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构造角砾岩的主要成分
  • 2、角砾岩体的一般特征
  • 3、角砾岩岩石学特征

构造角砾岩的主要成分

角砾和砾石的成分主要是由断层通过的两侧岩石组成。

角砾大小通常数米至数厘米,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多呈次棱角状、菱形和三角尖形,排列杂乱,胶结物为外来物质——硅质、铁质或硅酸盐,也有同成分的压碎搓细物质胶结。

主要由较大的(d2mm)的角砾碎块组成,角砾碎块呈棱角状,大小混杂,排列紊乱。基质由细小的破碎物(碎基)和铁质、硅质、钙质胶结物组成。若角砾磨圆,则称为构造砾岩,构造砾岩有一定的定向构造。

角砾岩体的一般特征

1、角砾岩体中胶结物含量一般为5%~10%,局部可达10%~20%,且分布不均匀,成分变化也较大。按物质组成及形成方式可分为:岩浆质胶结物、岩屑晶屑胶结物、蚀变矿物胶结物及矿质型胶结物。

2、角砾岩中砾石棱角状,成分为纹层状白云岩,与围岩成分很相似。砾石杂乱排列,毫无分选性,基质为细小碎屑颗粒,泥晶碳酸盐泥及泥。角砾岩亦具溶蚀特征。

3、1)金矿体特征 金矿体严格受角砾岩体控制,金矿体多赋存于角砾岩筒中,以胶结物成矿为主。矿化与复成分角砾岩、胶结物集中、小裂隙发育、强蚀变密切相关。金品位一般较稳定,富矿品位可达200g/t以上。

4、磁异常特征 对J4号角砾岩体进行的磁测剖面显示,在角砾岩体上方出现比较清晰的负磁异常,其围岩背景值大于500nT,而角砾岩体上方的低值为200nT左右,并相对稳定(唐荣扬等,1994)。

角砾岩岩石学特征

角砾岩体与围岩一般呈突变接触,界线明显,多呈不规则状,局部接触界面平直陡立。

片岩——特征是有片理构造,是常见的区域变质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一般为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常见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阳起石等。

风化角砾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如下:特征:因风化破坏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质感粗糙,胶结成岩石的砾石超过50%具有棱角,其胶结物中常含有矿物,可作为建筑材料。分布规律: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地形平缓的滨岸地带。

磁异常特征 对J4号角砾岩体进行的磁测剖面显示,在角砾岩体上方出现比较清晰的负磁异常,其围岩背景值大于500nT,而角砾岩体上方的低值为200nT左右,并相对稳定(唐荣扬等,1994)。

粒径大于 2毫米的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的角砾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组成角砾岩的岩屑一般没有经过搬运和搬运距离很小,碎屑分选差,棱角尖锐。角砾岩能很好反映母岩成分和性质,它与母岩关系较砾岩更为密切。

主要的砾岩和角砾岩的岩石学特点及类型 砾石的粒度、成分、形状特征以及杂基和胶结物的多少及其性质,在砾岩和角砾岩中变化很大。物质来源、搬运及沉积的条件以及成岩后生变化等条件,都对砾岩的面貌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