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宗祠效果图)
本文阅读简介:
- 1、宗祠与祠堂的区别
- 2、宗祠是什么意思
- 3、乙酸异戊酯
宗祠与祠堂的区别
1、宗祠也叫祠堂,两者之间并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一样,一般指的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宗祠严格来说在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时候的宗庙一般都是给周天子的,士大夫是没有的。
2、区别是宗祠是存放亡故先辈牌位的地方,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3、通常来说祠堂是一个传统汉族人民祭祀先祖的所在,不少时候人们会对宗祠和家祠会分不清楚,这其实都是祠堂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
4、家祠和宗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祠堂,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 祭祀对象不同。家祠是家族祭祀的场所,祭祀对象是家族祖先和先人;而宗祠则是某个宗族或家族联盟共同祭祀的场所,祭祀对象是该宗族或家族联盟的祖先和先人。
宗祠是什么意思
宗祠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宗祠的意思: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详细解释: 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
宗祠 [zōng cí] [宗祠]基本解释 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 [宗祠]详细解释 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
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祠堂的意思:宗祠,即祠堂、宗庙。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祭祀祖先或先贤、烈士的殿宇。祠堂 [cí táng]引证:《汉书·循吏传·文翁》:“ 文翁 终於 蜀 ,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乙酸异戊酯
概况中文名:乙酸异戊酯1,醋酸异戊酯,香蕉油,香蕉水。英文名称:isopentyl acetate, isoamyl acetate;banana oil 。分子式: C7H14O2;CH3COO(CH2)2CH(CH3)2 。分子量: 130.19 。国标编号: 33596 。
乙酸异戊酯又名醋酸异戊酯,分子式为C7H14O2,无色液体,有香蕉和梨的气味,由异戊醇与醋酸在催化剂存在下酯化而成。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因为乙酸可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后蒸馏即可,操作方便简单,效果显著,而除异戊醇操作则较为复杂且效果不是很好。乙酸被加进的浓硫酸碳化了,才会有颜色。具体颜色不同是因为碳化生成物不同,或生成物的比例有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