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苜蓿,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的区别
本文阅读简介:
- 1、黄花苜蓿有哪些特征与特性?
- 2、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有什么区别?
- 3、黄花苜蓿的介绍
- 4、黄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黄花苜蓿有哪些特征与特性?
黄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紫花苜蓿的主要区别在于:株型平卧或斜生,叶片小,花黄色,荚果镰形。2n=16、32。适应性广,生态变异类型多,原产地不同或在不同地区栽培,生长发育特性也有差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为冬性牧草,播种当年由于未经较长时间的低温阶段,因此,当年不能开花结实,在中温带冷凉地区,翌年一般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返青,8月或9月上旬种子成熟;在暖温带地区,播种第二年在4月上旬返青,7月种子成熟。在对生态环境的反应上,黄花苜蓿的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很强,在紫花苜蓿不能越冬的地区,黄花苜蓿都能安全越冬。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据内蒙古农牧学院(1981)报道,在有积雪覆盖条件下,黄花苜蓿能忍受-60℃的低温,但是,耐热性差,在暖温带炎热的夏季生长不良;为旱中生草甸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同时,抗病虫的能力也较强。因此,黄花苜蓿是苜蓿育种最优良和最有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
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有什么区别?
1、分布范围不同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一般指紫苜蓿):
国内分布: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保康、襄樊、老河口、谷城、潜江为主。国外分布: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黄花苜蓿(黄花苜蓿一般指野苜蓿):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欧洲盛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等亚洲地区分布也很广泛,世界各国都有引种栽培。
2、形态特征不同
紫花苜蓿:
高30-100厘米。根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 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花5-30朵;总花梗挺直,比叶长;花长6-12毫米;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黄花苜蓿:
高(20)40-100(-120)厘米。根木质,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花序短总状,长1-2(-4)厘米,具花6-20(-25)朵,稠密,花期几不伸长;总花梗腋生,挺直,与叶等长或稍长;花长6-9(-11)毫米;花梗长2-3毫米,被毛;花冠黄色。有种子2-4粒。种子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3、主要价值不同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苜蓿的粗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比例均衡,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转化效价较高。
黄花苜蓿:
野苜蓿富含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其幼嫩茎叶尖部分可作蔬菜,营养价值高、味美,是冬春季节猪、牛、羊、兔、家禽、马属动物的优质青绿饲料。荚果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收获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用来和紫苜蓿杂交培育优良的地区性新品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苜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苜蓿
黄花苜蓿的介绍
1.野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40-100(-120)厘米。全株被淡黄色绢毛;茎直立,圆柱形。托叶狭三角形,锥尖,全缘,小叶倒卵形至倒心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阔楔形,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细绢毛,总状花序腋生,密被绢毛;苞片小,披针状锥尖,萼钟形,萼齿披针状三角形,比萼筒短,子房线形,荚果扁平,种子肾形,5月开花。花期6-8月,果期7-9月。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欧洲盛产,中亚各国,世界各国有引种栽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土壤pH值在5-8.5都可种植。
3.野苜蓿适应能力强,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牧草。但荚果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收获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用来和紫苜蓿杂交培育优良的地区性新品系。
黄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种植苜蓿最好是选在靠近水源的、土质疏松、土壤酸碱度适中或稍微偏碱性的砂土或壤土为宜,除去黏土外其他的土地也可以种植,只不过苜蓿的产量和质量相对而言就有所差距了。在整地的时候我们要将田间的杂草彻底的清除,素以要深耕,然后将土质整细在整平,最后撒上足量的有机肥或农家肥用作基肥即可等待播种。
2、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在种植前要经过清选,然后再晒干,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避免苗期病虫害。
3、播种方法
苜蓿种子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40厘米。目前推广的密垄稀植技术,行距15-20厘米,既提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
4、田间管理
(1)浇水:苜蓿种子种植下去之后,需要适时浇水,对新种的苜蓿保苗浇水时,须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株高5厘米以上时进行,苜蓿的根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造成死亡,雨季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2)施肥:苜蓿播种前需要施足底肥,每亩用过磷酸钙40-60斤,厩肥4000斤同时施入。
(3)除草:苜蓿种植返青后、幼苗期、二次刈割前后都要除草。一般在灌水后除草,可采用中耕及化学药剂等方法来进行除草。
(4)病虫害防治:苜蓿生长4年以后,病虫害会比较较多。可用药剂、摘除病叶等方法来进行防治,但最根本的防治措施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及播前药物拌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