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胆道出血有哪些表现?
  • 2、胆道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 3、胆道闭锁

胆道出血有哪些表现?

胆道出血“周期性”是其特征性出血。胆道感染时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胆管炎症、胆管壁破溃是造成胆道出血的病理基础,因此会出现出血、凝血、血块自溶脱落再出血的表现,间隔期可在1-2周。

胆道出血: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皮肤瘙痒:皮肤瘙痒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所致。

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临床表现特点是出血前有右上腹绞痛,若同时出现发热、黄疸,则常可明确为胆道出血。出血后血凝块可阻塞胆道,使出血暂停。待胆汁自溶作用,逐渐增加胆道内压,遂把血凝块排出胆道,结果再度出血。因此,胆道出血有间歇发作倾向。

但在镜下可看见,其大便潜血呈阳性;如果出血量在50-100ml,大便可呈柏油样;如果出血量在250-300左右,那往往就会有呕血的表现;若出血量再大超过1000ml可能就会出现休克,而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等循环衰竭表现。

胆道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1、概括起来,胆道系统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为:①作为管道系统,必须保持通畅,但又需根据生理需要来控制其排入十二指肠的节奏。②胆囊为胆道系统的憩室样结构,与胆管交通,是胆道系统的一部分,而又自成器官。

2、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胆管还分泌胆汁。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及分泌功能。胆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乳化脂肪、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等;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

3、胆道系统起源于肝内毛细胆管,沿着肝脏的解剖分叶,逐步汇合为各级肝内分支,至肝门部成为左、右肝管,分别引流左、右半肝,最后在肝外汇总为肝总管。胆囊经胆囊管与肝总管相通,自胆囊管进入肝总管以下,即成为胆总管。

4、约85%正常人胆总管末端与胰管汇合形成共同管,并受Oddi括约肌控制,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这也是胆道疾病与胰腺疾病相互关联的解剖学基础,如胆道结石可引起胰腺炎,胰腺疾病可引起胆道梗阻。

5、肝外胆道系统主要包括:胆囊、肝总管和胆总管。(1)胆囊:呈梨形,位于肝下面左侧纵沟的前部,借胆囊管连接于胆总管。胆囊露出肝前缘的部分叫胆囊底,其体表投影是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

6、(2)由于胆道系统解剖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所以术中容易出现医源性的胆管损伤。 (3)胆道疾病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肝内胆管结石常不易取净、胆道结石容易复发等诸因素,导致了胆道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天性胆道闭锁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疾患,是小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胆道闭锁几乎无根治的可能。1813年,Home首先报道本病。

胆道闭锁大多发生在新生儿。可能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患儿的大便会呈现,棕黄色,淡黄米色,之后会出现陶土样灰白色。尿色较深呈黄色。而且患者黄疸出现以后,不消反而增加。

胆道闭锁能治好。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严重黄疸性疾病,但却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时需要外科处理的主要问题。胆道闭锁的病因虽多最终结果是胆汁排泄通路梗阻,出现阻塞性黄疸。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胆管闭塞性疾病,且无法彻底治愈,病发后可根据病情选择一般、药物以及手术方法治疗,积极处理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

胆道闭锁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黄疸、陶土色粪便、浓茶样尿和肝脾肿大。晚期可表现为胆汁性肝硬化、腹水、腹壁静脉曲张和严重的凝血障碍,个别患儿由于肝内生成“血管舒张物质”,使肺循环与体循环短路开放,而出现发绀及杵状指。