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生态主义是谁提出的
本文阅读简介:
- 1、生态主义政党的特点
- 2、生态主义的意义
- 3、生态主义的摘要
生态主义政党的特点
四个特点:
1、生态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无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是别的什么政治派别,只要认同生态主义的基本主张,都可以成为生态主义的成员。
2、生态主义崇尚一种新激进主义,或者“新乌托邦主义”。生态主义否定工业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制度,追求建立一个自然和社会生态平衡的美好的“绿色社会”。
3、
生态主义的思想方法上赞同整体论,反对以培根、笛卡尔、牛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分析—归纳方法,特别是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原子论观点。
4、在哲学立场方面,生态主义者信奉一种后物质主义,批判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乐主义倾向。
生态主义的意义
(一)生态主义对人的价值观的重塑——生态价值观
在生态主义视野中,21世纪的人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一种生态价值观,因为人类需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笔者认为,生态价值观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对自然界的义务的环境保护价值观。环境保护价值观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它肯定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是值得保护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强调对未来后代的责任的关怀未来价值观。关怀未来价值观承认赋予子孙后代以权利的合理性,确认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问题,当代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未来后代将要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
3.强调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试图通过批判和超越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对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将价值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丰富了我们的价值思想。它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4.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平等的环境平等观。环境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环境平等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要人承认,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那他就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关系。人绝对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中心。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5.强调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将可持续发展观看作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它是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以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统一即“人—自然—社会”系统可持续为基础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后现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文明,它要求21世纪的人类根本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人是自然的征服者态度和价值观。生态主义视野中的人的价值观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新型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正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界定的根本性转变。如果21世纪的人类真能把生态主义原则作为自己价值观的组成部分,积极践行这种生态价值观,则生态危机就能从根本上被真正克服,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局面才有望到来。
(三)对生态主义的意义的评论
尽管有人认为,“生态主义作为植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世界的意识形态,在多数民主社会中能够有效地履行它的边缘政治职能……其目的是迫使主流社会伦理话语的操持者放弃权力垄断寻求妥协。可是,生态主义者并不满足于有限的边缘政治地位,而是要求普遍主义的实践。当他们把明显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建构方案无条件地加于这个仍然充满着阶级、种族、国家区分(歧视)的世界时,面对被漠视、被损害的人群,他们原初的志向和许诺就变得十分苍白”。[[viii]]但笔者要指出,生态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的一股强有力而广泛的政治和哲学思潮,并不只是具有政治的功能或意识形态的一面,它作为一种激进环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纠缠在一起,并涵盖和影响了科学、艺术、伦理、宗教等诸多人类精神领域。它的影响范围也不仅限于西方社会,它对东方社会同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中国生态主义宣言”的作者王晓华就分别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和实践、文化、信仰三个层面考察了生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生态主义对印度同样具有重大的影响,从而激起了印度学者拉马强德儒·古哈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批评了美国激进的美国环境保护主义和荒野保护。因此,生态主义作为最初兴起于西方社会的话语已经强有力的渗透进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话语环境之中。生态主义虽然在欧美表现得比较强烈活跃,但并不会掩盖它的某些普世性乃至前瞻性的价值(如生态价值观),因而生态主义对人的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界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主义的摘要
生态主义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压力和现代环境运动的激发下,伴随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时代精神的转变而兴起的。生态主义最先表现为一种环境主义的思潮。伴随着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主义逐渐发展为一种激进环境主义,经历了动物解放/权利论、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诸种典型理论形态并以深层生态学为其极端理论形态。生态主义的最新发展是形成了生态女权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的特殊理论形态。生态主义的意义是提出了生态价值观并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