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造父变星是什么意思?
  • 2、变星的脉动变星
  • 3、长周期变星的名称
  • 4、仙王座有哪些特点?
  • 5、天文学常识性

造父变星是什么意思?

造父一大小表示光度与该星大小的变化有关系。原来,造父一是一颗体积经常在膨胀与缩小的星。它就像一只橡皮球,当充气时,气球膨胀变大;放气时,气球收缩变小。气球不断地膨胀、收缩,类似于脉搏跳动(脉动)。

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 star)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 因典型星仙王座δ(中文名造父一)而得名,造父一光变周期为37天。

造父变星就是亮度会周期性变化的一类恒星。而且它们有一个规律:周期越长的绝对亮度(就是恒星本身亮度,不是我们看上去亮度)越大。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遥远星际间距离的方法。因为根据它变化周期即可知道它自身亮度。

变星的脉动变星

1、脉动变星是指由脉动引起亮度变化的恒星。这些变星亮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恒星体内(自身的大气层)一会儿膨胀,一会而收缩,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的。

2、脉动变星,顾名思义,它的身躯会像脉搏那样一张一缩地跳动,这有点像小孩子吹的气球,当往里面吹气时,它膨胀起来;放气时它就缩小下去,这个有趣的现象是从光谱观测中知道的。

3、变星有很多种类,但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是那种明暗变化很有规律的脉动变星。脉动变星亮度变化的原因是它的半径在有规律地收缩、膨胀,半径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15%左右。

4、上面3种变星都属于“脉动变星”这一类。脉动变星,顾名思义,它的身躯会像脉搏那样一张一缩地跳动,这有点像小孩子吹的气球,当往里面吹气时,它膨胀起来;放气时它就缩小下去,这个有趣的现象是从光谱观测中知道的。

5、规则的,按亮度变化周期长短分为短周期造父变星(如天琴座RR变星),长周期造父变星(如经典造父变星);半规则的,亮度变化有一定规律但周期不定,或者平均亮度不变,如金牛座RV变星。

长周期变星的名称

1、长周期变星:这种变星光变的周期很长,从80天到1000天,其有各的代表是鲸鱼座O星,它又名“怪星”,是被人发现最早的变星。1596年曾有人见到它是3等星,可是到那年10月份,它消失不见了。

2、宁藁增二为鲸鱼座恒星MIRA的中文名,它距离地球350光年,是一颗红巨星质量与太阳差不多,体积却是太阳的400倍,正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所以它有一条恒星尾流,尾流长约13光年。

3、长周期造父变星有时也称为“经典造父变星”。现在已发现近1000个。

仙王座有哪些特点?

仙王座大部分沉浸在银河之中,形成一个细长而歪斜的五边形。

仙后座有5颗亮星,虽然都只有2等和3等星,但因都在北极星的附近,所以显得相当明亮,它们组成了一个大大的“M”(或“W”),非常醒目,而且还可用它来寻找北极星。仙王座也是由5颗星组成,但其形状是一个五角形。

它最亮时呈白色,最暗时呈黄色。造父一的直径比太阳大30倍,密度却只有太阳的万分之六。每一个膨胀和收缩的过程,直径前后相差达500万公里。

,适合阳台的月季花。阳台空间比较小,地方狭窄,光照一般,通风也一般,不适合养长得太快,苗太大的品种。比如海神王,金丝雀,木星王,铜管乐队,艾帕索等这些品种株型矮,勤花,复花性好,抗病性也不错。

天文学常识性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 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冥王星离太阳最远,其轨道直径约120亿公里;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的疆界可能比这个范围还要大得多。

光年是距离单位光年是天文大尺度距离单位,并非时间单位。鉴于光速在真空中不受惯性系和参考系限制而恒定不变的性质,人类把光速作为衡量距离的精准单位,还有一种含义,因为“光年”包含“年”这个字,而年通常是时间单位。

星等(视星等):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用星等来表示,星等数、越小,说明星越亮,星等数每相差1,星的亮度相差5倍。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天空中亮度在6等以上的,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

在天文学研究中最热门、也是最难令人信服的课题之一就是关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对于宇宙起源问题的理论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就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爆炸理论。

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有哪些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