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中草药: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 2、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鹿衔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 3、鹿蹄草花的花语
  • 4、鹿衔草的别名
  • 5、鹿衔草有强筋健骨的作用,哪些人不适宜用?
  • 6、鹿蹄草简介

中草药: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鹿衔草

(《滇南本草》)

【异名】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重庆草药》),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鹿蹄草,又名:冬绿。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茎细长,匍匐或直伸,有不明显的节,每节具鳞片1枚,鳞腋生出分枝纤细的不定根。叶于基部丛生;叶片田形至卵圆形,长2~6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圆形,全缘或具细疏圆齿,边缘向后反卷,侧脉近羽状,明显;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叶柄长可2倍于叶片,花茎细圆柱形,具棱角,近上部有苞片1~2枚,苞片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大,广开,直径15~20毫米,具短梗,基部有1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深裂,裂片舌形,急尖或圆钝;花瓣5片,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扁平;雌蕊1,子房扁球形,花柱肉质,弯曲,柱头5裂,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棱,成熟时开裂,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林中树下,或阴湿处。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②圆叶鹿蹄草

形态与上种相似,惟花较小,萼片披针形,渐尖头。分布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在少数地区使用,如椭圆叶鹿蹄草使用于四川;普通鹿蹄草使用于西藏、云南、贵州;紫背鹿蹄草使用于西藏。

【采集】全年可采。将全草连根挖出,洗净泥土,晒至叶片较软略抽缩时,堆压发热,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两边呈膜质状,常弯曲,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上面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下面紫红色,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花茎,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形棕色蒴果。气无,味微苦。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陕西。此外,黑龙扛、四川、云南及海南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浙江、安徽产者质量为佳。

云南以鹿衔草全草熬膏,商品为棕色方块状的固体,气清香,味甜,名"鹿衔草膏",功能补气补血。

【化学成分】圆叶鹿蹄草的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质18%,及肾叶鹿蹄草甙、挥发油,还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干叶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

【药理作用】圆叶鹿蹄草醚浸出液对衰弱的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水及醇的浸出液作用较弱;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著。麻醉犬静脉注射鹿衔草的水、醇、醚3种浸出液皆有降压作用,兔耳灌流法证明有明显扩张血管的效力。鹿衔草各部分作用性质相似,但其叶比根、茎作用强。

熊果酚甙与根皮甙的作用一样,皆可产生糖尿。在体外试验中,还能抑制胰岛素的降解。口服后在体内很快水解而产生氢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释出游离氢醌而有杀菌作用,治尿路感染,唯效力不强。有人认为,如服用大量(1克,3~6次/日),在尿为碱性、低比重时则有效;如尿呈酸性则无效。田鼠、鸡雏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甙及葡萄糖共同的主动转运载体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钠离子增强,钾离子抑制。

另有品种未定的鹿衔草作用如下:一避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煎剂共10天,第5日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 *** 期,引起子宫与卵巢的萎缩,对体重则无影响。

二其他

水煎浓缩加乙醇去沉淀后的水剂对离体兔心在小剂量时增加冠脉流量,但随着剂量增大,冠脉流量增加并不明显,有时反而减少。使心收缩力减弱,心跳频率减慢,常伴有节律不齐,个别尚有停搏、颤动等。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性味】甘苦,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

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③《山西中草药》:"甘,温。"

【归经】《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煎点水酒服。"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③《中国药植志》:"治虚痨,止咳。"

④《重庆草药》:"治虚弱痨病,咳嗽,白带。"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止惊悸,盗汗。治痨伤吐血,筋骨酸软,风湿关节痛,惊痫吐舌,鼠漏痈肿。"

⑥《陕西中草药》:"补肾壮阳,调经活血,收敛止血。治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各种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虚劳:鹿衔草一两,猪蹄一对。炖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肺结核咯血:鹿衔草、白及各四钱。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③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鹿蹄草、白术各四钱,泽泻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慢性肠炎,痢疾:鹿蹄草五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崩漏:一鹿衔草四两,猪肉一斤。炖热。加盐少许,两天吃完。(《陕西中草药》)二鹿衔草五钱,地榆炭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⑥治肾虚五淋白浊:鹿衔草二两,水煎服。(《云南中医偏方》)

⑦治过敏性皮炎,疮痈肿毒,虫蛇咬伤:鹿蹄草适量。煎汤洗患处,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

⑧治外伤出血,蛇咬伤:鲜鹿蹄草,捣烂或干品研末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提醒您:鹿衔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鹿衔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1、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中药鹿衔草又名鹿蹄草、鹿含草、破血丹等,为鹿蹄草科植物,性温,味甘、苦。归肺经、胃经、肝经和肾经。

2、主要有以下作用:鹿衔草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咯血、外伤出血等病症。

3、鹿衔草可以治疗风湿痹症。

4、鹿衔草能够补益肺、肾而定喘嗽,可以治疗肺虚久咳或者肾不纳气之虚喘。

5、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鹿衔草还有扩张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鹿蹄草花的花语

花语是和谐。

是鹿蹄草科、鹿蹄草属常绿草本状小半灌木,花瓣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花丝无毛,花药长圆柱形,黄色;常带淡红色,蒴果扁球形,6-8月开花;8-9月结果。

鹿蹄草宜采用分株繁殖,可在林下大量栽培。在9-10月,连匍匐茎一齐采收,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部分匍匐茎和须根。

鹿蹄草也可盆栽于室内,因为它喜寒冷、阴湿的环境,以有较多枯枝落叶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好。应用于室外园林绿化时,需要避免将其栽植于局部高温地区。

在园林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鹿蹄草植物常绿,耐阴及夏花等观赏特性,作为常绿耐阴地被,或者室内绿化的首选材。

鹿衔草的别名

鹿衔草的别名还叫做鹿蹄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等。

鹿衔草是鹿蹄草科、鹿蹄草属的常绿草本状小半灌木,株高15-30厘米,根茎细长,叶子有4-7枚,叶子革质,叶形为椭圆形或圆卵形,稀近圆形,花朵为总状花序,花序上有9-13朵花,花朵倾斜,花朵密集,蒴果呈扁球形。

鹿衔草有强筋健骨的作用,哪些人不适宜用?

        这个鹿衔草的效果非常的多,这个草本植物是一种药材,又叫做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等等。名字和叫法非常的多,这种药材在我国很多的地方都有,而且药用价值很高,对人体的作用很多,可以对心血管系统很有帮助。                                                             但是这种药很多时候也是不能使用的。这个鹿衔草尽量不和黑莓一起服用。这个吃多了会有反应,会手脚无力,腹泻,等等。而且这是一个发物,身体发热,火大的人尽量不要多去服用。而且体质容易犯感冒的人,也是不宜多服用。再一个就是孕妇,也是不要服用。这个鹿衔草是脂肪含量非常高的,在一些地方还被当做食物。鹿衔草的作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有抗菌作用,对于一些菌种的作用甚至超过青霉素。而且还消炎,只是对于炎症早期的渗出有所帮助。在现在的社会,吃的东西非常的油,很多的人都血脂啥的都很高,身体的隐患非常的大。这个鹿衔草对于降血脂也是有所作用。这个鹿衔草的醇提取物对于Hela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所抑制,这个就非常的有用了。 但是如果服用这种药材的话,还是要听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觉得这个东西 非常的好,就不按医嘱随意服用。         这个药材在临床上的效果也是十分的明显,对于冠心病的心绞痛也有作用,治疗的十四个患者全部都治愈了。还有很多的作用。这个鹿衔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作用非常的广泛。

鹿蹄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鹿蹄草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功能主治 9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鹿蹄草 1 拼音

lù tí cǎo

2 出处

《江苏植物名录》

3 拼音名

Lù Tí Cǎo

4 鹿蹄草的别名

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5 来源

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

6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上有倒生钩刺。叶互生,戟形,长3~9厘米,宽2~7厘米,上面疏生伏毛,下面沿叶脉具伏毛,边缘具密而短的缘毛;托叶鞘膜质,斜筒形,向外反卷;叶柄有狭翅和刺毛。花序聚伞状,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生短毛;花梗密生腺毛秘短毛;花小,花被5裂,白色,先端淡红或淡绿色;雄蕊8。瘦果卵形,有3棱,黄褐色。花期秋季。

7 生境分布

生于水边或湿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

8 功能主治

《植物名实图考》:"捣浆,以新汲水冲服,疗痧症。"

9 摘录

《*辞典》

古籍中的鹿蹄草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

)延胡索(玄胡索)山慈姑(金灯鬼灯檠无义草朱姑鹿蹄草)石蒜(乌蒜老鸦蒜一枝箭水麻蒜头草婆婆酸)水仙...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山慈菇

遗》)、鬼灯檠(《纲目》)、朱姑(《纲目》)、鹿蹄草(《纲目》)、无义草。时珍曰∶根状如水慈菇,花...

《卫生易简方》:[卷之八]便痈

个烧过存性,为末。食前酒调服,不过三次。又方用鹿蹄草捣烂,罨患处。又方用生米粉、生蜜调一合服,休吃...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外治

上,用铁锈水、紫花地丁草末,围四边肿上。即紫花鹿蹄草。红肿外好肉上,用生姜自然汁,调船灰末,敷好肉...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山慈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