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人身伤害罪怎么判
  • 2、人身伤害和人身损害的区别
  • 3、人身伤害分几个等级?
  • 4、试述人身伤害和人身损害的区别。
  • 5、人身损害是指什么
  • 6、人身伤害包括哪几种

人身伤害罪怎么判

人身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应以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具体情节判处。

【法律分析】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伤害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可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2、每增加一人轻伤,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3、每增加一人重伤,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4、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的,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每增加一级严重残疾的,可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每增加一级特别严重残疾的,可以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人身伤害和人身损害的区别

【法律分析】

人身伤害和人身损害都是法律中的一种概念,具体的区别如下:1、人身损害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受到的侵害,也包括由身体受到的侵害而导致的财产和人身方面的损失。多在民事案件中用到。2、人身伤害则主要是指人的人格和身份两种权利受到的侵害,既包括身体上受到的不法侵权,也包括人格方面诸如名誉、荣辱、隐私、人身自由等等民事权利受到的侵犯,如誉伤害,隐私伤害,姓名伤害,自由伤害等等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多在刑事案件中用到。两个名称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的区分,只有在习惯用法上的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学校、幼儿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人身伤害分几个等级?

人身伤害大致可以分为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三个等级:

1. 轻伤:指身体某一部位或功能受到一定损伤,但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后遗症;

2. 重伤:指身体某一部位或功能受到严重损伤,需要经过一定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或恢复不完全,并可能对身体造成较为明显的后遗症;

3. 特别重伤:指身体某一部位或功能受到严重的、永久性的损伤,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或者造成身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针对人身伤害的等级划分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试述人身伤害和人身损害的区别。

【法律分析】

人身损害,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或者由身体受到的侵害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多在民事案件中用到。人身伤害,包括身体上受到的不法侵权,也包括人格方面诸如名誉、荣辱、隐私、人身自由等等民事权利受到的侵犯,如誉伤害,隐私伤害,姓名伤害,自由伤害等等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多在刑事案件中用到。对造成人身伤害的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赔偿损失民事责任方式,并可适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责任方式。两个名称在实际运用中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的区分,只有习惯用法上的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人身损害是指什么

法律解析:

人身伤害通常是指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形成障碍的行为(侵权人或侵权人)的行为。人身伤害的类型包括:根据人身伤害的原因,可分为一般侵权人身伤害、特殊侵权人身伤害、产品损害、交通事故损害、医疗损害、环境污染损害、高危作业损害、饲养动物损害、工伤损害、物体损害、事故损害等。

法律依据: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人身伤害包括哪几种

根据人身损害的原因,可以分为一般侵权人身损害、特殊侵权人身损害、产品损害、交通事故损害、医疗损害、环境污染损害、高度危险作业损害、饲养动物损害、工伤损害、物体损害和意外事件损害几种类型。

【法律分析】

1、侵害人致人损害,触犯刑律的,应依法作为刑事案件受理。受害人在刑事一审判决前提出赔偿要求的,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2、侵害人致人损害,未触犯刑律,但受害人坚持提起刑事诉讼的,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裁定驳回起诉,同时告知其有权提起民事诉讼,但不应迳行以民事案件受理。3、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案件,一般应由环境保护部门先行处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依法诉至法院,或者对行政处罚和损害赔偿的处理决定不服依法一并诉至法院的,应当按照行政诉讼程序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