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形神的意思是什么
  • 2、为什么要形神合一?
  • 3、武术中的形神是什么意思?
  • 4、形神的解释

形神的意思是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形指形体、肉体,神指精神、灵魂。作为哲学范畴的形神关系,可追溯到《管子》一书。《内业》篇说:“凡人之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基本释义:

1.形骸与精神。

2.形貌神情。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4.谓形肖神似。

为什么要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学说,是中医心理摄生的理论依据。中医学将各种心理活动统称为“神”。认为神的活动是人体脏腑活动的表现,也就是说,把五脏看成是精神所赖以产生的器官。《内经》中说:“形者神之质”,“无形则神无以生”;又说:“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邪弗能容之,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尸五脏主藏精气、血液、津液,是人体生命的核心,而人的精神产生于精气津血,所以五脏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五脏气血充盛则精神正常,形神统一,精神聪慧。《内经》中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于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反之,五脏气血亏虚则精神疲惫,神志恍惚,甚至死亡。《灵枢》中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里所说“神气皆去”不见得专指百岁老人,任何年龄组的人,如果不注意调养,伤害了五脏的藏精功能,久而久之,都会招致同样后果。

祖国医学的形神观,在认识神对形体的依赖关系的同时,还认识到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认为精神对脏腑气血有统摄和主宰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制约着人的生理活动,这是祖国医学形神观的特点之一。神对形体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二是神能调节脏腑阴阳,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而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所以《内经》特别重视养神的重要性,认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总之,神依附于形体,无形则神无法存在;而精神反过来又能主宰和支配形体的一切活动,没有神的形体无异行尸走肉。因此,祖国医学在养生方面特别重视心理摄生,即通过人的自觉的心理修养,注意心理卫生,达到心理健康,利用积极的心理活动去影响生理活动,以达到神形共旺,身心同健,以终其天年,历百岁而不衰。这一点也得到现代医学的重视。比如,英格兰普通感冒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为健康的自愿受试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测试。把受试者的心理压力分成等级,然后向体内注射感冒病毒。结果,心理压力大的一组及性格内向的一组比心理压力小的一组及外向性格的一组患病的程度严重。这说明心理不平衡和性格内向的人,经不住感冒病毒的打击。这也充分说明心理卫生,在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神与精气、津液、血存在着内在关系。精、气、神三者,古人称为三宝。精是后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由精而化生,是产生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神是精气共同作用的表现,是人体一切生理心理活动的概括。由此可见,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又有赖于气,精气共同作用而形成神。因此,精气充足的人,神一定也很旺。反之,神不旺盛的人,其精气必然不足。如过度耗损了精,便会减弱了气的产生;过度耗伤了气,也会降低了精的产生和化生,精损气亏就会使神表现出不足。反之,如因精神活动过度损伤了神,神有不足也会影响精与气的生理功能,使人形体衰弱。这就是精气神三者在人体中的辨证关系,也即形神合一观。

津液、血也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中医常提到精、气、津、液、血、脉等名称,实际上它们不但同源,而且是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所以当津液耗损时,气血也同样亏虚;而气血的不足,也会导致津液的亏损。《内经》里说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不足的自然少汗或无汗;反之,汗出太多,也会损伤津液。因此,保持津血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是养神。

武术中的形神是什么意思?

武术中的形神,我认为神.指的是一种精神,比如你在练习中要保持高度的认真状态,随时准备进攻的一种神情,很难用言语去表达。形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神体,简的来说: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当你全神贯注的去对待一件事的时候会表现出来,但自己是察觉不到的

~~~

形神的解释

形神的解释

(1).形骸与 精神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 吴融 《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 尘土 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明 张 居正 《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仆以 菲薄 ,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 心力 并竭,于 国家 岂无 尺寸 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 锐 在 泽潞 ,有 道人 自称 卢老 , 锐 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 君子 。’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 咸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卢老 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 学士 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动若有馀。”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 神韵 。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邢煦寰 《“意境”新识》:“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 特征 是:情景交融, 动静 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4).谓形肖神似。 宋 苏轼 《与何 浩然 书》:“且喜起居佳胜,写真奇绝,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

词语分解

形的解释 形 í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 形体 。形貌。 形容 。形骸。形单影只。 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对照,比较: 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 形势 。 古同“ 神的解释 神 é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 创造 者和所 崇拜 的人死后的 精灵 :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不可思议的, 特别 希奇的: 神秘 。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