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宋史》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2)
  • 2、《宋史》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第二百五十(3)
  • 3、《宋史》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 4、在党项的攻击下覆灭的温末政权,为什么会多次转移?
  • 5、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

《宋史》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2)

者龙凡十三族,而六族附迷般嘱及日逋吉罗丹。西凉府既闻罗支遇害,乃率龛谷、兰州、宗哥、觅诺诸族攻者龙六族,六族悉窜山谷中,诏使者安集之。六谷诸豪乃议立罗支弟厮铎督为首领。且言铎督刚决平恕,每会戎首,设觞豆饮食必先卑者,犯令虽至亲不贷,数更战讨,威名甚著。诏授铎督盐州防御使、灵州西面沿边都大巡检使。上以迁党未平,藉其腹背攻制,遂加铎督朔方军节度、押蕃落等使、西凉府六谷大首领。

泾原路言陇山县王、狸、延三族归顺。又渭州言龛谷、懒家族首领尊毡磨壁余龙及便嘱等献名马,愿率所部助讨不附者;又言西凉市马道出本族,自今保无他虞。诏赐马直,以便嘱等为郎将。石、隰州又言河西诸蕃四十五族内附。其年,迁党寇永宁,为药令族合苏击败之,斩首百余级。镇戎军上言,先叛去蕃官茄罗、兀赃、成王等三族及〈者多〉移军主率属归顺,请献马赎罪,特诏宥之。

二年,厮铎督遣其甥呵昔来贡,仍上与赵德明战斗功状;又言蕃帐周斯那支有智勇,久参谋议,请授以六谷都巡检使。上嘉奖,从其请,仍赐茶彩。又追录潘罗支子失吉为归德将军,厚赐器币;者龙七族首领有捍寇之劳,并月给千钱。旧制,弓矢兵器不入外夷。时西凉样丹族上表求市弓矢,上以样丹宣力西陲,委以捍蔽,特令渭州给赐。因别赐厮铎督,以重恩意。

三年,又以者龙族合穷波、党宗族业罗等为本族首领、检校太子宾客,皆铎督外姻也。铎督遣安化郎将路黎奴来贡。黎奴病于馆,特遣尚医视疗。及卒,上怜之,厚加赗给。五月,铎督又言部落疾疫。诏赐白龙脑、犀角、硫黄、安息香、白紫石英等药,凡七十六种。使者感悦而去。又制加铎督检校太傅,其族帐李波逋等四十九人为检校太子宾客,充本族首领。铎督遣所部波机进卖马,因言积官奉半岁,乞就京给赐市所须物,从之。渭州言妙娥、延家、熟嵬等族率三千余帐、万七千余口及羊马数万款塞内附。诏遣使抚劳之,赐以袍带茶彩,仍以折平族首领撒逋渴为顺州刺史,充本族都军主。是年,宗家、当宗、章迷族来贡,移逋、攃父族归附。九月,诏释西面纳质戎人。先是,诸蕃有钞劫为恶尝经和断者,恐异时复叛,故收其子弟为质,乃有禁锢终身者。上悯而纵之,族帐感恩,皆稽颡自誓不为边患。四年,边臣言赵德明谋劫西凉,袭回鹘。上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顺,思抚宁之,乃遣使谕厮铎督令援结回鹘为备,并赐铎督茶药、袭衣、金带及部落物有差。铎督奉表谢。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宗哥族大首领温逋等来贡。三年,西凉府觅诺族瘴疫,赐首领温逋等药。四年,厮铎督遣增蔺毡单来贡,赐紫方袍。五年,又遗其子来贡。其年,者龙族都首领舍钦波遣使诣阙献马,求赐印。诏从其请,仍优赍之。七年,知秦州张佶置大落门新砦。先是,佶欲近渭置采木场,蕃族闻之,即徙帐去。佶不能遂抚之,戎人辄悔,因乡导钞劫,佶深入掩击,悉败走。至是求和,佶不许。

三月,秦州曹玮言熟户郭厮敦、赏样丹皆大族,样丹辄作文法谋叛,厮敦密以告,约半月杀之,至是,果携样丹首来。上以厮敦阴害样丹,不欲明加恩奖,以疑惧诸族。时方议筑南使城,遂以厮敦献地为名,诏授顺州刺史。先是,张佶深入蕃境,边事数扰。及玮破鱼角蝉,戮赏样丹二酋,由是前拒王师者伏匿避罪,玮诱召之,许纳罚首过。既而至者数千人,凡纳马六十匹,给以匹彩。或以少为诉者,玮叱之曰:"是赎罪物,汝辈敢希利耶!"戎族闻之,皆畏服。八月,曹玮言伏羌砦厮鸡波与宗哥族李磨论聚为文法,领兵趣之,悉溃散,夷其城帐。九月,玮又言宗哥唃厮啰、羌族马波叱腊鱼角蝉等率马衔山、兰州、龛谷、毡毛山、洮河、河州羌兵至伏羌砦三都谷,即率兵击败之,逐北二十里,斩馘千余级,擒七人,获马牛、杂畜、衣服、器仗三万三千计。吹麻城张族都首领张小哥以功授顺州刺史。玮又言永宁砦陇波、他厮麻二族召纳质不从命,率兵击之,斩首二百级。十一月,诏给秦州七砦熟户首领、都军主以下百四十六人告身。

天禧元年,诏以冶坊砦都首领郭厮敦为本族巡检,赋以奉禄。又补大马家族阿厮铎为本族军主。十月,秦州部署言鬼留家族累岁违命,讨平之。二年,又言吹麻城及河州诸族皆破宗哥文法来附。唃厮啰少衰,数为啰瞎力骨所困,今还旧地。诸砦羌族及空俞、厮鸡波等纳质者凡七百五十六帐。

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本名欺南陵温逋。篯逋犹赞普也,羌语讹为篯逋。生高昌磨榆国,既十二岁,河州羌何郎业贤客高昌,见厮啰貌奇伟,挈以归,置(缺)心城,而大姓耸昌厮均又以厮啰居移公城,欲于河州立文法。河州人谓佛"唃",谓儿子"厮啰",自此名唃厮啰。于是宗哥僧李立遵、邈川大酋温逋奇略取厮啰如廓州,尊立之。部族浸强,乃徙居宗哥城,立遵为论逋佐之。

立遵或曰李遵,或曰李立遵,又曰郢成蔺逋叱。论逋者,相也。立遵念贪,且喜杀戮,国人不附,既与曹玮战三都谷不胜,又袭西凉为所败。厮啰遂与立遵不协,更徙邈川,以温逋奇为论逋,有胜兵六七万,与赵德明抗,希望朝廷恩命。知秦州张佶奏请拒绝。泾原钤辖曹玮上言,宜厚唃厮啰以扼德明。而立遵屡表求赞普号,朝议以赞普戎王也,立遵居厮啰下,不应妄予,乃用厮铎督恩例,授立遵保顺军节度使,赐袭衣、金带、器币、鞍马、铠甲等。

大中祥符八年,厮啰遗使来贡。诏赐锦袍、金带、器币、供帐什物、茶药有差,凡中金七千两,他物称是。其年,厮啰立文法,聚众数十万,请讨平夏以自效。上以戎人多诈,或生他变,命周文质监泾原军,曹玮知秦州兼两路沿边安抚使以备之。宗哥城东南至永宁九百一十五里,东北至西凉府五百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东至兰州三百里,南至河州四百一十五里。又东至龛谷五百五十里,又西南至青海四百里,又东至新渭州千八百九十里。九年,厮啰、立遵等献马五百八十二匹。诏赐器币总万二千计以答之。数使人至秦州求内属。

明道初,即授厮啰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授逋奇归化将军。已而逋奇为乱,囚厮啰置阱中,出收不附己者,守阱人间出之。厮啰集兵杀逋奇,徙居青唐。

景祐中,以厮啰为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岁以奉钱令秦州就赐。元昊侵略其界,兵临河湟,厮啰知众寡不敌,壁鄯州不出,阴间元昊,颇得其虚实。元昊已渡河,插帜志其浅,厮啰潜使人移植深处以误元昊。及大战,元昊溃而归,士视帜渡,溺死十八九,所卤获甚众。自是,数以奇计破元昊,元昊遂不敢窥其境。及元昊取西凉府,潘罗支旧部往往归厮啰,又得回纥种人数万。厮啰居鄯州,西有临谷城通青海,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鄯州贸卖,以故富强。

宝元元年,加保顺军节度使,仍兼邈川大首领。时以元昊反,遣左侍禁鲁经持诏谕厮啰,使背击元昊以披其势,赐帛二万匹。经还,以劳擢阁门祗候。厮啰奉诏出兵向西凉,西凉有备,厮啰知不可攻,捕杀游逻数十人亟还,声言图再举。元昊既屡寇边,仁宗召对鲁经,欲再遣,经固辞,贬经为左班殿直。募敢使者,屯田员外郎刘涣应诏。涣至,斯啰迎导供帐甚厚,介骑士为先驱,引涣至庭。厮啰冠紫罗毡冠,服金线花袍、黄金带、丝履,平揖不拜,延坐劳问,称"阿舅天子安否"。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曰兔年如此,马年如此。涣传诏,已而厮啰召酋豪大犒,约尽力无负,然终不能有大功。后累加恩兼保顺河西节度使、洮凉两州刺史,又加阶勋检校官、功臣、食邑,赐器币鞍勒马。

嘉祐三年,摖罗部阿作等叛厮啰归谅诈,谅祚乘此引兵攻掠境上,厮啰与战败之,获酋豪六人,收橐驼战马颇众,因降陇逋、公立、马颇三大族。会契丹遣使送女妻其少子董毡,乃罢兵归。

治平二年夏,羌邈奔及阿叔溪心以陇、珠、阿诺三城叛谅祚归厮啰,厮啰不礼,乃复归谅祚,请兵还取所献地,谅祚不之罪,为出万余骑随邈奔、溪心往取,不能克,但取邈川归丁家五百余帐而还。厮啰其年冬死,年六十九,第三子董毡嗣。

董毡母曰乔氏,厮啰三妻。乔氏有色,居历精城,所部可六七万人,号令明,人惮服之。方董毡少时,择酋长子年与董毡相若者与之游,衣服饮食如一,以此能附其众。董毡自九岁厮啰为请于朝,命为会州刺史,而乔氏封太原郡君。其二妻皆李立遵女也,生瞎毡及磨毡角。立遵死,李氏宠衰,斥为尼,置廓州,锢其子瞎毡。磨毡角结母党李巴全窃载其母奔宗哥,厮啰不能制,磨毡角因抚有其众。李氏以宝元二年恩赐紫衣。磨毡角亦累奉贡,初补严州团练使,后以思州团练使卒。所部立其子瞎撒欺丁,李氏惧孤弱不能守,乃献皮帛、入库廪文籍于厮啰,厮啰因受之。嘉祐三年,命欺丁为顺州刺史。瞎毡居龛谷,屡通贡,授澄州团练使,先卒。子木征居河州,母弟瞎吴叱居银川。

厮啰地既分,董毡最强,独有河北之地,其国大抵吐蕃遗俗也。怀恩惠,重财货,无正朔。市易用五谷、乳香、硇砂、罽毯、马牛以代钱帛。贵虎豹皮,用缘饰衣裘。妇人衣锦,服绯紫青绿。尊释氏。不知医药,疾病召巫觋视之,焚柴声鼓,谓之"逐鬼"。信咒诅,或以决事,讼有疑,使诅之。讼者上辞牍,藉之以帛,事重则以锦。亦有鞭笞杻械诸狱具。人喜啖生物,无蔬茹醯酱,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茶。居板屋,富姓以毡为幕,多并水为秋迁戏。贡献谓之"般次",自言不敢有贰则曰"心白向汉"云。其后,河州、武胜军诸族浸骄,闭于阗诸国朝贡道,击夺般次。诏边将问罪。已而董毡遣使奉贡入谢,上慰纳焉。

初,厮啰死,董毡嗣为保顺军节度使、检校司空。神宗即位,加太保,进太傅。熙宁元年,封其母安康郡太君,以其子蔺逋比为锦州刺史。三年,夏人寇环庆,董毡乘虚入其境,大克获。赐玺书袍带奖激之。王韶既定熙河,其首领青宜结鬼章寇河州踏白城,景思立死焉。帝命边臣招来之。十年,以鬼章及阿里骨皆为刺史。董毡贡真珠、乳香、象牙、玉石、马,赐以银、彩、茶、服、缗钱,改西平节度使,遣供奉官郭英赍诏书、器币至其国。

方鬼章犯境时,列帐讷儿温及禄尊率部族叛附之。既来降,又阴与董毡通。元丰初,诏知岷州种谔集酋长斩之,以妻女田产赐降将俞龙珂。二年,遣景青宜党令支贡方物,以令支为珍州刺史,赐董毡钱万缗,银彩千计。三年,邈川城主温讷支郢成及叔溪心、弟阿令京等款塞,以郢成为会州团练使,溪心内殿崇班,令京西头供奉官,余族人皆殿直奉职。

四年,王师讨夏,会其兵。董毡遣酋长抹征等率三万人赴党龙耳江及陇、朱、珂诺,又集六部兵十二万,约以八月分三路与官军会。帝以其协济军威,事功可纪,由常乐郡公进封武威郡王,鬼章、阿里骨、党令支皆团练使,心牟钦毡、阿星、李叱腊钦为刺史。

夏人欲与之通好,许割赂斫龙以西地,云如归我,即官爵恩好一如所欲。董毡拒绝之,训整兵甲,以俟入讨,且遣使来告。帝召见其使,使归语董毡尽心守圉;每称其上书情辞忠智,虽中国士大夫存心公家者不过如此。知邈川事力固不足与夏人抗,但欲解散其谋,使不与结和而已,故终不能大有功。

哲宗立,加检校太尉。元祐元年,卒。蔺逋叱已死,养子阿里骨嗣。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第二百五十(3)

二年四月,侁等于银州北破悉利诸族,斩首三千六百余级,生擒八十人,俘老小一千四百余口,器甲一百八十六,枭伪署代州刺史折罗遇并弟埋乞,获马牛羊三万计。五月,又于开光谷西杏子平破保寺、保香族,追奔二十余里,斩首八百余级,枭其首领埋乜已等五十七人,生擒四十九人,俘其老小三百余人,获牛羊马驴凡四千余计。又破保、洗两族,俘三千人,降五十五族,获牛羊八千计。

侁等又言,麟州及三族砦羌人二千余户皆降,酋长折御乜等六十四人献马首罪,愿改图自效,为国讨贼,遂与部下兵入浊轮川,斩贼首五十级、酋豪二十人,李继迁及三族砦监押折御乜皆遁去。旋命内客省使郭守文自三交乘驿亟往,与王侁等同领边事。五月,王侁、李继隆等又破银州杏子平东北山谷内没邵、浪悉讹等族,及浊轮川东、兔头川西诸族,生擒七十八人,枭五十九人,俘二百三十六口,牛羊驴马千二百六十,招降千四百五十二户。

六月,夏州尹宪等引兵至盐城,吴移、越移等四族来降,宪等抚之。岌伽罗腻十四族拒命,宪等纵兵斩首千余级,俘擒百人,焚千余帐,获马牛羊七千计。又降银麟夏等州、三族砦诸部一百二十五族,合万六千一百八十九户。酋豪折御乜穷蹙来归,守文置之部下。又夏州咩嵬族魔病人乜崖在南山族结党为寇,招怀不至,擒斩之,枭首徇众,并灭其族。又府州女乜族首领来母崖男社正等内附,因迁居茗乜族中。

七月,赐宥州界咩兀十族首领、都指挥使遇乜布等九人敕书,以安抚之。十一月,以勒浪族十六府大首领屈遇、名波族十二府大首领浪买当丰州路最为忠顺,及兀泥三族首领佶移等、女女四族首领杀越都等归化,并赐敕书抚之。

端拱元年三月,火山军言河西羌部直荡族内附。二年四月,夏州赵保忠言:"臣准诏市马,已获三百匹,其宥州御泥布、啰树等二族党附继迁,不肯卖马,臣遂领兵掩杀二百余人,擒百余人,其族即降,各已安抚。"诏书奖谕之。十月,继迁寇会州熟仓族,为其首领咩〈口悉〉率来离诸族击走之。

淳化元年,藏才三族都判啜尾卒,其子啜香来请命,乃令代其父。二年七月,以黄乜族降户七百余散于银、夏州旧地处之。八月,李继迁居王庭镇,赵保忠往袭之,继迁奔铁斤泽,貌奴、猥才二族夺其牛畜二万余。十一月,继迁寇熟仓族,刺史咩〈口悉〉率来离诸族击退之。先是,兀泥大首领泥中佶移内附,诏授慎州节度,俄复归继迁,其长子突厥罗与首领黄罗至是以千余帐降,府州折御卿以闻,降诏慰谕之。赵保忠又袭破宥州御泥布、啰树二族,寻各降之,以其朋附继迁,来上。

四年三月,直荡族大首领啜尾、子河〈氵义〉大首领马一并来贡,诏以啜尾叔罗买为本族都监,又啜尾下首领十人、马一下首领十二人皆赐锦袍、银带、器币。是年,郑文宝献议禁青盐,羌族四十四首领盟于杨家族,引兵骑万三千余人入寇环州石昌镇,知环州程德玄等击走之。因诏屯田员外郎、知制诰钱若水驰驿诣边,驰其盐禁,由是部族宁息。十二月,盐州羌人酋长巢延渭为本州刺史。是年,藏才西族大首领罗妹来贡。

五年正月,以绥州羌酋苏移、山海〈口夜〉、母驮香三人并为怀化将军,野利、嵬名乜屈、啜泥三人并为归德郎将。四月,府州折御卿言:银、夏州管勾生户八千帐族悉来归附,录其马牛羊万计。邈二族大首领崖罗、藏才东族首领岁啰啜克各遣其子弟朝贡。六月,继迁所驱胁内属戎人橐驼路熟藏族首领乜遇率部族反攻继迁,其弟力战而死,既败继迁之众,复来归附。以遇为检校司空,领会州刺史。是年,兀泥族首领黄罗内附,以为怀化将军,领昭州刺史。

至道元年四月,以勒浪嵬女儿门十六府大首领马尾等内附,以马尾为归德大将军、领恩州刺史,以勒浪树李儿门首领没崖为安化郎将,副首领遇兀为保顺郎将。六月,赐庆州界首领顺州刺史李奉明、澄州刺史李彦咩、盐州刺史巢延渭、演州刺史李顺忠、环州界首领会州刺史乜遇及灵州界并河外保安、保靖、临河、怀远、定远五镇等部敕书慰抚之。七月,睡泥族首领你乜逋令男诣灵州,言族内七百余帐为李继迁劫略,首领〈口岸〉逋一族奔往萧关,你乜逋一族乞赐救助,诏赐以资粮。环州熟仓族癿遇略夺继迁牛马三十余,继迁令人招抚之,癿遇答云:"吾一心向汉,誓死不移。"诏以遇为会州刺史,赐帛五十匹、茶五十斤。

二年三月,以府州界五族大首领折突厥移为安远大将军,父死来请命也。六月,勒浪族副首领遇兀等百九十三人归附,贡马七匹。遇兀旧隶契丹,淳化初,迁族帐于府州界,东至河百五十里,南至府州三百里,至是,始朝贡。上召问慰劳,赐锦袍银带。遇兀言部族多良马,今始来朝,所贡未备。上曰:"吾嘉尔忠顺之节,慕化来归,固不以多马为意也。"

七月,李继隆出讨继迁,赐麟府州兀泥巾族大首领突厥罗、女女杀族大首领越都、女女梦勒族大首领越移、女女忙族大首领越置、女女籰儿族大首领党移、没儿族大首领莫末移、路乜族大首领越移、细乜族大首领庆元、路才族大首领罗保、细母族大首领罗保保乜凡十族敕书招怀之。闰七月,怀安镇羌诱诸族寇庆州,监军赵继升率师击败之,斩首三百级,获羊马千计。

三年二月,泥巾族大首领名悉俄,首领皆移、尹遇、崔保罗、没佶,凡五人来贡马。名悉俄等旧皆内属,因李继迁之叛,徙居河北,今复来贡。

咸平元年三月,熟仓族癿遇来朝,真宗嘉其诚节,亲见抚劳,赐以器币。十月,兀泥族大首领、昭州刺史黄罗对于崇德殿。兀泥族在青冈岭、三角城、龙马川,领族帐千五百户,初隶继迁,俄投府州,淳化中数败契丹,及与继迁相攻击。及继迁内附,黄罗惧,北徙过黄河。今还旧地,遂入贡,且言继迁既受朝命,不敢侵伐。上面加奖慰,赐赍甚厚。十二月,诏直荡族大首领鬼啜尾于金家堡置渡,令诸族互市。

二年正月,以咩逋族开道使泥埋领费州刺史。十月,以勒浪族十六府大首领、归德大将军、恩州刺史马泥领本州团练使。十一月,藏才八族大首领皆赏罗等来献名马。四年七月,以会州刺史癿遇为保顺郎将,苏家族屈尾、鼻家族都庆、白马族埋香、韦移族都香为安化郎将。九月,环州言,继迁所掠羌族嵬逋等徙帐来归,又继迁诸羌族明叶示及扑咩、讹猪等首领率属内附,并令给善地处之。其年,卑宁族首领喝邻半祝贡名马,自称有精骑三万,愿备驱策。有诏慰奖,厚偿其直。

五年,咩逋族开道使、费州刺史泥埋遣子城逋入贡,上嘉泥埋数与继迁战斗有劳,授锦州团练使,以其族弟屈子为怀化将军充本族指挥使,城逋为归德将军充本族都巡检使,余首领署军主以下名识者凡十数人。又以黑山北庄郎族龙移为安远大将军,昧克为怀化将军。八月,河西教练使李荣等向化。其年,羌寇抄金明县,李继周击走之。

十月,诏河西戎人归投者迁内地,给以闲田。时勒厥麻等三族千五百帐以浊轮砦失守,越河内属,分处边境。边臣屡言勒厥麻往来贼中,恐复叛去,乃徙置宪州楼烦县,遣使赐金帛抚慰。十二月,咩逋族遣使来贡。上闻贺兰山有小凉、大凉族甚盛,常恐与继迁合势为患,近知互有疑隙,辄相攻掠,朝廷欲遂抚之。乃召问咩逋使者,因其还特诏赐之,以激其立效。上又谓枢密使王继英等曰:"边臣言迁贼举兵,屡为龙移、昧克所败。此族在黄河北数万帐,或号庄郎昧克,常以马附藏才入贡,颇勤外御。"六年,遂降诏奖慰之。二月,叶市族啰埋等持继迁伪署牒率百余帐来归,以啰埋为本族指挥使,啰胡为军使。邠宁部署言牛羊、苏家等族杀继迁族帐有功,上曰:"此族恃远与险,久为贼援,屡遣边吏招谕,近闻有志内附,尚疑其诈,果能格斗立效。"诏厚赐首领等茶彩以奖激之。泾原部署言,者龙移卑陵山首领厮敦琶遣使称已集本族骑兵,愿随军讨贼。

三月,以咩逋族首领泥埋领鄯州防御使,充灵州河外五镇都巡检使。时潘罗支已授河西节制,上以泥埋实与罗支犄角捍贼,故加恩宠。是月,绥州羌部军使拽臼等百九十五口内属。原州熟户裴天下等请率族兵掩击迁党移湖等帐,来求策应,部署司不报。上以戎人宣力御贼,不应沮之,即诏谕诸路以精甲策应。环州酋长苏尚娘击贼有劳,及屡告贼中机事,以为临州刺史,赐锦袍银带。环庆部署张凝言:"内属戎人兴贼界错居,屡为胁诱。臣领兵离木波镇直凑八州原下砦,招降岑移等三十二族,又至分水岭降麻谋等二十一族,柔远镇降巢迷等二十族,遂抵业乐,降〈者多〉树罗家等一百族,合四千八十户,第给袍带物彩,慰遣还帐。"

《宋史》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外国八

○吐蕃(唃厮啰 董毡 阿里骨 瞎征 赵思忠)

吐蕃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讹故谓之吐蕃。唐贞观后,常来朝贡。至德后,因安、史之乱,遂陷河西、陇右之地。大中三年,其国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及石门等七关来归。四年,又克成、维、扶三州。五年,其国沙州刺史张义潮以瓜、沙、伊、肃十一州之地来献。唐末,瓜、沙之地复为所隔。然而其国亦自衰弱,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自仪、渭、泾、原、环、庆及镇戎、秦州暨于灵、夏皆有之,各有首领,内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凉州虽为所隔,然其地自置牧守,或请命于中朝。

天成中,权知西凉府留后孙超遣大将拓拔承诲来贡,明宗召见,承诲云:"凉州东距灵武千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旧有郓人二千五百为戍兵,及黄巢之乱,遂为阻绝。超及城中汉户百余,皆戍兵之子孙也。其城今方幅数里,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即授超凉州刺史,充河西军节度留后。乾祐初,超卒,州人推其土人折逋嘉施权知留后,遣使来贡,即以嘉施代超为留后。

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其州帅稍失民情,则众皆啸聚。城内有七级木浮图,其帅急登之,绐其众曰:"尔若迫我,我即自焚于此矣。"众惜浮图,乃盟而舍之。周广顺三年,始以申帅厚为河西节度。帅厚初至凉州,奏请授吐蕃首领折逋支等官,并从之。显德中,师厚为其所迫,擅还朝,坐贬。凉州亦不复命帅。

建隆二年,灵武五部以橐驼良马致贡,来离等八族酋长越嵬等护送入界,敕书奖谕。秦州首领尚波于伤杀采造务卒,知州高防捕系其党四十七人,以状闻。上乃以吴廷祚为雄武军节度代防安辑之,令廷祚赍敕书赐尚波于等曰:"朝廷制置边防,抚宁部落,务令安集,岂有侵渔?曩者秦州设置三砦,止以采取材木,供亿京师,虽在蕃汉之交,不妨牧放之利。汝等占据木植,伤杀军人。近得高防奏汝等见已拘执,听候进止。朕以汝等久输忠顺,必悔前非,特示怀柔,各从宽宥。已令吴廷祚往伸安抚及还旧地。所宜共体恩旨,各归本族。"仍以锦袍银带赐之,尚波于等感悦。是年秋,乃献伏羌地。

乾德四年,知西凉府折逋葛支上言:"有回鹘二百余人、汉僧六十余人自朔方路来,为部落劫略。僧云欲往天竺取经,并送达甘州讫。"诏褒答之。五年,首领闾逋哥、督廷、督南、割野、麻里六人来贡马。开宝六年,凉州令步奏官僧吝毡声、逋胜拉蠲二人求通道于泾州以申朝贡,诏泾州令牙将至凉州慰抚之。八年,秦州大石、小石族寇土门,略居民,知州张炳击走之。

太平兴国二年,秦州安家族寇长山,巡检使韦韬击走之。三年,秦州诸族数来寇略三阳、{广禾}穰、弓门等砦,监军巡检使周承瑨、任德明、耿仁恩等会兵击败之,斩首数十级,腰斩不用命卒九人于境上。太宗乃诏曰:"秦州内属三族等顷慕华风,聿求内附,俾之安辑,咸遂底宁。近闻乘蕃育之资,稔寇攘之志,敢忘大惠,来挠边疆。岂朕信之未孚,而吏抚之不至?并蠲衅咎,特示威怀。今后或更剽剠,吏即捕治,置之于法,不须以闻。"是年,又寇八狼砦,巡检刘崇让击败之,枭其帅王泥猪首以徇。三月,小遇族寇庆州,知州慕容德丰击走之。八年,诸种以马来献,太宗召其酋长对于崇政殿,厚加慰抚,赐以束帛,因谓宰相曰:"吐蕃言语不通,衣服异制,朕常以禽兽畜之。自唐室以来,颇为边患。以国家兵力雄盛,聊举偏师,便可驱逐数千里外。但念其种类蕃息,安土重迁,倘因攘除,必致杀戮,所以置于度外,存而勿论也。"九年秋,秦州言蕃部以羊马来献,各已宴犒,欲用茶绢答其直。诏从之。

淳化元年,秦州大、小马家族献地内附。二年,权知西凉州、左厢押蕃落副使折逋阿喻丹来贡。先是,殿直丁惟清往凉州市马,惟清至而境大丰稔,因为其所留。灵州命蕃落军使崔仁遇往迎惟清。又吐蕃卖马还过灵州,为党项所略,表诉其事,因请留惟清至来年同入朝。诏答之。四年,阿喻丹死,以其弟喻龙波为保顺郎将代其任。五年,折平族大首领、护远州军铸督延巴率六谷诸族马千余匹来贡。既辞,复挝登闻鼓,言仪州八族首领逋波鵄等侵夺地土。上降敕书告谕之。知秦州温仲舒上言,每岁伐木,多为蕃族攘夺,今已驱其部落于渭北。太宗虑生边患,乃以知凤翔薛惟吉对易其任,语见《惟吉传》。是年春,知西凉府左厢押蕃落副使折逋喻龙波、振武军都罗族大首领并来贡马。

至道元年,凉州蕃部当尊以良马来贡,引对慰抚,加赐当尊虎皮一,欢呼致谢。二年四月,折平族首领握散上言,部落为李继迁所侵,愿会兵灵州以备讨击,赐币以答之。七月,西凉府押蕃落副使折逋喻龙波上言,蕃部频为继迁侵略,乃与吐蕃都部署没暇拽于会六谷蕃众来朝,且献名马。上厚赐之。是岁,凉州复来请帅,诏以丁惟清知州事,赐以牌印。

咸平元年十一月,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逋游龙钵来朝。游龙钵四世受朝命为酋,虽贡方物,未尝自行,今始至,献马二千余匹。河西军即古凉州,东至故原州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浑、兰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界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周回平川二千里。旧领姑臧、神乌、蕃禾、昌松、嘉麟五县,户二万五千六百九十三,口十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三。今有汉民三百户。城周回十五里,如凤形,相传李轨旧治也。皆龙钵自述云。诏以龙钵为安远大将军。

二年,以仪州延蒙八部都首领渴哥领化州刺史,首领透逋等为怀化郎将。四年,知镇戎军李继和言,西凉府六谷都首领潘罗支愿戮力讨继迁,请授以刺史,仍给廪禄。经略使张齐贤又请封六谷王兼招讨使。上以问宰相,皆曰:"罗支已为酋帅,授刺史太轻;未领节制,加王爵非顺;招讨使号不可假外夷。"乃以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时西凉使来,且言六谷分左右厢,左厢副使折逋游龙钵实参罗支戎事。朝廷方务绥怀,又以龙钵领宥州刺史,六族首领褚下箕等三人为怀化将军。其年,潘罗支遣部下李万山率兵讨贼,贻书继和请师期。先是,遣宋沆、梅询等为安抚使、副,未行,上谓宰相曰:"朕看《盟会图》,颇记吐蕃反覆狼子野心之事。今已议王超等领甲马援灵州,若难为追袭,即灵州便可制置,沆等不须遣,止走一使以会兵告之。"

五年十月,罗支又言贼迁送铁箭诱臣部族,已戮一人、絷一人,听朝旨。诏褒谕之,听自处置。十一月,使来,贡马五千匹。诏厚给马价,别赐彩百段、茶百斤。六年,又遣咩逋族蕃官成逋驰骑至镇戎军,请会兵讨贼。边臣疑成逋诈,护送部署司,成逋惧,逸马坠崖死。上闻,甚叹息之,曰:"此泥埋之子,族人畏其勇,父子皆有战功,凡再诣阙,朕皆召见,奖其向化。"诏劾镇戎官吏,仍令渭州以礼葬之。其年,原、渭蕃部三十二族纳质来归。罗支又遣蕃官吴福圣腊来贡,表言感朝廷恩信,愤继迁倔强,已集骑兵六万,乞会王师收复灵州。乃以罗支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赐以铠甲器币。又以吴福圣腊为安远将军,次首领兀佐等七人为怀化将军。罗支屡请王师助击贼,议者以西凉去渭州限河路远,不可预约师期。上曰:"继迁常在地斤三山之东,每来寇边,及官军出,则已遁去。使六谷部族近塞捍御,与官军合势,亦国家之利。"降诏许之。六月,知渭州曹玮言陇山西延家族首领秃逋等纳马立誓,乞随王师讨贼,以汉法治蕃部,且称其忠。诏授本族军主。八月,者龙族首领来贡名马,上嘉其尝与潘罗支协力抗贼,令复优待之。其年十一月,继迁攻西蕃,遂入西凉府,知州丁惟清陷没。罗支伪降,未几,集六谷诸豪及者龙族合击继迁。继迁大败,中流矢遁死。

景德元年二月,遣其甥厮陀完来献捷。六月,又遣其兄邦逋支入奏,且欲更率部族及回鹘精兵直抵贺兰山讨除残孽,愿发大军援助。诏泾原部署陈兴等候罗支已发,即率众鼓行赴石门策应。邦逋支又言前赐罗支牌印、官告、衣服、器械为贼劫掠,有诏别给罗支;又言修洪元大云寺,诏赐金箔物彩。先是,继迁种落迷般嘱及日逋吉罗丹二族亡归者龙族,而欲阴图罗支。是月,会迁党攻者龙,罗支率百余骑急赴,将议合击,遂为二族戕于帐。诏赠罗支武威郡王,遣使赠恤其家。

在党项的攻击下覆灭的温末政权,为什么会多次转移?

割据凉州150余年的温末政权,在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进行过一次重要的权力转移。一度掌控凉州的折逋氏将权杖交给了更为强势的潘罗支。但即便潘罗支背后有吐蕃六谷部的支持,北方不断崛起的党项部落依旧是个难以忍受的威胁。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党项首领李继迁贡献宋朝重镇灵州(甘肃灵武),更让潘罗支如芒在背。可宋朝对潘罗支屡次要求的联兵攻伐建议一直支吾应对,担心他趁机做大,成为第二个李继迁。

就在北宋首鼠两端之时,李继迁举全族之力,雷霆压顶一般南下,奔凉州而来。

潘罗支的诡诈

咸平六年(1003年)十一月,党项首领李继迁举全族之力,兵发凉州(武威)城。

党项对河西重镇凉州觊觎已久,自从潘罗支多次拒绝党项的拉拢,坚定奉行联宋政策后,李继迁就憋足了劲,准备鲸吞凉州。

党项大军以雷霆压顶之势前来,潘罗支闭着眼睛也能猜出进军路线。因为,凉州北面靠近腾格里沙漠,并不适合大军行动,从灵州到凉州能先择的道路就那么几条。

两军在几百里的平原上,阻击与反阻击,围歼与反围歼的战斗连续展开。杀奔凉州的李继迁根本没用什么计谋,占据绝对优势的党项军,只要平推过去,胜负立现。

在连续突破了几道防线后,党项军队渐渐将六谷部联军挤压在凉州城内。潘罗支就是有通天之计,也无法填平绝对实力上的差距。面对李继迁堂堂正正的阳谋,他也只能凭借凉州高大的城墙进行防御。

战争形态中,最为残酷的城垣攻防战开启了。

党项部队发起了海浪般的攻势,本来就人数劣势的凉州军队,只能在狂攻下苦苦支撑。潘罗支不得不亲自上城激励士气,但倒在他身边的军卒却越来越多。党项军队的战斗力和使用攻城器械的熟练程度,远超他的预期。

他并不知道,党项早就得到了辽国的支援。在辽与北宋交战的过程中,辽国学到了不少攻城器械的使用诀窍。而这些技巧又被党项人学去用在了凉州攻城战中。

李继迁

围攻月余后,李继迁趁凉州军疲惫不堪之机,派敢死队偷袭攀上城头。旋即从内部打开城门,早有准备的党项部队像潮水一般涌入凉州城。

巷战中,北宋在派到凉州知事的也死于乱军。潘罗支见到凉州城破,只得向李继迁表示愿意投降。

得到这个消息,李继迁非常高兴。他早就想利用潘罗支的影响力,来招降六谷部和周边的吐蕃部落。所以,他对于前来投降的潘罗支非常客气。两人在城外党项的大帐中相谈甚欢,潘罗支上缴了宋朝授予的牌印、官告等物,李继迁则以兄弟相称。

在一边冷眼旁观的谋士张浦看出了端倪,他提醒道:潘罗支枭雄也,必不能甘居人下,不如借此机会除之。但李继迁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他们已经是穷途末路,掀不起什么浪花。

党项军队停止进攻后,潘罗支借口安抚百姓,招降周边部落,回到了城中。他马上派心腹出城联络,周边的吐蕃部落余众,很快集合了几万人的部队。但潘罗支心里清楚,这点军队肯定不足,要想彻底击败党项,他还得继续忍耐。为此,他在城中大肆逮捕北宋留下的官兵。同时,又让周边吐蕃军队打着投降的旗号向凉州集结。

李继迁被潘罗支忽悠得云山雾绕,吐蕃军队聚拢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

当潘罗支准备得差不多了,便亲自邀请李继迁入城赴宴。李继迁不听张浦的劝告,带着卫队前往。结果刚进城不久,城内伏兵四起将他困住。城外吐蕃军队也同时发动,趁夜突袭了党项的大营,党项军队毫无防备,被吐蕃骑兵冲得四散奔逃。李继迁此时方知潘罗支是诈降,但为时已晚。所幸,手下亲兵拼死突围,护着他冲出凉州城,向灵州方向撤退。潘罗支早就在去灵州的路上,留下伏兵款待李继迁。党项溃兵到达时,凉州蕃军万箭齐发,箭雨之中,党项士兵纷纷倒毙。一只流矢正中李继迁要害,一代枭雄在离灵州不远,一个叫“三十里井”的地方,含恨而死。

死亡阴影

李继迁的败亡震动了整个西北地区。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道:咸平六年(1003年)十一月:“西面部署言,李继迁劫西,攻陷西凉府,遂出其居人,知凉州殿直丁惟清没焉。”《长编》中还详细记载了他败亡的经过,“李继迁之陷西凉也,都首领潘罗支伪降,继迁受之不疑,未几,潘罗支集六谷蕃部及咱隆族合击之,继迁大败,中流矢,创甚,奔还至灵州界三十里死。”

凉州之战的胜利让潘罗支个人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他却冷静地看到,一次胜利并不能摧垮党项的优势,甚至杀死李继迁也同样没有改变党项强,西凉吐蕃弱局面。他在次年二月,派遣外甥厮陷宪前往宋朝报捷。六月,潘罗支再派遣其兄邦通支、教练使杨超入贡宋朝,请求赏赐修筑城池的器材和工匠,补赐被党项劫掠的牌印、官告、衣服和器械,并再次表达了率领吐蕃、回鹘精兵帮助宋军收复灵州,讨伐党项的愿望。

宋朝君臣看到六谷部和党项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再加上吐蕃部落确有实力,觉得可以成为西北地区的臂助,终于同意了联兵讨伐党项的动议,并下令径源路部署陈兴率所部,前往天都山策应联盟的军事行动。

眼见联合讨伐党项的计划就要成真了,潘罗支真是由衷的高兴。但他不知道,死亡的云影已笼罩在了头上。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他感觉,党项同时面对北宋和河西诸部尚力不能逮。于是,他先缓和了与北宋的关系,以拆散宋朝与凉州吐蕃、甘州回鹊的军事同盟。但对于杀父仇人潘罗支,却必须血债血偿。

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李德明再度出兵攻打凉州,被潘罗支联合兰州、皂谷、宗哥、觅诺诸族击败。

眼见来硬的不行,李德明也开始使用阴谋诡计。他通过生活在灵州的吐蕃族民,联络上了凉州的者龙族部分部落。在党项的威逼利诱下,者龙族属下的迷般嘱、日通吉罗丹二族答应作为内应。

六月,党项军队大举侵袭者龙族的属地,潘罗支得到消息后,只带了百余名侍卫前来了解情况。结果在欢迎宴会上,两族突然发作,刀斧手四起,当场将潘罗支剁为肉泥。

对于潘罗支的死,《宋会要·西凉府》有这样的记载:“去岁六月中,李继迁(此处应为李德明之误)攻者龙族,罗支率随身百骑赴之,仪并兵,攻讨继迁。而族帐养迷般嘱与日道吉罗丹者,先自继迁所亡归者龙族,因率其属杀罗支于其帐。者龙凡十三族,而六族附养迷般嘱及日通吉罗丹。”

有学者考证认为,凉州者龙族部落可能是潘罗支的亲族,也是支持他上位的重要力量,所以潘罗支才会毫不怀疑地只身犯险。

最亲近人的利刃才是最致命的,一代枭雄潘罗支就是死在对亲族的信任之下。古代帝王“称孤道寡”,真称谓一语道破实质。当迈上了权力的巅峰,陪伴你的就只有“孤”和“寡”了。你将不能信任任何人,谁知道他会不会遽然亮出利齿要了你的性命?

潘罗支的死,使六谷部——温末政权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

虽然,六谷部旋即推举其弟厮铎督为凉州政权新一任领袖。但没有了潘罗支的影响力,联合政权内部开始暗流涌动。

厮铎督的坚持

厮铎督继位凉州首领后,首先率领皂谷、兰州、宗哥、觅诺等部族众将谋杀潘罗支的迷般嘱、日通吉罗丹二族,以及者龙族中投附党项的其它四族驱逐。

《宋会要•西凉府》载:“西凉府既闻罗支被害。遂率龛谷、兰州宗哥、觅诺诸族来攻者龙六族,六族悉投窜山谷。”六月,党项族趁潘罗支新亡,政局不稳之际,乘乱攻入凉州。在这次党项的军事行动中,凉州温末折逋氏也倒向了党项人。

李德明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近知赵德明(即李德明,宋曾赐其祖姓赵)依前攻却六谷,兼闻曾破却西凉府,所有节度使并副使折通游龙钵及在府户民,并录部下。……折通游龙钵等谙熟西南面入远蕃道路,六谷田牧之远近,川泽之险易,尽知之矣。”

《宋史·张齐贤传》中也提及此事,著名边臣张齐贤景德二年上奏中,言及“景德元年六月潘罗支死,李德明攻凉州,折逋游龙钵附西夏。”

折逋游龙钵之所以投靠党项,很有可能是因为权力斗争。毕竟,潘罗支死后,身为六谷部—温末联盟中的第二号人物,他并没有如愿成为继任领袖,不仅“六谷诸豪议立其(潘罗支)弟厮铎督为首领”,宋朝也加以承认“悉授以罗支故官”,这让折逋游龙钵再也无法忍受了。

他趁党项攻取凉州,率领部属投归了李德明。这也意味着,凉州六谷部—温末政权执政基础的破裂。

不过,厮铎督能上台执政,自然有自己的支持者。当年十月,他便整合周边各部,击败了党项军,复夺凉州城。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宋朝与辽国签订了停战合约,即“澶渊之盟”。宋朝开始幻想能在西、北两线同时停战,党项首领李德明也对宋朝称臣纳贡。

宋朝再次开始,在西北政局上首鼠两端。

《长编》记载,宋“录德明誓表,令渭州遣人至西凉府,晓喻诸蕃,转告瓜沙首领。”“以赵德明归款,谕河西诸蕃各守疆界。”

景德三年(1006年)十月,宋朝加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并赠送了大量的银、钱、绢、茶等物。实际上认可了党项对于灵州及平夏地区的割据。不仅如此,宋朝还一再下令要求凉州吐蕃、甘州回鹘坚守和议,不得出兵攻扰党项。随后几年,河西基本保持了平静。

这种平静的状态让各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宋朝和河西诸部间的贡马互市一年数次,宋朝得到了急需的战马,西凉诸部则得到了宋朝的金银、布匹、彩帛、茶叶、香料和手工业品。但也就是在这几年中,凉州周边的宗哥、者龙、章迷龛谷等十几个大部落,都与宋朝建立了朝贡关系。这其实意味着凉州六谷部政权的控制能力在下降。

就在厮铎督联盟内部矛盾加深,属下部族纷纷脱离,联盟执政基础愈加脆弱之时,凉州又遭了天灾。

自景德三年(1006年)起,凉州连年发生瘟疫。虽然宋朝在厮铎督请求下,一次便拨给白龙脑、犀牛角、安息香、白紫石英等各种名贵药材七十六种之多,及时地抑制了瘟疫的蔓延。但病疫使得凉州人口骤减,经济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部落的离散

宋朝严令凉州吐蕃、甘州回鹘不得挑衅生事,但党项人却根本不在意宋朝的所谓协议。

李德明表面上答应宋朝提出的“毋得攻劫西路进贡蕃部,纵有竞争,并取朝廷和断”的议和条件,可在具体行动上,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积极地推行其父既定的用兵河西方略,“毕世经营,精神全注于此”。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党项趁着河西瘟疫横行,实力受损的机会,欲“谋劫西凉,袭回鹘”。宋朝不知如何得知了党项的图谋,“上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顺,思抚宁之,乃遣使谕厮铎督令结回鹘为备。”

得到了情报的厮铎督事先在凉州城外集兵虚张声势,李德明不知是计,调大军与六谷部联军对峙。厮铎督却暗地里与回鹘联兵,偷袭了党项的后勤基地。

李德明

李德明闻报后连忙退军,在回军路上遭到了河西联军的伏击,死伤惨重。此战正是因为六谷部与甘州回鹘团结一致,才使党项军遭到沉重打击。

此战之后,凉州六谷部与甘州回鹘联合抗击党项渐成为惯例。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党项军队卷土重来,连续攻破了甘、凉二州,宋人抄本《太平宝训政事纪事》记载“三年,陷凉、甘二州”。但党项势力依旧不能在河西站稳脚跟,十月,吐蕃与回鹘联军便收复失地复夺甘、凉二州。

其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十月至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七月间,西凉府九次向宋朝进贡,这表明凉州仍在吐蕃六谷部的控制之下。

虽然在厮铎督的领导下,凉州六谷部屡次击退党项的进攻。但连年战乱,凉州的生产、生活遭受了重创,大量百姓因为战乱被掠或者逃散,凉州城迅速破败了下来。原来在六谷部属下的吐蕃部落纷纷自立,自己和宋朝建立朝贡关系,脱离六谷部的管理。其中,以宗哥部落最为典型。

宗哥部落在景德元年(1004年)还是西凉府属下的一个部落,多次在潘罗支的指挥下与党项交战。潘罗支被害后,宗哥部还响应厮铎督的号召,参与对者龙六部的讨伐。但次年,便开始单独向宋朝朝贡。这也可以看出,厮铎督的政治影响力远远不如其兄。脱离六谷部后的宗哥族不断发展,不少小的部族并入寻求保护。大约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宗哥族已经成为宗喀地区势力最大的吐蕃部落。

宗哥族的首领厌倦了和党项人年年不断的战争,带领族人向南发展,并在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和邀邈川城(今青海乐都)附近站稳了脚跟。随后,宗哥族在宗喀地区,形成了自己的联盟。

这个宗哥联盟,大概就是蒙元时期史书中“宗喀措科居省”(意为宗喀十三族)的雏形。

六谷部的挽歌

失去了大量外围部落的支持,六谷部政权只能在党项人的攻击下苦苦支撑,再无余力反击。

从史书上也可看出,潘罗支时代的六谷部联盟屡屡上书宋朝,要求主动驱逐党项。而到了厮铎督时期,却只能和甘州回鹘联合勉力抵挡党项的攻势,可见凉州吐蕃实力已经大幅跌落。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党项再次进攻河西,首先占领了肃州(酒泉)。凉州在坚持了一年多之后,也在党项军队的围攻下陷落。

《西夏纪》记载:“德明使苏守信守凉州,有兵七千余,马五千匹。诸蕃畏其强,不敢动。回鹘贡路,悉为阻绝”。

凉州政权自咸通三年(862年)“温末始入贡”开始,经历了温末和六谷部两个时期,历时长达153年,终于在党项的人的刀锋下落幕。

张齐贤

早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朝边臣张齐贤便已预见到凉州六谷蕃部联盟灭亡的命运。他认为党项对于河西志在必得,凉州地处河西东端必将首当其冲。厮铎督能力、威望决不可与潘罗支相提并论,凉州六谷蕃部联盟危在旦夕,并建议朝廷早作打算。在上书中,他直接了当地指出:“向使潘罗支尚在,则德明未足虞,今潘罗支己亡,厮铎督恐非其敌!”

六谷部政权覆灭后,厮铎督率残部南逃,投奔了宗哥联盟的唃厮啰。自此,“佛子”唃厮啰的政权,成了吐蕃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成了河陇地区吐蕃人新的希望。

厮铎督率部南逃,但凉州的争夺远没有落幕。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甘州回鹘集中兵力进攻占凉州,杀死党项军队的首领苏守信,夺取了凉州城的控制权,并在凉州统治了十几年。直到明道元年(1032年),在西夏未来的皇帝李元昊的围攻下,凉州才再次陷落。至此,凉州(武威)落入了西夏政权的手中,在和吐蕃后裔再没有任何关系。

从时间的序列上来看,吐蕃在河西走廊的势力范围是在不断退潮之中,从西部的沙州、甘州相继被归义军、甘州回鹘占据开始,到东部最后一个据点凉州陷落。吐蕃后裔的政权开始向甘南迁徙,渐渐在青唐(西宁)、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和邀邈川城(今青海乐都)附近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另一个吐蕃后裔政权——青唐唃厮啰政权。

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

吐蕃因内部分裂,并不是被他国吞并。

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僧人暗杀,其子云丹与俄松争夺王位。云丹以伍如(意为“中翼”,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俄松以云如(意为“左翼”,雅隆昌珠寺一带)为据点,双方的支持者发生大规模交战,史称“伍约之战”(敦煌文献中称为“中左之战”。)吐蕃大乱,不堪重负的农民起兵造反,最后演变成阴土牛年反上大叛变。

起事军领袖掘开赞普和贵族的坟墓,大肆屠杀贵族和王族。这些起事军大多都是自发且盲目的,最终或被贵族镇压,或被利用,都失败了。但最终吐蕃无法再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变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俄松的儿子贝考赞被杀。其子吉德尼玛衮逃亡到阿里地区,建立古格王朝。云丹的后裔则占据拉萨一带,形成了拉萨王系。

至11世纪时,吐蕃各地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许多割据的王系。除古格和拉萨两个王系之外,另有拉达克、雅隆觉阿、普兰、亚泽等王系,以及甘肃、青海一带的唃厮啰政权。

吐蕃分裂时期虽然统治者各自为政,但在文化上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各种教派纷纷形成,对西藏未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段和平时期里,藏传佛教再度兴盛,史称后弘期。阿底峡就是在这段时期里来到吐蕃的。因为吐蕃大乱,故不对位于东邻的宋朝造成任何威胁,使宋朝得以专注应付辽朝、西夏和金朝。

1240年,蒙古帝国派阔端侵略吐蕃,试图借此牵制南宋。蒙古人希望找到一个单一的君主来投降,但发现吐蕃各地事实上是各自为政,便将最具实力的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请到凉州,商讨归顺之事。萨迦·班智达向阔端宣讲佛法,阔端皈依了藏传佛教,吐蕃与蒙古开始建立供施关系。

1264年,忽必烈在吐蕃设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委派萨迦派首领管理吐蕃政教事务,建立萨迦巴政权。吐蕃分裂时期结束,随后展开了约500年的教派统治。

与汉地关系

建隆元年(960年),宋朝建立。由于所处地区的缘故,与远离汉族地区的卫藏等地藏族各部联系交往较少,但与邻近汉族地区的甘、青、川、滇藏族各部则相对密切。

宋朝开国不久,原吐蕃王国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后裔唃厮啰在以邈川(今乐都)、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权。这是当时以藏族为主体的一个最大的封建政权。唃厮啰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并乞官职。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并给以优厚的俸禄。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宋仁宗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

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等,世代均由大宋封官任职。唃厮啰部统治地区,隶属于北宋全国二十六路中的秦凤路。到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唃厮啰部地区全部改为宋朝的郡县。

此外,宋真宗皇帝还于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加封凉州(武威)藏族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官职。

宋仁宗即位后,北宋在今甘肃省南部、河西走廊、青海省东部、西康等地区,大力推行屯田戍边的政策,以对付西夏的入犯,增加防卫力量。在此基础上,大宋向河西走廊等地的藏族部落拨发弓箭及其它武器,并招募藏族弓箭手,在藏人中建立类似宋兵的军事体制,以共同防御西夏人的入犯及袭扰。

宋将王韶在今甘肃临夏、临洮一带大量开拓土地,招纳30多万藏人从事垦种。著名的茶马互市也在今四川雅安、甘肃临夏以及陕西一些地区的大宋专设市场上进行,开始了尔后数百年藏区马匹与汉区茶叶的经常固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