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
本文阅读简介:
- 1、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
- 2、清朝的 三殿三阁 大学士 分别是些什么?
- 3、文渊阁大学士是个什么角色
- 4、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
朱国祯(1558--1632)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故居在马家港河东原高等小学后面。
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
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
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向高去职,由韩火广继之;韩火广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魏忠贤谓其党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恶,可令善去。”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
崇祯五年(1632)卒,终年76岁,赠太傅,谥文肃。
朱国祯处逆境时,独能不阿,洁身引退。性直率坦,虽位至辅相而家业萧然。其南浔旧居原在马家港河东,窄小犹如普通人家。朱国祯居官能关心家乡民情,创议均田均役。他写信给巡抚说明赋役不平之弊,应计亩定役,贫民得苏。
万历三十六年(1608)。湖苏大水成灾,荻塘塌损,田禾全没,朱国祯致书巡抚,力请救荒,重修荻塘(一名东塘)。湖州知府陈幼学洞察民隐,同心区划,荻塘大修,朱国祯撰《修东塘记》。
朱国祯告老归田后,留心典故,潜心著作,有《明史概》一百四十二卷,《皇明纪传》三十卷,《大政记》三十六卷,《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其名所出,盖朱国祯尝构木为亭,六角如石幢,结构略如穹庐,可以择地而移,随意而张,忽如涌出,故以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良好评价,认为:“其是非不甚失真,在明季说部之中,.尤为质实”。此外尚有《朱文肃遗集》八册,《平涵诗文钞》二册。
清朝的 三殿三阁 大学士 分别是些什么?
保和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
1、保和殿大学士
清顺治十五年(1658)始置。清乾隆十三年(1748),以保和殿大学士居诸殿阁大学士之首。是年,授后弟傅恒保和殿大学士,暂管川陕总督,督师攻金川。后终清之世,不再授人。
2 、文华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本是用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3 、武英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秩正五品。清沿置,为正一品。从乾隆时期开始,武英殿设宫中修书处,清朝大批图书在这里编辑,刻版、刊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4 、文渊阁大学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
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文渊阁大学士负责文渊阁官制职掌以及将来阁书管理章程。
5 、体仁阁大学士
乾隆十三年(1748),增体仁阁大学士官位,属正一品衔。比较著名的体仁阁大学士有杨廷璋、刘墉等人。
6 、东阁大学士
官阶正一品,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办公地址为紫禁城左顺门南庑房东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殿三阁
文渊阁大学士是个什么角色
文渊阁大学士源于唐朝,成于明朝。唐代有宏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尝以宰相兼领、知馆、院事,称大学士。宋沿之,对学士中资望特高者,加‘大’字。及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废丞相及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设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
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稍后,以尚书、侍郎入阁办事,兼大学士,加官至于一品,乃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设立军机处,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代替,其称仅为荣衔,授予军机大臣及内外各官资望特高者,为正一品。
扩展资料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诏征书,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华殿后之皇宫藏书楼建成,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渊阁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文渊阁大学士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初属内阁,为皇帝秘书机构官员,正五品。明成祖后地位逐渐上升。明朝中后期,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地位尊崇,为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实权,号称辅臣。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