司制度末期的实物见证,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上流并置的政治制度的反映,蕴涵了丰是研究边境历史的重要文物。
2、南甸宣抚司署,坐落在梁河县城遮岛镇南甸路103号,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是目前云南保存最完好的土司衙门,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德宏州唯一独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清朝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改制。改土归流。民国初年到1956年,土司制度的残存。云南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司遗址 建水彝族那楼回新土司衙署。
4、中国闻名的孟连宣抚司署(俗称孟连土司府),它位于盈连县城西门外,始建于1406年,是傣族土司刀氏的衙署。从明朝到民国五百多年间,共有28代世袭土司在此行使统治权。
5、丽江土知府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知府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
6、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故选C项。点评: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 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元朝宣政院和宣慰司有什么区别
机构不同 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属于中央机构。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属于是地方机构。
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它是中央机构。而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对地方管辖的话,宣慰司更侧重。
宣慰司置宣慰使3员(从二品),宣慰司同知1员(从三品),副使1员(正四品)和经历.都事等官。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级行政区划,宣慰司是播州区划内的最高官府,宣慰使是播州区划内的最高军政长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