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是什么职位)
本文阅读简介:
- 1、骠骑将军在唐朝是几品官职?
- 2、骠骑将军(汉代官职)详细资料大全
- 3、骠骑大将军怎么读?
骠骑将军在唐朝是几品官职?
唐初尚有骠骑府及骠骑、车骑将军之制,武德七年(624年),改骠骑将军为统军。显庆元年(656年)置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从一品,宋沿置。金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元正二品。明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后被废。
此骠骑将军为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秩正四品,与汉以来的骠骑将军相去甚远。炀帝改为鹰扬郎将,地位降低。唐初尚有骠骑府及骠骑、车骑将军之制,武德七年(624年),改骠骑将军为统军。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刑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有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谙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左、右卫皆领60府,其他诸卫领40~50 府。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3~5府。
骠骑大将军 武散官名。西汉始置,历代沿置。唐宋为从一品,为武官最高阶,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定武官官阶,最高为太尉,下分别用大夫、郎为官名。
骠骑将军(汉代官职)详细资料大全
1、骠骑将军(汉语拼音:piào,qí,jiāng,jūn),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后,有时加‘大’,可称“骠骑大将军”。
2、骠骑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副总司令。骠骑将军,官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后,有时加‘大’,可称“骠骑大将军”。
3、就骠骑将军这一官职来说,始于西汉时期。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也即骠骑将军是汉武帝刘彻特别为霍去病设立的官职,在设立之初,骠骑将军位同三公。
骠骑大将军怎么读?
读音:piào qí 释义:古代用于将军的名号 指汉朝骠骑将军 霍去病 。指飞骑。 古时宫中马技。造句:沙场热血,骠骑兵用生命保家卫国。
骠骑将军拼音:piào qí jiāng jūn 解释: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后,有时加‘大’,可称“骠骑大将军”。
骠骑读法是piào qí。解释:意思为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六版:骠骑“piào qí”(旧读piào jì),解为古代将军的名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