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瑾妃漂亮的和族人照片 历史上瑾妃和珍妃是什么关系
  • 2、光绪皇后妃子列表 光绪帝有多少个妃子
  • 3、民国时期“四大太妃”结局如何?

瑾妃漂亮的和族人照片 历史上瑾妃和珍妃是什么关系

瑾妃与珍妃是姐妹。

光绪帝瑾妃,他他拉氏,是珍妃的姊姊。瑾妃从入宫后一直住在永和宫,直到民国十三年亡故。瑾妃一生,持守唯谨,与世无争,心忠厚而福泰,宫中称为「胖娘娘」。作为光绪皇帝的女眷,瑾妃和隆裕皇后一样,是徒有虚名的;但她与妹妹珍妃的情谊很深,封于珍妃的专号,她也能安然处之。

姐妹俩都喜爱读书,也喜欢《红楼梦》,曾召请画师到长春宫绘制红楼壁画。珍妃因触怒慈禧被降为贵人之时,瑾妃也受到牵连,同时降为贵人,又同在那年冬天恢复妃子名号。不同的是,瑾妃没有失去自由。瑾妃和她的妹妹珍妃,都素爱丹青,也十分讲究生活品味。瑾妃晚年所作的书画尚有存世者。(图中左为瑾妃,右为珍妃)

扩展资料

珍妃与瑾妃

珍妃与其姐瑾妃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广州将军长善虽为武将,却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习两位侄女读书。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连榜高中得为榜眼。广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最早最多,受影响也最大,思想较内地开放许多。

加之长善本人广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这些都对珍妃的思想和个性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再者,他的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物,她的母亲也很开通,整个家庭对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珍妃十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珍妃白皙无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瑾妃稍逊于其妹,但也称得上美人。

光绪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13岁的她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八等后妃中的第五等,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端康皇贵妃

光绪皇后妃子列表 光绪帝有多少个妃子

一共有三个,分别是孝定景皇后、端康皇贵妃、恪顺皇贵妃。

1、孝定景皇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2、端康皇贵妃

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

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份入宫。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妹妹(珍妃)被入选宫中,初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忤逆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

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3、恪顺皇贵妃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强词借口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颜面,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讲和,慈禧、光绪还朝。

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目,并为此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慈禧死后,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

民国二年(1913年)珍妃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将她迁葬回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扩展资料:

光绪十四年(1888年),15岁的姐姐和13岁的妹妹同时入宫,姐妹都被封为嫔,姐姐叫瑾嫔,妹妹叫珍嫔。

瑾嫔长相普通,体态略胖,性格沉稳;珍嫔姿容俏丽,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孤独苦闷的光绪帝对妹妹珍嫔一见倾心,宠爱有加,而姐姐瑾嫔则相形见绌,如同妹妹身边的丑小鸭,备受冷落,只能选择与世无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姐妹二人被晋封为妃。没过多久,因妹妹珍妃忤逆慈禧,瑾妃也受到牵连,被降为了贵人。第二年,才恢复妃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珍妃被慈禧害死,瑾妃随着慈禧和光绪帝出逃,一年多后返回皇宫。

光绪帝死后,即位的溥仪尊瑾妃为皇考瑾贵妃。隆裕太后去世之后,溥仪又尊他为端康皇贵太妃。到了这时,瑾妃总算是熬出了头,成为了宫中四妃之首(另有同治帝的瑜妃、珣妃、瑨妃)。

瑾妃患有甲状腺肥大症,脖子粗大,眼睛外凸,脾气也不像从前那样温和了。可能是压抑太久了,此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瑾妃变得很专横,飞扬跋扈,把自己视作皇太后,俨然就是这个皇宫小朝廷里的主宰。

她作威作福,任意打骂宫女、太监,将看不顺眼的人逐出宫去。她还处处干涉溥仪,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强迫溥仪称呼她为皇额娘。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瑾妃以慈禧为榜样,一心一意地模仿慈禧。

后来,宫中的很多人都对瑾妃不满。溥仪在身边人的怂恿之下,公开与瑾妃大吵了一架,使瑾妃很没有面子,溥仪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祖母刘佳氏、母亲瓜尔佳氏召进宫中,对她们施加压力,厉声训斥。她们吓得跪地磕头,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

但是溥仪的母亲性格刚烈,之前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回去之后就吞鸦片自杀了。瑾妃知道后,非常恐惧,害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改变了对待溥仪的态度,再也不敢干涉溥仪了,两人的关系才逐渐缓和。

1924年,瑾妃病死,享年51岁,溥仪赐谥为温靖皇贵妃。半个月后,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当时瑾妃的棺材还停放在宫中,又过了半个月才从宫中移出。1925年,遗体葬在了光绪帝陵墓旁边的妃园陵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绪

民国时期“四大太妃”结局如何?

民国时期的“四大太妃”即端康皇贵妃、庄和皇贵妃 、敬懿皇贵妃、荣惠皇贵妃。

其中端康皇贵妃是光绪的妃嫔,庄和皇贵妃、敬懿皇贵妃和荣贵皇贵妃都是同治的妃嫔。这四位皇贵妃,直到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时,都依然生活在紫禁城中。

那么这“四大太妃”最后的结局都是如何的?

端康皇贵妃

端康就是光绪时期的“瑾妃”,她的妹妹就是光绪最宠爱的“珍妃”。

瑾妃。1888年,她与妹妹同时被选中,次年行大婚礼,被册封为“瑾嫔”。1894年,适逢慈禧60大寿,瑾嫔被晋升为妃。不过晋升为妃不足数月,因其妹妹珍妃忤逆慈禧,瑾妃受牵连被贬为“瑾贵人”。

1895年,慈禧复其为妃。1909年溥仪即位,端康被加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1912年,瑾妃再上尊号“端康皇贵太妃”。二年后,因疾病缠身,瑾妃病逝于紫禁城永和宫中。

庄和皇贵妃

庄和就是同治时期的“珣妃”,她的侄女就是同治的皇后孝哲。

1872年,同孝哲一起入宫,被册封为“珣嫔”。1874年,晋升为妃。1894年正月,光绪照例,晋升珣妃为珣贵妃。

1909年溥仪即位,珣妃上尊号“皇考珣皇贵妃”。1913年农历二月初五,再上尊号“庄后皇贵妃”。1921年4月14日,庄和皇贵妃病逝于紫禁城储秀宫。

敬懿皇贵妃

敬懿就是同治时期的“瑜妃”,史评瑜妃“身材苗条,冰肌玉质,花容月貌”,她可谓是清朝后宫中难得一见的大美女。

1872年入宫,光绪选妃大典时,她被选中,后册封为“瑜嫔”。1874年11月15日晋升为妃。1894年正月,光绪晋升其为贵妃。1909年溥仪即位,瑜贵妃上尊号“皇考瑜皇贵妃”。1913年3月12日,再上尊号“敬懿皇贵妃”。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还住在紫禁城的清朝皇族,包括溥仪等人,全部赶出。敬懿皇贵妃也不例外,她被赶出皇宫后,就前往位于麒麟碑胡同的荣寿固伦公主府居住,直至终老。1932年2月3日因病逝世。

荣惠皇贵妃

荣惠就是同治年间的“瑨妃”。

1872年二月初三,她在选秀女时被选中,十月十九日被册封为“瑨贵人”。1874年,同治奉慈安和慈禧懿旨,晋升她为嫔。1894年,瑨嫔同珣妃、瑜妃一起被光绪晋升,她被册封为“瑨妃”。

1895年,再次晋升为贵妃。1909年溥仪即位,晋升为皇贵妃。1913年,上尊号“荣惠皇贵妃”。 1924年11月5日,紫禁城中的所有清朝皇族皆被冯玉祥下令赶出皇宫,荣惠同敬懿皇贵妃一起前往荣寿固伦公主府居住,直至终老。1933年5月18日因病逝世。

可以民国“四大太妃”的结局都不错,虽然她们在各自的丈夫面前都不受宠,但是在其后她们都受到了不错的待遇,都先后被晋升为皇贵妃,都得到了相应的礼遇。而后她们也都得到了善终,这样的结局真的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