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软蜱的简介
  • 2、草蜱子的简介
  • 3、软蜱有毒吗?进入皮肤里会自己出来吗?
  • 4、软蜱的生活史

软蜱的简介

1、拉合尔钝缘蜱,身体略呈卵圆形,体色土黄,足色稍浅,表皮呈皱纹状,遍布很多星状小窝。背面与旗面之间的体缘无缝线。口下板窄长,呈矛头状,齿式为2/2,每纵列有6~8枚齿。

2、草蜱子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草蜱子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卵呈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至褐色,常堆集成堆。

3、蜱虫是寄螨目、蜱总科动物。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有吸血习性。

4、蜱虫的种类有很多,大多数生活在森林、灌木丛、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当中。蜱虫主要分两种,一种软蜱虫,多喜欢栖息于牲畜、动物、鸟巢附近。如果在农村的话,家里饲养的狗、猫、马、牛等身上就能看到那种软蜱。

5、蜱(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隐翅虫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

6、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草蜱子的简介

草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草爬子;在草原和荒漠地带常见的一种小虫子,寄生在牛、马、羊、骆驼、等牲畜身上。

蜱(pí)对人类健康威胁仅次于蚊子。蜱虫,全国各地方言也称壁虱,鳖吃,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草爬子(东北某些地区把蚰蜒也称为“草爬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 )等。

草蜱子的词语解释是:草蜱子即蜱,对人类健康威胁仅次于蚊子。草蜱子的词语解释是:草蜱子即蜱,对人类健康威胁仅次于蚊子。结构是:草(上下结构)蜱(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拼音是:cǎopízǐ。

它栖息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生活习性:草蜱子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卵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0mm,淡黄色至褐色,常堆集成堆。在适宜条件下卵经2~4周孵出幼虫。

草蜱子的克星 草爬子的克星较多,例如寄生蜂、猎蝽科的昆虫、酒精、乙醚、煤油等,其中寄生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背部长有2对薄而透明的翅膀,而猎蝽科的昆虫大部分为捕食性,以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幼虫等软体昆虫。

软蜱有毒吗?进入皮肤里会自己出来吗?

1、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

2、蜱虫本身没有毒。但会传播疾病,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3、生活中出去遛狗的时候接触的可能性会比较的大;而软蜱主要生活在家畜的舍内,鸟巢,以及人畜住处的墙缝中,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只要做好清洁)。

软蜱的生活史

1、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6年至数十年。

2、蜱虫南方北方都会有的,南方居多。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大部分省区。

3、多数软蜱完成生活史需1个月至1年,在不适宜条件下延长至3~5年或更长。硬蜱寿命为几个月至1年。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6年,有些种类可活十几年以至二十年以上。

4、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硬蜱的若虫只有一期,吸饱血后即蜕变为成虫。软蜱的若虫经过1~4期不等,因种类成生活条件而异。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到3年不等,多数软蜱需半年到两年。

5、多数软蜱完成生活史需1个月至1年,在不适宜条件下延长至3~5年或更长。硬蜱寿命为几个月至1年。吸血后寿命较短,雄蜱活月余,雌蜱产卵后1~2周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