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加尔文主义的历史地位
  • 2、加尔文的生平事迹
  • 3、加尔文主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 4、加尔文神学的错谬和危害
  • 5、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有哪些主要思想?加尔文的历史影响与评价-趣历史网
  • 6、加尔文的加尔文主义内容

加尔文主义的历史地位

加尔文主义思想虽然源自瑞士,但随后逐渐地传到德国、荷兰、匈牙利、法国等地方,广泛地影响当地的宗教改革运动。又从法国、荷兰传到英格兰、苏格兰等地。加尔文主义思想主导了十七世纪的英国教会,也成了清教徒思想的核心;他们随即把此思想带到新大陆─ 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一带。

这显示,加尔文主义之普及于当时已成了一世界性的现象。加尔文主义思想不仅成为那些所谓改革宗教会的基本教义,也有力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想与生活,诸如促进自然神学的发展、建立基督教的政治和国家、提供现代立宪主义思想之基础、促长基督教文学和艺术作品等,藉此开创了一特定的基督教文化的社会生活型态。 加尔文派,像其他多数早期新教派那样,强调“称义”教义,该教义论及得救的条件。被拯救的人靠着上帝的恩典被称为义,他们被宣布为公义的或可被上帝接受的。得救或称义不能通过行善来实现;各人必须只靠信心来生活。被称义之人通过外在严格的道德与公义行为和行善来表达自己的信仰(信心)。对于加尔文派来说,能够靠着信仰(信心)生活大概就是一个人从罪中被拯救出来、并被算入“拣选之人”的证据。

在加尔文主义中,《圣经》成为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权威。加尔文主义者认为《圣经》仅设定两种圣礼——洗礼和圣餐。加尔文关于教会治理的的思想——即教会选举长老管理教会事务——源于《圣经》,并被长老会和改革宗教会采纳。这一代表性的教会治理方式对现代民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十七世纪,一些荷兰神学家和英国清教徒把“圣约神学”加入到加尔文主义中。圣约是基督徒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关系。圣礼被作为是圣约的印章。上帝与人类制定的圣约有两个——与亚当制定的“行为之约”;通过耶稣基督与选民制定的“恩典之约”。圣约神学是英国和美洲清教主义的核心教义,因其承认在得救过程中人类的合作,从而弱化了救赎预定论教义。

二十世纪初期,只有少数新教派教会保持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严格的加尔文主义。大多数称为加尔文派的教会极大修改或摒弃了诸如拣选、预定论、不可抗拒的恩典等教义。

加尔文的生平事迹

加尔文全名是约翰•加尔文,在法国是著名的神学家和新教运动的领导者,同时也被人们称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新教思想家。加尔文生平也算是跌宕起伏了,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加尔文的生平 事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尔文的生平事迹

加尔文一生虽然充满了磨难,但是之前他也是受过 高等 教育 的,先是在14岁就进入了巴黎大学,之后又跟随着他的 法律 老师进入不日志进修,四年后终于获得了博士的学位,至于加尔的思想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这个始终不能得到确定,但是在1533年,就曾经有人告密,称加尔文有宗教改革的思想,从而被当时的政府统计。无奈之下继而问流亡到了瑞士。在1536年的时候,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终于出版,这是加尔文生平首次出版这本书。而他也在日内瓦举行了宗教改革的运动。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受到了许多的困扰,只进行了两年,他就被赶出了日内瓦,他只好到法国的边境避难。那时候的加尔文伤心过失望过,不过好在他的朋友和老师纷纷鼓励他,加尔文再次从日内瓦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当地的人们大多是逃难过来的难民,加尔文便自愿做起了他们的牧师。

之后加尔文第二次回到了日内瓦,并且 成功 建造了自己的学院,但是在不久之后加尔文病了八个月,在逐渐转好后与世长辞,但是因为他生前曾经嘱咐过,不要留下自己的名字,以至于到现在人们都不知道加尔文墓地在何处。

加尔文的著作

加尔文是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宗教改革家,有关于神学理论和一些教会时间的观点都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加尔文也以他的成就被称为新教思想家,加尔文的思想也在法国、荷兰等地广泛流传,而蕴含他思想的加尔文著作也极具现实意义。

加尔文在神学方面也很有研究,包括加尔文著作《灵魂待苏说》就是主要阐述灵魂睡眠这一说法的,除此之外,加尔文还出版了《斥护教论》、《宽仁论》等书,但是在加尔文著作中,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基督教要义》这本书了。

《基督教要义》是在1536年就首次出版了,后来又进行了许多的补充,加尔文的这部著作于是更加全面和完善了。在他的这本书中,并没有对“圣灵论”进行单独完善的论述,但是纵观全书之后,可以归纳出他的一些主要观点,加尔文在书中认为,是上帝的灵和工作最终促使人们去“相信”,而圣灵在人们的心中这才使得人们对上帝充满了信心。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在当时的人类思想上开启了新的篇章,可以说这部著作是改革运动最完美最重要的产物,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部作品而推崇加尔文,为他在改革运动中,树立了坚实的后盾力量。后来历经了12年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基督教要义》直到现在,仍然在各个神学院或者是神学家们和学者、信徒等中间流传。

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主义也被称为加尔文教,是加尔文一生的主张和思想的统称,而加尔文主义在不同的地方也意义不同。加尔文主义主要指的就是救赎预定论和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是法国宗教改革家和神学家,在宗教改革时期,他支持的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教义。

加尔文主义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们不可以通过所谓的正义行为而得到耶稣的救赎,同时致力于恢复从前被天主教所丢弃的救恩独作说,而且主张反对天主教中的神人合作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主张,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因此被称为改革宗。在加尔文主义中,《圣经》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几乎成为了信徒的全部信仰和平时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加尔文主义支持《圣经》中的洗礼和圣餐,这是从马丁•路德的思想中继承和衍生而来。

加尔文主义出现在16至17世纪初的宗教改革期间,承认人们因为信仰耶稣而蒙恩称义,并且任何人都不可以拥有无限的权力,同时也认为,就算是基督教的教徒也可以参加任何的 政治 活动,这样一来就共容易接受上帝的旨意。

加尔文主义流传的非常广泛,在瑞士、荷兰、法国等多个国家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样的情况证明了加尔文主义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了世界性的现象,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就死在 自然 神学的发展和政教关系等方面开创了新的社会发展类型和生活形态。

加尔文主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加尔文教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因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又称加尔文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与路德宗和安立甘宗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16世纪初期瑞士人文主义者和宗教领袖加入了宗教改革的队伍,并在改革中与路德宗分道扬镳。1553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其追随者形成归正宗各教会。17~18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归正宗逐步获得法律上的承认。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强调圣经权威至上,相信极端的预定说。在崇拜礼仪中使用方言,摒弃祭台、圣像和祭礼,只承认圣餐中有耶稣体血的德能,强调讲道,注重牧师和信徒教育以及信仰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信徒主要分布在瑞士、苏格兰和北欧各国及美国。1877年世界归正会联盟成立。1842年传入中国。

加尔文神学的错谬和危害

加尔文神学的错谬和危害如下: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一大类型是:

把罪的普遍存在理解为人性的全然败坏,把现象性的理解为本质性的,把罪与罪性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用罪性完全覆盖人性这个概念。完全看不到耶稣基督所说的人“里头的光”的存在。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二大类型是:

把人与上帝的灵性互动关系解释为单方面的单向机械关系。仅仅片面地看到信徒的信心是上帝所赐,而把人回应上帝的能力抹杀干净,把亚当夏娃之后的人类贬低为完全没有灵性的机械人。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三大类型是:

割裂上帝的神性来强调上帝的主权,割裂上帝的预知来强调上帝的预定。完全看不到“上帝拣选看人内心”这个圣经大道理。

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第四大类型是:

把圣经里时常跳跃的生活语言理解为平面的逻辑语言。

加尔文主义神学的错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辩证思维。加尔文主义神学错误的产生,当然有近代西方世界机械论思维盛行的历史原因。但是今天,教会传道人必须觉醒。如果我们继续不加批判地宣讲加尔文主义神学“人性全然败坏”和“无条件的拣选”两大错误观点,就等于在麻木地毒害中国民族,毒害信徒,就等于在麻木地做撒但的帮凶。

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有哪些主要思想?加尔文的历史影响与评价-趣历史网

约翰·加尔文(法语:Jean Chauvin/德语:Johannes Calvin/英语:Joh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人称日内瓦的教皇。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同路德宗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认为人类在亚当堕落之后,完全败坏,失去意志自由;主张因信称义,不能靠行为得救等。加尔文还继承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从上帝的至尊谕令和全能出发,认为上帝在创世以前,即预先选定一些人得救,和决定另一些人沉沦,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在政教关系上,加尔文认为政权是上帝按其神圣意志所任命的,要为人民造福,并捍卫纯正的教义和教会。关于圣餐礼,加尔文的立场介于路德和U.茨温利两人之间,从形式上看,似乎更接近茨温利,但从实质上分析,应该说更接近路德。他反对天主教的变体论和路德的同体论,但也否定纪念说。他明确地肯定在圣餐中凭信心所领受的,是一种真实的,但是属灵的身体。这种主张,后被称为灵性的"真实存在论"。加尔文还在可见的教会和不可见的教会之间作了明确划分,并强调教会自治的原则。

虽然他在《基督教要义》中未另辟一章节还清楚说明他的圣灵论,但是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知道他对圣灵工作的观点。对加尔文来说,上帝的灵与上帝的工作同时进行,而促成人的"相信",当圣灵在人心中运行光照人心,使人在读了上帝的话而产生信心。所以人非用理性接受信仰,亦非用理性确认圣经的权威,而是圣灵那奥秘的力量所做的工作。

虽然救赎预定论(Predestination)是他倡导的神学遗产,但主要架构非他独创或原创。就救赎预定论可分"救赎"及"预定"两点来说,对于预定,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选择在这件事上是毫无主权的。至于人们疑惑为什么有人不被捡选,他引用了申命记29:29:"隐密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惟有显明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一切的话。"人不可能理解上帝为什么施恩于人,属神的心意,人无法明白,但对于拒绝救恩,人类依然需负责任。

至于救赎他发展了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称义之论述。这个论点起初由奥古斯丁所提出,直到马丁·路德时发展出"法庭式的称义"。二人不同在奥古斯丁认为"义"是内在的,当神赐给人恩典时,"义"便成为人的一部分。对马丁·路德及加尔文而言,这"义"是属外在的,是"算作"、"当作"、"归给",人依然是罪人,只是在人们因着信神就算我们"为义"。而加尔文更提出"双重恩典"说,在神的眼中算为义是恩典之一。第二个恩典则是:当人接受耶稣与基督联合之时,信徒便可进入更新的过程,使其内在生命更像基督。

加尔文的教会论涵盖非常广,包括了基督徒的自由、教会的权柄、真教会的基本特质等,其中他所认为真教会的特质应该包括了:"传扬圣道"及"遵行圣礼"。所以传福音、聆听上帝的话及遵行圣礼都是十分重要的。圣礼的定义加尔文对圣礼的定义是:"神赐恩给我们的证据,是一种外在的印志,和我们对他的敬虔之互相印证,加以确认。"

其中必要圣礼特别是指"洗礼"与"圣餐"。"洗礼":加尔文认为洗礼是基督徒的第一个圣礼,是加入教会的表记,好叫人们被接入基督,成为神的儿女。加尔文反对私人洗礼,因为他认为洗礼与圣餐是教会的公共圣职,私人不可擅自施洗,且受洗者必须要先充分明白真理,才可施洗。

加尔文强调通过圣餐,使得信徒得以与基督连结。他并不重视饼跟杯,他主张"在圣灵里耶稣基督身体真实的临在"。也就是说,人在圣灵里改变而体验到耶稣基督的临在,体验到耶稣基督的身体与血。但是在领受圣餐时,必须传扬神的道。所以对于当时天主教保留饼和杯,给生病无法前来的信徒或是王公贵族举行私人弥撒,这些作法加尔文并不赞成,因为他认为不在崇拜及充分宣扬上帝的话之场合领受圣餐,是没有意义的。

影响评价

首先,加尔文是位神学家,是公认的基督教宗教改革教义的系统神学领袖。与教会先驱们像奥古斯丁、教会学者托马斯·阿奎那相比,那更具有系统性,更为有条不紊,加尔文主义神学建立在保罗书信中对罪与恩典的深刻透彻的分析之上,他具有一种极为罕见的能力,能够作清晰、有力、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说明。他建立起一整套教义,后人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加尔文的第二个位置是立法者与纪律执行者。他是教会新秩序的奠基人,此新秩序使新教教会协调起来、团结起来。一方面具有与罗马天主教的强大组织结构相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防止了宗派林立、互不信任的破坏性趋势。由加尔文的纪律所产生出来的此种精神从法国传到荷兰,从荷兰延伸到苏格兰,并且以其一贯的新教自由的力量,在这些土地上延续。

此种精神武装起了英国议会来对抗查理一世,激发起了克伦威尔将军的辉煌胜利,更成为推动五月花号上清教徒移民先辈们的动力,将文明的种子第一次播种在西方那片新大陆上。

加尔文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宗教信仰上和道德规范上,它同样影响到法国的文学、知识界。他在法国的语言、文字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路德在德文上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尔文的加尔文主义内容

加尔文五要点

完全无能力(Total inability)或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人类由于亚当的堕落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灵性上的善事。

无条件选择(Unconditional election)上帝对于罪人拣选是无条件的,他的拣选并非因为人在伦理道德上的优点,也非他预见了人将发生的信心。

有限的代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钉十字架只是为那些预先蒙选之人,不是为世上所有的人。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人类不可能拒绝上帝的救恩,上帝拯救人的恩典不可能因为人的原因而被阻挠,无法被人拒绝。

圣徒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已经得到的救恩不会再次丧失掉,上帝必能保守其拣选的。

这五点教义的英文首字字母恰Tulip,即“郁金香”之义。

其它的加尔文主义内容

由长老治理教会,长老由教徒直选,牧师由长老聘任。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因此也被叫做“长老宗”、“长老会”或“长老教会”。

七圣事只保留洗礼跟圣餐

反对天主教的圣餐“质变说”,也反对路德的“同质说”,主张信徒透过信心可以领受到属灵却不可见的实体圣餐。

国家从属于教会,为教会差遣

改良的加尔文主义

新加尔文主义 - 纽黑文神学

新正统神学

加尔文-宗教改革

1540年日内瓦宗教改革派重掌政权,加尔文应邀重返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及市政工作。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的改革主要为:

①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教会圣职只包括牧师、长老和执事;长老一般由有威信的平信徒担任。长老会议,由各教区民主选举的代表组成,归市议会直辖。教会设立由长老会议和6名牧师组成的宗教法庭,在加尔文的指导下审理各种案件。教会的领导机构是市和地方教区两级牧师团体,市级牧师团体由各教区首脑组成,负责统辖各教区牧师团体。加尔文从1542年至逝世前一直是这个团体的主席;

②简化宗教仪式,宣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因此在圣事中只施行圣经所记耶稣亲自设立的洗礼和圣餐礼;

③取缔演戏和赌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严禁一切浮华享乐的行为;

④改组市议会,将日内瓦划分为数教区,各教区均由长老和教区的牧师团体处理政务,日内瓦市议会由长老、牧师和上层市民组成,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拥有司法权。政权的形式按照加尔文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模式建设;

⑤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会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在这期间,加尔文积极支持对再洗礼派的镇压。西班牙人文主义者、生理学家塞尔维特因反对三一论,并与德国的再洗礼派有联系,被加尔文向设在法国里昂的天主教异端裁判所告发。当塞尔维特越狱逃至日内瓦时,被当地的宗教法庭于1553年以火刑处死。从1555年开始,归正教会在日内瓦已占绝对统治地位。加尔文除了领导教务外,还从事旧约的注释。1559年,日内瓦学院在他的指导下成立。同年他的《基督教原理》第四版付印,篇幅从1536年初版6章发展为79章,后来被译成多种语言,为归正宗神学的标准和依据。

著作

《基督教要义》《罗马人书注释》《以弗所书注释》《基督徒生活手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