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试验(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本文阅读简介:
- 1、皮内试验简介
- 2、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 3、皮试依次经过哪些组织?
- 4、皮试是在皮内还是皮下?
- 5、皮内试验法简介
皮内试验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操作名称 4 试验方法 5 反应的观察 6 注意事项 1 拼音
pí nèi shì yàn
2 英文参考
intradermal test
3 操作名称
皮肤过敏试验皮内试验
4 试验方法
将试验部位(两前臂或背部)消毒后,用注射器皮内注射稀释抗原0.1ml(第一次稀释度最大的抗原),如有多种抗原同时试验,各试剂的横距应不少于2.5cm,纵剧不少于5cm,1次不超过10个试验,同时须用相同的溶剂作对照。
5 反应的观察
注射后10min及20min各观察1次,注射处如有风团发生,即为阳性;如试验为阴性,可改用较浓的抗原,重作试验。
6 注意事项
(1)1岁以内婴儿,应避免使用此法,可用划痕试验代替。
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包括:
1、收集必要的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前检测结果、药物使用史、以及基因组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相关信息;
2、对潜在的受试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受试者的健康状况达到试验要求;
3、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目标,例如研究特定药物的毒性或者有效性;
4、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需要进行的实验组、实验参数、实验次数和实验时间段;
5、准备实验设备,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安全,确保设备操作正常;
6、准备实验药物,确保药物符合实验要求,且药物安全、有效;
7、准备实验室报告,确保实验报告清晰、准确;
8、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定期记录实验结果;
9、定期对受试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10、实验结束后,统计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准备实验报告。
皮试依次经过哪些组织?
皮肤试验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侧,因此处皮肤较为光滑细腻,而且便于试验操作和结果观察。按正规作法,左右两臂一侧做试验,另一侧做对照。需要时也可选用上臂或背部皮肤。具体试验方法可分为皮内试验、挑刺试验和斑贴试验。
1.皮内: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各0.02~0.03ml用皮试针头分别注入皮内(不是皮下),使局部产生一个圆形小丘;皮内试验是最常用的皮肤试验,应用范围也很广,几乎各类抗原及各型反应都可用皮内试验进行测定。
2.挑刺:也称点刺试验或刺痕试验。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滴于试验部位皮肤上,用针尖透过液滴或在皮肤上轻轻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肤但以不出血为度;1分钟后拭(吸)去抗原溶液。
3.斑贴:将试验抗原直接贴敷于皮肤表面的方法。斑贴试验主要是检测Ⅳ型变态反应,敏感程度虽然不太高,但假阳性较少,结果的可信度大。
皮试是在皮内还是皮下?
皮下注射与皮试,我是说深度,有什么区别?
皮内注射:用一般的注射器是紧贴皮肤进针,进入皮内后推药,在皮肤上打出一个直径在5-7毫米的小白包(就是把皮肤撑起)。皮内注射:用一般的注射器是35度-45度角进针,刺入皮下进行的注射,一般不会有小包。我们现在用胰岛素笔注射,笔尖本身也就是刚好进入皮下,应该很好注射的。
什么是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皮下注射,就是把药物注射到皮肤下的软组织。(很多针剂是这样的,一般选择上臂和股外侧)
皮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一些疫苗多是这样的,还有药敏实验,还有局麻的前部操作)
肌肉注射位置更深一些,深达肌肉组织。(一般PP上打的针都是这样的)
皮试属于皮内注射吗?
皮试属于皮内注射,深度较浅
皮下注射较深,如胰岛素注射
皮试是干嘛的。
直白的说,皮试就是用一点点这种药水注射到皮下,看有没有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红肿,痒,说明身体对这种药物过敏,那就不能使用,要换药。这是一些有过敏作用的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必须采取的措施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是都要刺破皮肤
不同点:皮内注射一般用作皮试;皮下注射是注射量较少,且皮下吸收好的药物,一般用于打疫苗和胸腺五肽等的注射;静脉注射是将枕头刺入静脉,然后输入的液体量比较大。
皮试操作怎么做
皮试
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
1定义
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可以给病人使用,皮试阳性的则禁止使用。这些需要做皮试的药物被称为皮试药物.皮肤试验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根据反应机制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中合反应皮肤试验,可观察机体的体液免疫状态;另一类为超敏反应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的超敏反应和细胞免疫状态。锡克试验是衡量人体对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种皮试。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于受试者前臂屈侧皮内。受试者如无免疫力,24~48小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直径在1~2厘米者为阳性反应。相反,受试者如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体,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现红肿,为阴性反应。此试验除用来测定机体对白喉的易感性以外,还可检测白喉预防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其实质是毒素、抗毒素的体内中和反应。I型变态反应(见变态反应)皮肤试验是变应原与特异性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在皮内进行的一种反应。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经注射或划痕后,可在10~20分钟内引起红肿反应,如青霉素皮试,异种动物血清皮试等。本试验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
2准备工作
首先应当制备试验用抗原,如有合格商品可直接购买。可以作为变应原的物质种类繁多,例如动物皮毛、家禽羽毛、鸽粪、昆虫、螨类、真菌、花粉、杂草、物理粉尘和各种食品等都可能成为变应原。不同抗原的制备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收集原料;②粉碎与匀浆;③脱脂与提取;④过滤与分离;⑤分装保存。分装保存之前应对提取产物进行鉴定。首先必须经过无菌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热原检查,保证提取产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还要测定产物的蛋白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或磷钨酸沉淀法标定出总氮单位或蛋白氮单位。变应原的范围很广,难以做得完全,所以查找变应原需依靠患者的病史和医师的经验以将可疑范围缩小,学样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一般医院和卫生所都能做药物过敏试验,多在注射室完成;防疫部位在一些免疫接种之前有时也要做皮肤试敏;其余的均在变态反应科或检验科的专门实验室。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除具备各种专用试验器材之外,还应备有意外抢救的药品及设施。试验部位应清洗干净,严格消毒,以免皮肤的不洁物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或感染。当皮肤患溼疹、感染、皮炎或外伤时不宜进行皮肤试验。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物者也不宜进行皮肤试验。
3类型及方法
皮肤试验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侧,因此处皮肤较为光滑细腻,而且便于试验操作和结果观察。按正规作法,左右两臂一侧作试验,另一侧作对照。需要时也可选用上臂或背部皮肤。具体试验方法可分为皮内试验(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试验(pricktest)和斑贴试验(patchtest)。
皮内试验
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各0.02~0.03ml用皮试针头分别注入皮内(不是皮下),使局部产生一个圆形小丘。当同时试验多种抗原时,相互间至少间隔4cm,以免强烈反应时互相混淆结果。皮内试验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肤试验高,所用抗原应适当稀释,以免出现严重反应;当高可疑性抗原出现阴性结果时,应逐渐加大抗原浓度进行重复试验。皮内试验是最常用......
皮试是怎么看的
皮试结果判定及分析:1.Ⅰ型变态反应在抗原 *** 后20~30min内观察结果。挑刺试验的阳性反应以红晕为主,皮内试验的阳性反应则以风团为主,判定标准见表如下: 速发型皮肤试验的结果判定标准
反应程度 皮内试验 挑刺试验
- 无反应或小于对照 无反应或小于对照
+ 风团3~5min,红晕<20mm 红晕>对照,≤20nm
++ 风团6~9mm,伴红晕 红晕>20mm,无风团
+++ 风团10~15mm,伴红晕 红晕伴有风团
++++ 风团>15mm,红晕伴伪足 红晕伴伪足和风团
2.Ⅳ型变态反应在接触抗原后48~72h内观察结果。皮内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硬结为主,斑贴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水疱为主。判定标准见表如下:
迟发型皮肤反应试验的结果判定标准
反应程度 皮内试验 斑贴试验
- 无反应或小于对照 无反应或小于对照
+ 仅有红肿 轻度经肿,搔痒
++ 红肿伴硬结 明显红肿,时有红斑
+++ 红肿,硬结,水疱 红肿伴豆疹,水疱
++++ 大疱或(和)溃疡 红肿,水疱伴溃疡
有时候,机体对某变应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反应。例如在做青霉素皮内试验时,30min内观察呈阴性反应,但在5~8h可能会出现Ⅲ型变态反应,反应的外观现象介于Ⅰ型与Ⅳ型变态反应之间;甚至还可能出现型变态反应。
3.假性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皮肤反应的结果可能与机体的实际情况不符,即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等不真实的结果。
出现假阴性的常见原因有:
①试验抗原的浓度过低,或者因各种原因失效;
②试验时正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物(后者可通过设立组胺阳性对照而判断出来;
③操作误差,例如皮内试验时注射过深进入皮下,注入抗原量过少等;
④皮试季节选择不当,例如花粉季节过后,抗花粉抗体水平可下降。
出现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有:
①试验抗原不纯,在提取、配制,甚至在试验过程中被其他抗原污染,引起交叉反应;
②试验溶液配制不当,过酸或过碱都会对皮肤产生非特异性 *** ;
③皮肤反应性过强,例如被试者患有皮肤划痕症,或者有既往过敏的痕迹等;
④操作不当,例如注入少量空气也可出现假阳性。
当皮试出现过敏反应时处理:
1立即停药,报告医生,患者平卧,就地抢救.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
3注意保暖
4,1%盐酸肾上腺素1ML注射.(收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心血量)
5静注地塞米松5-10ML
6扩充血容量,维持体液的平衡.
7心肺复苏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意识神志,尿量,血常规等.
麻药一般怎么打?打在皮肤里面还是皮内注射或者是静脉注射? 还有我一次做手外科手术医生在我的手这里一
一般分局麻,腰麻和全麻。很小的手术一般都是局麻,即在手术部位由浅到深麻醉。腰麻在腰椎注射麻醉。全麻为吸入式麻醉。
皮内试验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名称 4 概述 5 皮内试验法的适应证 6 皮内试验法的禁忌证 7 准备 8 方法 9 结果判断 10 注意事项 1 拼音
pí nèi shì yàn fǎ
2 英文参考
intracutaneous test
3 名称
皮内试验法
4 概述
皮内试验(intracutaneous test)主要用于测试速发型变态反应。原理同划破试验,反应结果较划破试验阳性率高,较准确,但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5 适应证
皮内试验法适用于:
1.各型荨麻疹。
2.特应性皮炎。
3.药疹。
4.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6 禁忌证
1.高敏体质者。
2.有过敏性休克史者。
3. 5岁以下儿童。
7 准备
1.一般选择前臂屈侧为受试部位,局部清洁消毒。
2.应准备急救药物,抢救可能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8 方法
1.将欲试抗原以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以皮试注射器分别吸取0.1ml,注射于受试部位皮内。同时注射多种抗原时,应在注射部位做标记。
2.另取一注射器吸取0.1ml无菌生理盐水,注射于对侧前臂屈侧相应注射部位,或同臂原注射部位的下方4~5cm处,作为阴性对照。
3.注射后20~30min观察速发型反应,24~48h后观察迟发型反应,必要时连续观察1周。
9 结果判断
1.速发型反应注射后 20~30min,局部出现直径 1~1.5cm 的红斑或风团为阳性。
2.迟发型反应注射后 6h开始出现红斑或风团,至24h达最高峰,或24~48h或更长时间后开始出现此种反应。麻风菌素的迟发反应可达21d。
3.阴性反应局部无变化,与阴性对照一致。
10 注意事项
1.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立即吸氧,静滴皮质类固醇,并根据情况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2.阴性对照处应无变化,否则应重做。若结果为阴性而有可疑者,可增加欲试抗原浓度,重复试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