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显性(共显性分离比)
本文阅读简介:
- 1、什么是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
- 2、共显性是什么意思?
- 3、共显性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是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
不完全显性指F1代的表现型介于有一对纯合显隐性性状的亲本之间的现象,比如红花白花杂交出粉花这样的。
比如你说的例子,你有了aa,有了AA,还有Aa。。。根据定义你把两种最“极端”的品系杂交一下,得到的如果全部是中间品系(Aa),那基本可以确定父本母本为纯合且该性状不完全显性,此时根据表现程度基本就可以判断显隐性了。(虽然一般看材料就能猜出个大概。。。)简单的说大致就是“强”的被拉低,“弱”的被提高这样。
至于显隐性定义,这个主要是看两个纯合亲本杂交的结果来判断的,非要说人为规定的到也没错。
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也不一定是相对的,也有一种现象叫共显性,人类血型就是一个例子。等位基因没有分出来什么显隐性,比如Ai和Bi可以生出来AB、A、B、O型血,AB型血就是共显性的产物,此时你没法说A和B之间有显隐性关系。
共显性是什么意思?
一、含义不同:
不完全显性:有时,杂合子(Aa)的表现型较纯合子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不完全显性或半显性,也称中间型遗传。
共显性: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状态时,两种基因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
二、作用不同;
如果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即杂合子(Aa)的表型较纯合子(AA)轻,例如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杂合体的花是粉红色,这是不完全显性。
有些情况下,一对等位基因的作用相等,互不相让,杂合子就表现出两个等位基因各自决定的性状,这称为共显性。
典型例子:
MN血型是最好的例子。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有三种血型,M,N和MN型,他们是由基因型LMLM,LNLN 和LMLN 决定的。M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有M抗原,N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有N抗原,而MN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既具有M抗原又有N抗原,也就是两种基因在同种组织中都得到了表达。
共显性的意思是什么?
共显性是指一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强度相等,导致两者同时表达的一种遗传性状。
这有时与不完全显性相混淆,即性状在其表达中相互融合,因为每个性状都有明显的表达。在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如果蓝色和蓝色黄花杂交,绿花发育,这是不完全显性。如果杂交结果是黄花带蓝色斑点,黄色和蓝色的性状将同时表现为共显性。
共显性和不完全显性的区别:
1、表达方式不同
共显性: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有三种血型,M,N和MN型,他们是由基因型LMLM,LNLN和LMLN决定的。M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有M抗原,N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有N抗原,而MN型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既具有M抗原又有N抗原,也就是两种基因在同种组织中都得到了表达。
不完全显性: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即杂合子(Aa)的表型较纯合子(AA)轻,例如:红花(AA)对白花(aa)是不完全显性,则(Aa)的表现型为粉花。
2、基因组合方式不同
共显性:杂合体中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都表现出来,如红色马AA与白色马aa杂交,F1代为Aa,表现为一匹马身上既有红毛又和白毛。
不完全显性:红花AA与白花aa杂交,F1代为粉花Aa,F1代自交,F2代表现为AA(红花):Aa(粉花):aa(白花)=1:2: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