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 夺宝奇兵2
本文阅读简介:
- 1、人体的董氏奇穴—重魁穴、三海穴
- 2、奇穴多少个
- 3、奇穴的古书记载
- 4、颈部的三大“奇穴”
- 5、八大奇穴指的是什么
人体的董氏奇穴—重魁穴、三海穴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创立的,具有独具特殊的针灸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异于传统经络系统,由于它具有用穴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在已广泛流传。本节继续给大家分享人体的奇穴。 重魁穴 【定位】:手背食指内侧,即大白穴下5分处。
说明:(一)手解穴为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效果神速是最佳之止痛穴,手解二穴之中,只要任取一穴使用即可。 (二)手解穴同上高穴、下高穴一样有增高的作用。
中力穴 【定位】:掌心向上,在建力穴外侧5分处。【主治】:同建力穴。【针刺】:直刺0.5-10寸。【说明】:三穴常配合使用,治疗支气管炎、气喘、心脏病、肘臂疼痛的要穴。
董氏奇穴,源于董氏一门针灸学派,系董氏家传绝学,由于它具有用穴少、疗效快的特点,现已广泛流传。本节继续给大家分享董氏奇穴。
奇穴多少个
1、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2、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3、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
4、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48个经外奇穴,共409个穴位。
5、人体穴位图: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
6、常用奇穴:头颈部穴(Points of Head and Neck,EX-HN)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目疾。操作:平刺0.5~0.8寸。
奇穴的古书记载
经外奇穴可以是多个部位,如十宣,就是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故称为十宣。大家比较熟悉的太阳、印堂也都属于经外奇穴。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两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一个是安眠穴。
十二正经加任脉,督脉经穴总合,又称“经穴”,与“经外奇穴”相对而言。《黄帝内经》分经论穴,记载穴名150个,总穴数为295个;《针灸甲乙经》系统分类,计有任督二脉单穴49个,十二经双穴150对,共有经穴349个。
二白穴,被称为中医奇穴,出自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医学纲目》中记载:“二白穴主痔漏下血,里急后重,或痒或疼”。
任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起于小腹,止于眼眶,共有关元、气海等24个穴位。此经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主要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相关病症。
颈部的三大“奇穴”
1、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肩井穴功效: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2、肘髎穴 在手臂外侧,曲池上方的肱骨边缘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肩颈部,所以掐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疏调肩颈部经络的气血,迅速缓解颈肩部的肌肉痉挛,属于“循经远端取穴”的道理。
3、概述 颈百劳为经外奇穴名(jǐngbǎiláo EXHN15)[1][2]。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2]。主治颈项强痛,咳嗽,气喘,咯血,百日咳,骨蒸潮热,盗汗,瘰疬等。
4、颈部自我按摩手法之按摩选穴 经穴和经外奇穴: 列缺、后溪、内关、合谷、外关、三阳络、外劳宫等。
八大奇穴指的是什么
太阳穴 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两条阳经从它周围经过,为火聚之地,因此,取名为“太阳”穴。
安眠穴:安眠穴为经外奇穴之一!位于耳垂后凹陷处(翳风穴)与枕骨下凹陷处(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太极点穴术一般攻击的是十四正经,上述“36穴”除了分属十四正经外,尚有不在其列的经外奇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