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从小就不能哭是病吗?
  • 2、怕丈母娘是什么病?
  • 3、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 4、什么是心因性精神病

从小就不能哭是病吗?

专家称不会哭是一种心理障碍 自古就有,男儿“即使流血不流泪”的戒律。哭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可以帮我们减轻压力,不过,生活中真的存在不会哭的人,如果你就真的从来不会哭,那么,你是不幸的人,最好去看医生。因为心理学家把这种不会哭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心理障碍。

我们在人生中,难免会遇上生活变故,天灾人祸,心理素质好的,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心理平衡。但意志比较脆弱、情绪容易失控的人,就会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进而形成心理疙瘩,心理疙瘩也就是心理情结。如果这些情结越结越深,不能及时排解,会使正常的心理功能受到干扰,受到损害,致使心理功能失调、障碍、紊乱,进而影响到生理功能的波动、异常,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随之而来。医学上的心因性疾病这个概念,通俗地说,就是心病。医学研究证明,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发生关系很大,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这些病症的发生都跟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排解和疏泄心理郁结的方法有很多,将痛苦和委屈通过眼泪发泄出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经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最明显的例子如有一种叫神经性胃炎的消化道疾病,当情绪紧张的时候,胃就开始一阵阵痉挛性的疼痛。这实质上是胃在“消化”你的紧张情绪,是一种心病。假如这时你能大哭一场,把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挥洒掉,这个病自然会不药而愈。

相反,把痛苦和委屈强忍在心里,害处可大了。医学家们通过化验人的情绪性眼泪,发现它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这些有毒物质,其实就是心理情结的产物。因此,更加证明,人的心理和生理是有着绝对的关系的。此外,人在哭的时候,会不断地吸一口口短气和长气,这大大有助于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泪液的分泌还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不要以为不会哭,就是真的坚强。能及时把痛苦和委屈哭出来,你身心都会健康。

男人哭吧不是罪

男子汉大丈夫宁可流血不可流泪,这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搞得男人似乎很“坚强”。其实,如果身为男子汉真的从来不会哭,那么,你是不幸的人,最好去看医生。

男人也是人,哭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如果该哭不哭,一味地忍,闷在心里时间久了,心中的压抑就会越积越重,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大,进而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叹息不止,导致失眠,影响食欲,出现悲观厌世甚至轻生的念头,反应性抑郁症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心理学家把委屈了却不会哭的现象看成是一种情感障碍。

女孩子好多时候,不管有理无理就喜欢做“林妹妹”,但她们是幸福的。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经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

医学研究证实,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会有一种有毒的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自然有利。据观察,长期压抑,不流眼泪的人,患病要比常流泪的人多一倍。

的确是这样,例如有一种叫神经性胃炎的消化道疾病,当情绪紧张的时候,胃就开始一阵阵痉挛性的疼痛。这实质上是胃在“消化”你的紧张情绪,医学上把这些疾病称为心因性疾病。

心病须由心药医,如果这时你能大喊一场,把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挥洒掉,这个病就会不药而愈。

此外,人在哭的时候,会不断地吸一口口短气和长气,这大大有助于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这启发了医学家创造了一种“带哭的呼吸”的呼吸运动,用于对症治疗一些气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泪液的分泌还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

不过,哭,也得要适当。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要再哭了,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受害的同样是你的肠胃。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酸度下降,会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炎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的还会诱发麻疹。

因此心理学家主张哭不宜超过15分钟,哭的时候,只宜轻声啜泣,不宜大嚎,同时想象痛苦和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流出的情景,把委屈宣泄出来以后,你身心就会健康

怕丈母娘是什么病?

丈母娘恐惧症,是心因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为:每天一回到家就莫名其妙的不舒服,走出家门后症状就会奇迹般地消失,跑过不少医院,在各科查了个遍都没有发现问题,其病因与惧怕比较强势的丈母娘有关,心理医生将这种病诊断为“丈母娘恐惧症”。

丈母娘恐惧症其实属于一种心因性疾病,医学上称为心因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心因性疾病主要表现有如下特点:

一、症状的多样性。如慢性病、皮肤病等。

二、发作的反复性:在事件平息前,患者的症状可反复发作,如同演员表演;几次的表现完全一样。

三、主诉与体检的矛盾性。

四、发作的暗示性:在同伴、家人的言语或动作、表情示意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件“触景生情”,可以诱发症状。

五、症状发作的短暂性:大多数病人发作后的持续时间较短,在数小时或2~3天消失。由于具有发作的反复性,偶尔也有维持时间较长者。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心因性疾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这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检查不出人体器质性的变化,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相符。

相比起孩子,心因性疾病更多见于成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同时承受着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更是心因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与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官能性疾病(属于心因性疾病的一种)。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让你能对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列举这些病症,只是为了说明,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时,可能仅仅是情绪紧张的原因,对于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不要过于担忧。也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身体自然就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能体验到疼痛的滋味。这些疼痛有时剧烈,有时微弱,不管大小,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肌肉紧张就是这些疼痛最常见的来源。倘若是小范围的抽筋,我们可以将其看作轻微的极弱疼痛,反之,像腹部绞痛类的肌肉疼痛就很严重。

one

人的颈部肌肉就是情绪的首要影响之地。在情绪表达上,相比于人体的任何一处骨骼上的肌肉,他们都更容易被使用。

有一个实验,可以让你更具体地了解造成颈后肌肉紧张和收缩的原因:晚上回家后,你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同时想一想长期困扰着你的一个难题,闭上双眼,思考大约一个小时。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颈后肌肉一定会感到极不舒服,这就是情绪紧张对肌肉造成的伤害。

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太多的人会抱怨自己的咽喉肿大了,或者说感觉咽喉里长了个什么东西,实际上,这只是情绪紧张诱发的肌肉紧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造成紧张的那些肌肉正好处于食道上端,人的情绪一旦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就会不由地收缩,人就会觉得嗓子眼里有一个东西卡在那里。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参加开会时,与会人员讨论相当激烈,或者会场气氛令人感到沉闷和压抑,人的心情变得异常糟糕。这时,他们的嗓子感到一阵一阵发紧,呼吸也开始变得不流畅,这也是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的肌肉紧张状态。这时,喝水可以缓解。

对此,研究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同一种状态时,就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一个人要学会适当地改变自己的状态,让自己的心情朝着积极的方向调整。比如,当你感到自己的情绪特别紧张的时候,喝一口清凉的水,这口水不但滋润你的喉咙,同时也滋润了你的心灵。

two

在我们所有的能体现情绪变化的器官中,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就是胃部。情绪在胃部的运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因此,我们将胃部的活动称作情绪的晴雨表:倘若周围的一切事情都进展顺利,我们的胃部也会因此受到感染,胃口会相当好;相反,倘若周围的一切都一团糟,我们所做的事情困难重重,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吃东西的欲望。

还有的人在情绪不好时,会感觉自己的胃部肌肉收缩时,腹部的上方好像长了一个肿块,为此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结石,或者是得了胃溃疡。然而检查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疼痛是由于胃部肌肉疼痛引起。这类胃疼主要是情绪上的变化导致的。

比如一个人有段时间工作非常不顺,虽然每天都加班,但是他负责的项目却没有什么进展,领导找他谈话后,压力山大;而两岁多的孩子正好到了叛逆期,非常调皮,妻子抱怨他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担心父亲假性缺位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糟糕的影响。于是,在“外忧内患”之下,他的胃部经常疼痛。后来项目有了起色之后,胃就不疼了。

胃忠实地反映着我们的情绪,尽管我们无法控制身体上的疾患,不过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

不过,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不能把身体的所有不适都推给情绪。比如这个胃疼症状,首先要看看是否有发病历史或遗传历史,排除这两点后,才好往官能性疾病上分析:最近有没有压力源导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饮食习惯或结构有没有大的变化等。

另外,如果胃疼还伴随着呕吐或拉肚子,越早就医越好。

three

和胃一样,结肠也很能充分体现人的`情绪——肠子在人的胃部下方大约28英尺长的地方,这个地方经常会出现痉挛疼痛,而发生痉挛疼痛最频繁的地方当属结肠处。情绪紧张时,结肠就会有所反应。

假如痉挛出现在右上腹,就会引发结石绞痛,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结肠或者是周围的肌肉因情绪上的变化出现了痉挛而导致的;由情绪引发的结肠抽搐还有导致身体出现疑似胆囊炎和阑尾炎的症状。

研究证明,结肠处确实存在着很多情绪上引起的结肠功能紊乱和失调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学名有“肠痉挛”、“肠灌洗”等等。不过,如果腹部发生疼痛时,是整段结肠都出现疼痛和抽搐的现象,那就不仅仅是情绪诱发的疾病了,一定是患上了什么严重疾病,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four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正在公共场合和别人侃侃而谈,突然一个打嗝搞的自己尴尬别人也不好意思,接下来打嗝还会频频不断。恼人的打嗝总是让你在周围人面前很尴尬,自己也觉得难受。这时候,如果能够喝口水,放松下心情,打嗝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打嗝在医学上被称为“嗳气”,嗳气是发生于情绪也能止于情绪的小毛病,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嗳气既不是胃部的嗳气,也不是指那些酒足饭饱人们的打嗝。我们这里所说的嗳气,是人们在受到焦虑和在压力困扰下而发出的令人难堪的打嗝。

TIPS

现在你知道情绪在消化道中是如何体现了吧?其实我们体内另外的肌肉,例如那些血管壁中存在的肌肉,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情绪影响血管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偏头痛了。偏头痛发生的原因是头骨内外中等大小的血管对情绪带来的刺激,这种刺激是最敏感的。事实上,有很多人的头痛病都是由情绪引起,只有一少部分人的头痛是别的原因。

另外,激动情绪是造成头痛或是偏头痛的最大祸首,有些人为了顾及面子,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不承认自己内心已然跌宕起伏的事实,但他如此对自己情绪的不接纳,会加重身体上的疼痛。

皮肤也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当人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焦虑、痛苦等不良的状态下,大脑皮层的功能就可能出现紊乱,导致各种皮肤病的产生。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即忧伤肺,肺主皮毛,有很多皮肤病患者其实就是源自忧虑过多。

当然,这种情况同样也常常会发生在大人身上。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斑秃、荨麻疹等难治之症,这些都是常见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成年人皮肤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人的肌肉是有记忆的。当个体承受某种情绪,身体某地方的肌肉出现不适症状;以后每次出现这种相同的情绪,身体都会通过相同的渠道来体现。比如,一个人焦虑时会发生颈部肌肉向下挤压的情况,那么他每次焦虑,颈部肌肉就可能会有相同的反应;还比如一些人焦虑时会出现结肠向下挤压的反应,造成肠子部位的疼痛(肚子疼),要是同样的情绪再次发生,这一小段结肠还会出现同样的反应。长期以往,反复被损伤的肌肉,就会累积出人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是引发大毛病。

所以,身体可谓心灵的镜子,它总能照见我们的所思所欲。保持对我们身体的关注,我们就能获得更多个人成长、快乐。

;

什么是心因性精神病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1、急性应激反应

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2、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3、适应性障碍

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