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子,内因子和维生素b12的关系
本文阅读简介:
- 1、内因子名词解释是什么?
- 2、内因子作用是什么,缺乏时,将引起什么?
- 3、胃液中内因子指什么?
- 4、内因子促进什么物质吸收
内因子名词解释是什么?
内因子,是由胃黏膜的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所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刺激内因子分泌之物质与刺激胃酸分泌者相同,如五肽胃泌素、组织胺、胆碱能兴奋剂等,但内因子对刺激反应的程度与胃酸分泌封无关。正常情况下内因子不被蛋白分解酶和胃酸所破坏。
检查方法
内因子缺乏检测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有内因子缺乏的方法。
判断人体是否有内因子缺乏,以避免因内因子缺乏导致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或饮食中缺乏4~5年后才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征象,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如能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内因子
内因子作用是什么,缺乏时,将引起什么?
作用:
内因子:胃底腺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体。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体与末段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或饮食中缺乏4~5年后才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征象,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
扩展资料
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贫血的病因
1、摄入量不足: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未及时添加辅食者,其乳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极少,导致婴儿发病。胎儿可以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如孕妇在妊娠期间缺乏维生素B12。新生儿出生时贮存明显减少。婴儿贮存于肝内的维生素B12,贮存量过低,而摄入量不足,则更易致病。
2、需要量增加:新生儿、未成熟儿和婴儿因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B12的需要量相应增加,如摄入量不足,则易致病。严重感时因维生素B12的消耗增加,如摄入量不敷所需,亦可导致发病。
3、吸收饿运转障碍:食物中的维生素B12进入胃内,必须先与由胃底部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结合,成为B12-糖蛋白复合物,然后在回肠末端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循环,运送到肝内贮存。上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异常均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 包括:去除病因;注意休息,多食肉类仞物才新鲜花绿叶蔬菜,以增加维生素B12和叶酸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和叶酸;前者第周肌内注射500-1000微克连续数周(2-4周),以后每个月肌内注射500-1000微克,后者第天15-30毫克口吸取,2-4周为一疗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因子缺乏检测
胃液中内因子指什么?
胃液中内因子指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B12是肠道吸收的必需因子。
内因子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与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缺乏内因子会造成患者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分泌内因子外,胃壁细胞还分泌胃酸。
胃腺体含有多种细胞,除胃壁细胞外,还有分泌胃蛋白酶原的主细胞、分泌粘液的粘液细胞、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分泌5-羟色胺的EC细胞。
W.B.Castle认为,治疗恶性贫血的有效因子,需要食物中的某种成分——外因子(extrinsicfactor)与胃液中的必要成分——内因子两者结合才能被吸收,使红细胞成熟。外因子即为B12。外科胃切除后,不能生成内因子时即发生恶性贫血。内因子(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万,约含1/3的糖。
扩展资料:
内因子参考值:内因子分泌应700单位/h(VB12法)。
正常值:
萎缩性胃炎内因子可降低到600单位/h以下。
此试验可以帮助鉴别伴恶性贫血胃萎缩与单纯性胃酸缺乏症。因胃萎缩病人内因子减低,而单纯性胃酸缺乏症内因子可正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因子
内因子促进什么物质吸收
内因子促进维生素吸收。
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B12是肠道吸收的必需因子。
W.B.Castle(1927)认为,治疗恶性贫血的有效因子,需要食物中的某种成分——外因子(extrinsic factor)与胃液中的必要成分——内因子两者结合才能被吸收,使红细胞成熟。外因子即为B12。外科胃切除后,不能生成内因子时即发生恶性贫血。内因子(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万,约含1/3的糖。
正常值:萎缩性胃炎内因子可降低到600单位/ h以下。此试验可以帮助鉴别伴恶性贫血胃萎缩与单纯性胃酸缺乏症。因胃萎缩病人内因子减低,而单纯性胃酸缺乏症内因子可正常。
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的原因:
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而出现的贫血,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的原因包括进食不足、慢性胃部、急性失血等。
1、进食不足:可能是由于进食不足而引起的,如平时比较挑食,不爱吃水果、蔬菜以及新鲜的肉类,可能会出现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的情况。
2、慢性胃部:可能是患者存在慢性胃病,使患者的内因子缺乏,从而不能使B12活化为甲钴胺进行利用,而导致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的情况出现。
3、急性失血:可能是患者发生急性失血而导致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
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因为新鲜的蔬菜、肉、蛋、奶中叶酸含量比较高,而动物的肝脏、肾脏、肉类、鱼类、蛋类以及乳类食品中含有维生素B12比较多,因此根据缺乏的物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进食叶酸或B12高的食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