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枢密副使)
本文阅读简介:
- 1、枢密院是干嘛的呢?
- 2、宋朝枢密院的主要职能
- 3、枢密使是什么官?
枢密院是干嘛的呢?
枢密院是宋代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宋代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都是枢密院的职责,同时也领导兵部的工作。宋朝为了加强皇权,设枢密使以削弱军权。
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枢密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办公厅。
枢密院不是职位,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封建时代中国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唐代开始设立枢密使,掌管文书,以官宦任之。
枢密院 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代宗永泰中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者任之。五代后梁设崇政院,改用士人,掌军国大政。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左宰相,分掌军政。
宋朝枢密院的主要职能
宋朝枢密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都是枢密院的职责,同时也领导兵部的工作。宋朝为了加强皇权,设枢密使以削弱军权。
枢密院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实现对军事指挥的控制,制定战略方针,调度军队,选任指挥官,向前线指挥官发布实施战役的指令。尚书省的兵部仍然保存,但只负责执掌武官的人事、军队编制等具体事务,没有调兵、指挥权力。
枢密院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处理国防事务,招募、检阅、调遣军队。枢密院的组织,在正副长官之下,还有签书院事与同签书院事,又设都承旨、副都承旨,负责内部事务;其下又有检详官、计议官、编修官,为枢密院的骨干。
枢密使是什么官?
1、“枢密使”是“枢密院”的主官,主要的职责是辅佐宰相,分掌军政,通俗一点说就是掌管统军治国相关的事务。“枢密使”的职责是制定兵防、边备、戎马相关政令、传达皇帝的秘密指令等等。
2、枢密使是唐代后期由宦官充任的要职,五代至宋改用朝臣,成为与宰相分权的执政大臣。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以宦官充任枢密使,掌管中枢机密,传达皇帝诏旨。
3、宋朝的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宋朝礼部吏部兵部等六部是三无部门,纯属摆设),品级从一品。枢密使始置于唐朝,原本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由宦官担任。五代时期成为最高军事官员,由皇帝信任的武将担任。
4、在宋朝设置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但可以分割宰相的军政权,就相当于现在掌握一部分军权的人。
5、其实“使”就是使职差遣的意思,只不过有一些使职,比如节度使,在中唐时本官化了,到宋初时又虚职化了。但在元丰改官制之前,枢密使一直是差遣,而差遣是无关品秩的,所以我们无法说宋代的枢密使是几品官。
6、宋朝时期的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枢密使位高权重,雅称为太尉,与中书省之同平章事合称“宰执”;统帅全国军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