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蝠的简单介绍
本文阅读简介:
- 1、狐蝠是榴莲的重要传粉者?
- 2、狐蝠简介
- 3、大狐蝠的介绍
- 4、狐蝠的地理分布
- 5、鬃毛利齿狐蝠有多大
狐蝠是榴莲的重要传粉者?
非洲有种猴面包树,这种树又被称作“非洲生命树”,这种树的传粉工作几乎完全靠蝙蝠来实现,没有蝙蝠,生命之树可能会灭绝,威胁到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生态学家Sheema A. Aziz等人最近发现一种狐蝠是榴莲的传粉者,榴莲通过散发自己独有的味道来吸引这些狐蝠,帮助自己传粉。
当它从花丛中进食时,花粉可能粘在其毛皮上,导致其被携带到另一植物,进行花粉传播,因此马来大狐蝠是许多森林植物的重要传粉者。
和榴莲(Durio zibethinus)树的果实。它们有一个长舌头,使它们能够舔食花蜜而不损害花朵。当它从花丛中进食时,花粉可能粘在其毛皮上,导致其被携带到另一植物,进行花粉传播,因此马来大狐蝠是许多森林植物的重要传粉者。
狐蝠简介
1、狐蝠是翼手目的1科,通称果蝠,又名狐蝠。一般体型较大,但有些种类很小,体长5~40厘米,最小的体重15克(如食花粉、花蜜者),大者达900克。狐蝠属;尾甚短,或缺如。
2、牙齿20~38枚,齿冠构造因种类和食性而异,种类间的差异也相当大。不同种类蝙蝠的体型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狐蝠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翼展长约5米;最小的蝙蝠重仅4克,翼展不超过15厘米。
3、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蝙蝠虽然它有由前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连成的翼,胸骨和胸肌都很发达,能像鸟类那样展翼飞翔,但它不属于鸟类。
4、[狐蝠]狐蝠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
5、大狐蝠: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之一,它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树冠层,专门以花蜜、水果和鲜花为食,虽然这些蝙蝠缺乏回声的能力,但它用敏锐的视力来探测食物来源。
大狐蝠的介绍
1、马来大狐蝠体长为20-25厘米,体重约为600-1100克,翼幅最大达183厘米。有一双大眼睛,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和长而尖的耳朵。下体毛发长,颜色从黑色到棕褐色。
2、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是马来大狐蝠,也称为马来蝙蝠、马来西亚蝙蝠,其身体长度为20~25厘米,体重大约为600~1100克,身体颜色为黑色到棕褐色,眼睛大,耳朵、嘴巴长。
3、马来大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蝙蝠,由于滥捕滥杀,东南亚的马来大狐蝠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专家预测它们可能会在6年内完全灭绝,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这一珍稀动物。
4、马来大狐蝠(学名:Pteropus vampyrus malaccensis):是大狐蝠的亚种之一,世界上最大的一类蝙蝠。体长为20-25厘米,体重约为600-1100克,翼幅最大达183厘米。有一双大眼睛,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和长而尖的耳朵。
狐蝠的地理分布
1、其分布是,东至台湾,西至西藏墨脱,南至海南岛,北到青海民和,共11省(区),约东经95°20′~121°30′,北纬19°30′~36°20′大狐蝠是中国狐蝠科分布最北的种类,也是狐蝠科在世界分布最北的种类之一。
2、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往东至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中国境内分布5属7种,见于华南区,包括台湾和海南省。狐蝠夜行性。远距离飞行觅食,有时可达15公里。主要靠嗅觉发现食物。仅棕果蝠等少数属有超声定位功能。
3、它们可以大体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大蝙蝠类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体形较大,身体结构也较原始,包括狐蝠科1科。
4、海岛狐蝠 海岛狐蝠又名东加狐蝠,主要分布在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等地。它们的体长在21厘米左右,平均体重在500~600克之间,翼展宽度能够达到90~110厘米。
5、主要分布在关岛及其他马里亚纳群岛。它是琉球狐蝠的特有亚种,曾经在高雄、花莲、兰屿及绿岛等地被发现,其中绿岛被认为是唯一的永久性栖息地。
6、狐蝠: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体型较一般蝙蝠大,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蹄蝠: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从微小到较大。
鬃毛利齿狐蝠有多大
头体长178-29毫米;没有尾巴。前臂长125-23毫米,翼展51-7米。体重达15-12克,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之一。雄性比雌性更大更重。
狐蝠体型可以变得难以置信的大,尤其是一种鬃毛利齿狐蝠,翼展可达7米,然而翼展大归大,但它们的身体却很小,体长几乎没有超过30cm的。还没有一种已知的狐蝠能长得像成年人类那么大。
重约2公斤。鬃毛利齿狐蝠(Acerodon jubatus),又名菲律宾果蝠、金冠飞狐,是一种稀有的狐蝠科,且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蝙蝠。它们正处于濒危状态,有可能因猎杀而灭绝。它们只分布在菲律宾萨兰加尼省的洞穴及雨林内。
狐蝠科,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科,狐蝠科辖下的动物有利齿狐蝠属(神女利齿狐蝠)、菲果蝠属、番果蝠属、豕果蝠属等 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往东至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中国境内分布5属7种,见于华南区,包括台湾和海南省。
长尾果蝠(Notopteris macdonaldi)的翅膀是在背部正中连起来的,遮住背部的毛,有两种裸背蝠属(Pteronotus)蝙蝠也是这样。蝙蝠每个翅膀(即皮膜)的主要边缘是由食指和中指支撑着的,其余两指分开,连着皮膜直至脚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